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致敬〕從26到1,四位建德老村民交出的答卷

導語:4位老村民, 4年時間, 1000多個日日夜夜, 24小時不間斷, 守護著杭州建德山區美女峰下的210省道。 這段“奪命坡”曾經奪走了26個人的生命, 而到了他們手裡, 這個數字是1。 讓我們一起走進大山, 去翻開這4位年齡總和加起來有234歲的老村民交通執法勸導的歲月。

可怕的事故

210省道馬嶺隧道位於杭州建德山巒疊嶂的美女峰下, 山清水秀, 風景優美, 但是和美景形成鮮明反差的是, 這條路曾經是吃人的“奪命路”, 從馬嶺隧道開始長達8公里的連續下坡, 成為了不少貨車司機的噩夢。

2013年5月15日, 對現在已經是勸導員的任承龍回憶, 大概是早上7點多的時候, 他在家門口聽見一聲巨響, 1分鐘不到的時間, 騰起的濃煙直沖天空, “我當時以為是我們村子裡哪戶人家著火了, 結果是兩個貨車著火了, 在燒。 ”

他說, 當時情形十分慘烈, 人都燒焦了, 車牌被燒得一個字母都辨認不出來,

屍體被找到的時候只有一小段、一小段的, 觸目驚心。

這已經是這段路發生的第16起重大交通事故, 加上這4人, 從2008年開始, 這條路總共吞噬了26條鮮活的生命。 就在這起事故一個月前的4月4號, 同樣的路段, 同樣也是貨車, 翻出路面之後徑直撞向了梓洲村的文化禮堂,

致使車上4人全部遇難。

走馬上任

就是在“5•15”事故現場, 建德市長、公安局長、交警大隊長商量之後, 當場拍板在馬嶺隧道出口處設置一個執法勸導站, 為過路車輛, 尤其是貨車提供免費的加水服務, 同時也提醒過往司機注意安全。

任承龍說, 勸導站從一張桌子、一把傘開始就這樣做到了今天。 “當時條件真的很差, 我們就從中隊拿了一把遮陽傘, 在隔壁飯店借了一張四方桌子, 再弄了兩個凳子, 就把車子攔下來。 ”

他記得當時說好的是每個月800塊錢的補貼, 那個時候杭州的最低工資已經超過了1600元, 是他們的兩倍;就連去隔壁的村莊打個臨工, 一天也有150塊錢, 還沒有那麼辛苦。

他們有四個人, 已經快70歲的前任村主任姚台志, 當過姚村鄉政府文化員的曹世強, 熱心公益事業的任仕忠, 這幾個年齡加起來超過234歲的老哥們, 從此守護著每一個來往司機的行車安全。

說不盡的委屈

“下坡開慢一點。 哎, 我和你說啊, 這裡長下坡, 有8公里, 你也知道的, 你長跑這條路啊。 哎, 下坡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唉, 40碼的噢!”頂著39度的酷暑, 他們一輛一輛攔下過往車輛, 讓司機做個登記, 再三提醒他們不要空擋滑行, 不要高速擋行駛。 記者在太陽下站了5分鐘, 就熱得直冒汗, 他們往往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別看現在很多司機都會配合他們工作, 這“攔車”的苦辣酸甜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其實, 老任他們在村裡都是受人尊敬的角色, 村裡人碰到他們, 都會喊上一聲:任師傅好;老姚主任, 辛苦了。

而自打攬上勸導的活,那些比他們小幾十歲的貨車司機,還要處處給他們甩臉色,冷嘲熱諷更成了家常便飯。

老任記得有一次,一輛從浦江開過來的中型卡車,他招手示意司機停下,並且要求司機出示駕駛證和行駛證做個登記。司機一臉的不樂意,搖下車窗,挑釁老任,“你們算什麼東西,憑什麼攔我的車,我6、7次違章了,你能處罰嗎?”因為沒有執法權,這樣被指著鼻子罵的時候數不勝數。

老曹模仿起那些罵人的司機有模有樣,“你沒有執法權,你憑什麼拿我的駕駛證。”“還有罵人的,他講你是什麼東西,有些時候,有些他還專門…專門把那個氣話說給你聽,數落你,用這種話。”

就是因為沒有執法權,那個時候司機之間甚至傳出了:馬嶺隧道出現“假員警”這樣的說法,話都傳到了建德交警乾譚中隊那裡。

從26到1

建德市交警大隊乾譚中隊隊長方宏祥說,一開始老任他們進入勸導站工作,中隊還是有些顧慮的,這個崗位沒什麼錢,說不好聽點基本就是義務的,工作又辛苦,而他們年紀最輕的也都50歲了,能堅持下來嗎?

四年來,他們不僅堅持下來,還做得格外好。他們平均每天勸導提醒的車輛在200輛左右,總計達到了2525萬輛次以上。從2013年至今,這裡只發生過一起1人死亡的單方面事故,26到1,這就是他們四個人交出的成績單。

而對於這個1,他們心裡其實耿耿於懷。那天是曹世強值班,晚上9點05分,加水的車子已經從加水點排到了隧道口。一輛貨車停在了隊伍的最後,司機瘦瘦高高,30歲的樣子,曹世強還聽見他跟自己的家人打電話說自己的輪轂有點發熱,“我就是讓他一定要停車加水,絕對不能開走。”

誰想到,曹世強不過是轉身回屋子辦點事,等他再出來的時候,小夥子因為等不及排隊,已經把車開走了。僅僅5分鐘之後,他們接到報警,車子在梓州村文化禮堂的門口翻車了,車毀人亡。

“那是感覺到特別遺憾,就是現在想起來,就感到還是很遺憾的。”曹世強說這個話的時候陷入了沉思,那種遺憾的感覺,到現在依然揮之不去。

美女峰

方隊說,他隔個兩三天就會打開監控看一下,他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勸導站的門是關上的,有時候值夜班,打開監控看,也是燈“嘩嘩”閃著,“說句實話,叫我來做,我反正是做不到的。但我相信一個詞天道酬勤。”

現在的司機也都理解了他們的工作,記者蹲點期間,採訪了上百位貨車司機,說起這個勸導站和加水點,個個脫口而出的就是一個好字。跑長途的馬師傅今年第二次路過這裡,去過全國這麼多地方,也就這兒有免費的水加,“有用啊!他們有提醒的作用嘛!因為我們有的時候不知道,特別是第一次走到這裡,這邊是生路嘛,也不知道前面有多遠,多大的坡,所以他們給我們提醒下,我們心裡也提前有個準備嘛。”

守護美女峰“四大金剛”(左起):任承龍(1)、任仕忠(2)、曹世強(3)、姚台志(4)

在這條路上跑了10多年的黃師傅說:“這裡都知道的,前面那裡老是出事故的,你不搞這個東西,有些外地車不知道的,很麻煩的。後來,就搞了個勸導站,給底下搞好了,幾乎沒有事故。”

210省道蜿蜒在美女峰下,除了黃色的警示牌上寫著事故多發路段,你已經很難從這條路上看到昔日“猙獰”的模樣,你也很難再聽到刺耳的刹車聲,呼嘯的警報聲……

而自打攬上勸導的活,那些比他們小幾十歲的貨車司機,還要處處給他們甩臉色,冷嘲熱諷更成了家常便飯。

老任記得有一次,一輛從浦江開過來的中型卡車,他招手示意司機停下,並且要求司機出示駕駛證和行駛證做個登記。司機一臉的不樂意,搖下車窗,挑釁老任,“你們算什麼東西,憑什麼攔我的車,我6、7次違章了,你能處罰嗎?”因為沒有執法權,這樣被指著鼻子罵的時候數不勝數。

老曹模仿起那些罵人的司機有模有樣,“你沒有執法權,你憑什麼拿我的駕駛證。”“還有罵人的,他講你是什麼東西,有些時候,有些他還專門…專門把那個氣話說給你聽,數落你,用這種話。”

就是因為沒有執法權,那個時候司機之間甚至傳出了:馬嶺隧道出現“假員警”這樣的說法,話都傳到了建德交警乾譚中隊那裡。

從26到1

建德市交警大隊乾譚中隊隊長方宏祥說,一開始老任他們進入勸導站工作,中隊還是有些顧慮的,這個崗位沒什麼錢,說不好聽點基本就是義務的,工作又辛苦,而他們年紀最輕的也都50歲了,能堅持下來嗎?

四年來,他們不僅堅持下來,還做得格外好。他們平均每天勸導提醒的車輛在200輛左右,總計達到了2525萬輛次以上。從2013年至今,這裡只發生過一起1人死亡的單方面事故,26到1,這就是他們四個人交出的成績單。

而對於這個1,他們心裡其實耿耿於懷。那天是曹世強值班,晚上9點05分,加水的車子已經從加水點排到了隧道口。一輛貨車停在了隊伍的最後,司機瘦瘦高高,30歲的樣子,曹世強還聽見他跟自己的家人打電話說自己的輪轂有點發熱,“我就是讓他一定要停車加水,絕對不能開走。”

誰想到,曹世強不過是轉身回屋子辦點事,等他再出來的時候,小夥子因為等不及排隊,已經把車開走了。僅僅5分鐘之後,他們接到報警,車子在梓州村文化禮堂的門口翻車了,車毀人亡。

“那是感覺到特別遺憾,就是現在想起來,就感到還是很遺憾的。”曹世強說這個話的時候陷入了沉思,那種遺憾的感覺,到現在依然揮之不去。

美女峰

方隊說,他隔個兩三天就會打開監控看一下,他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勸導站的門是關上的,有時候值夜班,打開監控看,也是燈“嘩嘩”閃著,“說句實話,叫我來做,我反正是做不到的。但我相信一個詞天道酬勤。”

現在的司機也都理解了他們的工作,記者蹲點期間,採訪了上百位貨車司機,說起這個勸導站和加水點,個個脫口而出的就是一個好字。跑長途的馬師傅今年第二次路過這裡,去過全國這麼多地方,也就這兒有免費的水加,“有用啊!他們有提醒的作用嘛!因為我們有的時候不知道,特別是第一次走到這裡,這邊是生路嘛,也不知道前面有多遠,多大的坡,所以他們給我們提醒下,我們心裡也提前有個準備嘛。”

守護美女峰“四大金剛”(左起):任承龍(1)、任仕忠(2)、曹世強(3)、姚台志(4)

在這條路上跑了10多年的黃師傅說:“這裡都知道的,前面那裡老是出事故的,你不搞這個東西,有些外地車不知道的,很麻煩的。後來,就搞了個勸導站,給底下搞好了,幾乎沒有事故。”

210省道蜿蜒在美女峰下,除了黃色的警示牌上寫著事故多發路段,你已經很難從這條路上看到昔日“猙獰”的模樣,你也很難再聽到刺耳的刹車聲,呼嘯的警報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