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流言揭秘:抽煙解壓還促進健康?壓力山大的我終於不用戒煙了?

小知識

大家都知道吸煙對人體的危害很大, 但有些人還是前仆後繼的走上了吸煙之路。

但是, 目前流行著一種觀點:吸煙能夠緩解壓力。 認為香煙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 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 讓大腦產生快感, 使壓力得以緩解。 這種觀點進而使吸煙的行為被強化。

但吸煙真的能解壓嗎?吸還是不吸?這是一個問題。 看完文章你就知道該如何抉擇了。

吸煙是否真的能解壓?

目前而言, 關於壓力和吸煙方面的關聯性研究文獻極少。 即使有很少的文獻報導, 但將二者相關聯的文獻也是非直接的。

吸煙和壓力關係的假設首先是由Schachter S等學者于1977年在實驗心理學雜誌中提出的。 但幾乎沒有研究直接說明壓力是否導致吸煙行為的發生或已經吸煙的人中壓力與吸煙頻度相關。

圖片來源網路

為何有人認為吸煙能減壓?

吸煙對身體造成哪些危害?

美國利用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和死亡指數資料的研究表明: 採用年齡調整後的隨訪的10萬人年死亡率指標, 其總死亡率、心臟病、腫瘤、故意傷害及非故意傷害死亡率, 有嚴重精神心理疾病的人均比無心理疾病的人高。 而吸煙無疑會進一步增加這種死亡風險。

* 表示統計上在p=0.05水準上有顯著性差別

2004年關於吸煙的後果, 美國衛生與人類服務部的衛生局局長在報告中描述了與吸煙存在因果關係的疾病。 這些疾病有:癌症、肺部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生殖影響、2型糖尿病等等。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煙草研究之一是針對英國男性醫生進行的一項前瞻性佇列研究。該研究是由牛津大學教授、癌症流行病學家Richard Doll實施的,首次報導了吸煙會導致肺癌。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停止吸煙時風險降低的程度,平均而言,吸煙者死亡的年齡大約比非吸煙者年輕10歲。

生於1900-1930年間且壽命超過35歲的英國男性醫生中,吸煙者和終身不吸煙者每十年的存活率

吸煙的有害效應並不僅限於吸煙者。二手煙(SHS)暴露導致嚴重疾病和死亡等。每年全世界的二手煙可造成約603,000例早期死亡。

如何正確戒煙?

只有5%以下的吸煙者用冷火雞法成功戒煙(Fiore et al., 2008)。大部分吸煙者低估了吸煙習慣的強大。想要戒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

制定計劃

將戒煙視作一個學習過程,戒煙就是學習如何不吸煙。制定一個計畫,尋求相關醫務人員的幫住。相關醫務人員可按如下5個步驟建議執行,配合戒煙人員:

五是安排。最後一步是安排隨訪護理。接受多次諮詢干預的患者更可能成功戒煙。

藥物戒煙

長期的煙草使用導致煙草依賴,成癮可用美國FDA批准的戒煙藥物進行治療。更多藥物的內容需與相關醫療部門諮詢。

有三大類用於戒煙的藥物:第一類,尼古丁替代療法(NRT),包括尼古丁口香糖、貼片、含片、鼻腔噴霧和吸入器。第二類,精神藥物,例如安非他酮SR。第三類,伐尼克蘭,一種 a4b2尼古丁乙醯膽鹼受體部分激動劑。

其它資源

在缺乏時間的情況下,患者還可以獲得其它資源。

Ø 中國控制吸煙協會www.catcprc.org.cn

Ø 全國戒煙熱線12320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轉自科普中國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煙草研究之一是針對英國男性醫生進行的一項前瞻性佇列研究。該研究是由牛津大學教授、癌症流行病學家Richard Doll實施的,首次報導了吸煙會導致肺癌。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停止吸煙時風險降低的程度,平均而言,吸煙者死亡的年齡大約比非吸煙者年輕10歲。

生於1900-1930年間且壽命超過35歲的英國男性醫生中,吸煙者和終身不吸煙者每十年的存活率

吸煙的有害效應並不僅限於吸煙者。二手煙(SHS)暴露導致嚴重疾病和死亡等。每年全世界的二手煙可造成約603,000例早期死亡。

如何正確戒煙?

只有5%以下的吸煙者用冷火雞法成功戒煙(Fiore et al., 2008)。大部分吸煙者低估了吸煙習慣的強大。想要戒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

制定計劃

將戒煙視作一個學習過程,戒煙就是學習如何不吸煙。制定一個計畫,尋求相關醫務人員的幫住。相關醫務人員可按如下5個步驟建議執行,配合戒煙人員:

五是安排。最後一步是安排隨訪護理。接受多次諮詢干預的患者更可能成功戒煙。

藥物戒煙

長期的煙草使用導致煙草依賴,成癮可用美國FDA批准的戒煙藥物進行治療。更多藥物的內容需與相關醫療部門諮詢。

有三大類用於戒煙的藥物:第一類,尼古丁替代療法(NRT),包括尼古丁口香糖、貼片、含片、鼻腔噴霧和吸入器。第二類,精神藥物,例如安非他酮SR。第三類,伐尼克蘭,一種 a4b2尼古丁乙醯膽鹼受體部分激動劑。

其它資源

在缺乏時間的情況下,患者還可以獲得其它資源。

Ø 中國控制吸煙協會www.catcprc.org.cn

Ø 全國戒煙熱線12320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轉自科普中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