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髮帖引爭議,孩子教育不好,誰之過?

哎~最近都在期末考試, 不少家長也陪著孩子一起加班加點, 於是一些家長不淡定了——一位三年級女孩的家長在論壇上發了個帖子, 瞬間炸翻了整個家長群。

總結起來三句話就是:

“我沒空!”“我很忙!”“我沒時間!”

隨後, 這位家長也過來解釋了:

不過, 還是引發了一連串的討論……

反對派:

支持派:

孩子教育不容易啊!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 今天就就孩子的教育好好說道說道。

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三字經有這樣一句話,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意思是養孩子不好好教育, 是當父親的過錯;教育不嚴格是為師的懶惰。

它一方面強調了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擔負起的責任, 也說明了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和作用;另一方面也強調了老師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二者相輔相成。

學校教育VS家庭教育孰輕孰重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一種正規的教育, 在孩子到了一定年齡, 就得上幼稚園、小學、初中……過一種集體生活。

而一旦送進學園, 往往一個星期以後, 家長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發生了許多變化。

上幼稚園前:

“不吃, 就是不吃, 媽媽喂我!”

上幼稚園後:

不僅自己可以吃飯, 還會說上一句:“老師說了, 粒粒皆辛苦,

這樣才是好孩子。 ”

於是父母在慶倖自己孩子長大懂事的同時, 也在感歎學校教育的偉大。

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對人的一生來說, 家庭教育既具有早期性, 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俞敏洪認為, 一個人在18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 家庭教育的影響占比超過60%, 學校教育占30%, 還有10%的影響來自社會教育。

此時, 家長就要注意了, 如果你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在孩子面前表現了, 就會給孩子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有時甚至是終身都難以克服的。

有一個上小學的孩子, 本來十分開朗、活潑, 可是最近卻十分消沉, 對什麼事情都無精打采, 問及原因, 他十分不解地說:

“為什麼不允許我說髒話。 爸爸卻能說髒話, 我說爸爸你不能說髒話, 他就罵我, 說兒子不能管爸爸。 我們小孩子不能做的, 大人為什麼就能做呢?”

所以說, 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 一定要做好榜樣。

家園共育

新頒佈的《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到了“家園共育”四個字, 即家長與幼稚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並不是家庭或是幼稚園單方面進行教育工作。

因此, 如何與老師溝通好, 就成了父母們必做的功課。

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溝通

1將心比心, 換位思考

請家長們不要忘記, 老師負責的不是一個孩子。 想一想我們只照看一個孩子時都會手忙腳亂, 更何況老師天天要看護那麼多的孩子呢!

所以在跟老師溝通時, 家長應更多的從老師的角度考慮問題, 主動瞭解老師的需求, 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

即使真的是老師錯了, 家長很生氣, 也要認可老師的工作, 對老師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這樣老師會感到他以前對孩子的關心、愛護沒有付之東流, 會對自己這次的疏忽深感歉疚。

2積極主動, 及時溝通

關鴻羽教授說得好:“在家庭與學校的配合方面, 家長應該主動一些,應該多向學校靠攏,多向老師請教。”

如你的孩子在學校遇到了問題,不要等著老師先聯繫你,作為家長應主動出擊:

“XX老師,不好意思打擾您,我是XX的家長,常聽到孩子談到您的一些教法和對他的照顧,真的很感謝,費心了。今天孩子回到家裡,說他在學校裡發生……(把事件長話短說),我想請教您一下,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如何配合。”

之後,耐心地傾聽老師的說明。

3全力配合,盡力支持

“工作忙”貌似成為了許多家長與老師溝通的一種狀況,有的家長,即使是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也要找親戚朋友替開。

但其實,老師的教學是需要家長配合的。不忙的時候班級活動要積極參加,即使不能參加,也要有很好的態度,比如給老師去個電話或發個短信表達一下歉意。

切忌出現質疑老師、學校的煩躁態度。

最後,給大家幾點輔佐孩子做作業的建議:

1

---別定太大目標

錯誤做法:

“寶貝好好學,爭取考到前幾名,加油!” “如果考不好,等著吧,年你就別想過好了!”

結果,孩子唯恐自己考不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在考試的時候更容易發揮失常。

正確做法:

把目標具體化,比如告訴孩子:“你下一次的目標就是只追前一名。”

這個小目標不會給孩子帶來過大的壓力,同時還讓孩子有了努力的方向。

2

---不要滿嘴不離“考試”

錯誤做法:

“趕緊去做作業,快考試了!” “好好複習,快考試了!” “你看你,還不努力,馬上就要考試了!”

這些話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可是每天無數次的上演,孩子不緊張才怪!

正確做法:

由於臨近考試,孩子們每天的作業量都很大。

倒不如抽個時間跟孩子聊聊天,5分鐘也好,說說除了學習以外有趣好玩的事。讓孩子放鬆心情,輕鬆迎戰考試。

3

---不要“監視”孩子寫作業

錯誤做法:

不知何時開始,教育變成了比誰家家長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長,於是每晚點燈熬油的不只是孩子還有家長!

許多家長不管一天上班多累,回到家孩子不寫完,是不會休息的,必須看著!與其說陪?倒不如說是監視。

如果遇到作業做不出,免不了又是一出“棍棒教育”。

大家想一想,這樣下去孩子每天是什麼樣的心情?結果怎麼會好呢?

正確做法:

其實孩子長時間坐著不動學習是很累人的,也會影響效率,倒不如把空間交給他自己。

其間可以準備一些水果或果汁叫孩子出來吃,然後再聊會天兒,這樣孩子也開心,也達到了休息的目的。何樂而不為?

4

---不胡亂買資料

錯誤做法:

期末了,家長群裡討論最熱烈的就是給孩子買什麼資料,別人買了,自己也跟風買。

孩子本身課業就很繁重了,如果自己再不瞭解孩子的情況,對資料類型不瞭解,其結果只會讓孩子筋疲力盡的同時,效果也很差。

正確做法:

可以先瞭解孩子的情況,哪裡強哪裡弱,再幫助孩子把課本裡的例題做一遍,看看哪些知識點還沒掌握或者不扎實,拼音、填空、字詞、背誦、算術等,一個個幫孩子梳理清楚。

認清情況後,再看看買什麼資料、做什麼題,這樣才更有針對性,也會更有效率。

可憐天下父母心,願每一位家長都能不負辛勞,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考得理想的成績,過一個幸福開心年!

家長應該主動一些,應該多向學校靠攏,多向老師請教。”

如你的孩子在學校遇到了問題,不要等著老師先聯繫你,作為家長應主動出擊:

“XX老師,不好意思打擾您,我是XX的家長,常聽到孩子談到您的一些教法和對他的照顧,真的很感謝,費心了。今天孩子回到家裡,說他在學校裡發生……(把事件長話短說),我想請教您一下,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如何配合。”

之後,耐心地傾聽老師的說明。

3全力配合,盡力支持

“工作忙”貌似成為了許多家長與老師溝通的一種狀況,有的家長,即使是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也要找親戚朋友替開。

但其實,老師的教學是需要家長配合的。不忙的時候班級活動要積極參加,即使不能參加,也要有很好的態度,比如給老師去個電話或發個短信表達一下歉意。

切忌出現質疑老師、學校的煩躁態度。

最後,給大家幾點輔佐孩子做作業的建議:

1

---別定太大目標

錯誤做法:

“寶貝好好學,爭取考到前幾名,加油!” “如果考不好,等著吧,年你就別想過好了!”

結果,孩子唯恐自己考不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在考試的時候更容易發揮失常。

正確做法:

把目標具體化,比如告訴孩子:“你下一次的目標就是只追前一名。”

這個小目標不會給孩子帶來過大的壓力,同時還讓孩子有了努力的方向。

2

---不要滿嘴不離“考試”

錯誤做法:

“趕緊去做作業,快考試了!” “好好複習,快考試了!” “你看你,還不努力,馬上就要考試了!”

這些話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可是每天無數次的上演,孩子不緊張才怪!

正確做法:

由於臨近考試,孩子們每天的作業量都很大。

倒不如抽個時間跟孩子聊聊天,5分鐘也好,說說除了學習以外有趣好玩的事。讓孩子放鬆心情,輕鬆迎戰考試。

3

---不要“監視”孩子寫作業

錯誤做法:

不知何時開始,教育變成了比誰家家長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長,於是每晚點燈熬油的不只是孩子還有家長!

許多家長不管一天上班多累,回到家孩子不寫完,是不會休息的,必須看著!與其說陪?倒不如說是監視。

如果遇到作業做不出,免不了又是一出“棍棒教育”。

大家想一想,這樣下去孩子每天是什麼樣的心情?結果怎麼會好呢?

正確做法:

其實孩子長時間坐著不動學習是很累人的,也會影響效率,倒不如把空間交給他自己。

其間可以準備一些水果或果汁叫孩子出來吃,然後再聊會天兒,這樣孩子也開心,也達到了休息的目的。何樂而不為?

4

---不胡亂買資料

錯誤做法:

期末了,家長群裡討論最熱烈的就是給孩子買什麼資料,別人買了,自己也跟風買。

孩子本身課業就很繁重了,如果自己再不瞭解孩子的情況,對資料類型不瞭解,其結果只會讓孩子筋疲力盡的同時,效果也很差。

正確做法:

可以先瞭解孩子的情況,哪裡強哪裡弱,再幫助孩子把課本裡的例題做一遍,看看哪些知識點還沒掌握或者不扎實,拼音、填空、字詞、背誦、算術等,一個個幫孩子梳理清楚。

認清情況後,再看看買什麼資料、做什麼題,這樣才更有針對性,也會更有效率。

可憐天下父母心,願每一位家長都能不負辛勞,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考得理想的成績,過一個幸福開心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