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瓷鎮拾筆|景平

黃堡新貌

說到我的家鄉陝西銅川, 不能不提兩個鎮子, 這兩個鎮子, 一個是黃堡, 一個是陳爐, 它們緊緊相連, 都是渭北的古鎮,

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出產瓷器, 而且制瓷的歷史都非常久遠, 相繼有1400年的歷史。 在這漫長的歷史歲月裡總共出產過多少件瓷器, 誰也說不清楚, 只是知道, 瓷器的大量生產及廣泛流傳, 成就了中國陶瓷史上著名的"耀州窯", 也塑造了黃堡和陳爐兩鎮的基本風貌。

陳爐西門洞

在耀州窯發展的歷史長河裡, 黃堡是發祥地, 陳爐是繼黃堡之後的燒造地, 是耀州窯的繼承者, 也可以說黃堡是這個歷史長河的上游, 陳爐是下游, 講述幹年爐火不熄的這個歷史過程, 離不開黃堡和陳爐。

陳爐速寫

黃堡是耀州窯的故鄉,

發祥地。 黃堡瓷的燒造始于唐代, 唐代瓷器以黑釉、白釉為主, 瓶罐居多, 並有炫麗的三彩出土, 瓷風彰顯大唐強盛氣象。 宋代黃堡燒瓷達到鼎盛、制瓷技藝精湛, 以青瓷為最, 種類繁多, 碗、盤、盞為其代表, 體形清秀, 裝飾以刻花為主, 雕刻線條流暢, 構圖巧妙飽滿, 釉色溫厚, “擊其聲,鏗鏗如也;觀其色,溫溫如也”, 可謂“巧若范金, 精比琢玉”。 從出土的官字款碗底標本推測, 宋的耀州青瓷曾貴為貢品, 是服務過帝王將相的。 宋以後, 元、明、清各代均有燒造, 但工藝遠不及宋。 宋時黃堡制瓷規模巨大, 窯場綿延十裡。 黃堡的窯神廟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由皇帝(宋神宗)冊封的的窯神廟, 可見黃堡制瓷在當時的影響非同一般。

陳爐古鎮速寫

現在, 黃堡曾經的十裡窯場已塵封地下, 僅有的一部分被考古學家發現, 保護起來, 在遺址上修築了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博物館, 規模宏大, 那是陳列耀州瓷文化的殿堂。 雄偉的耀州瓷殿堂與紡織廠、電瓷廠、燈泡廠等現代化工業並列地排列在漆水河兩岸,

靜靜地傾著聽腳下漆水河的吟唱, 漆水河也見證著黃堡昨天制瓷的輝煌和今天機器大生產的繁榮。

陳爐速寫

黃堡除了輝煌的耀州窯陶瓷文化外, 還有其它諸如古堡、古民居、革命遺址、近代工業遺址等文化遺存。 黃堡以前是有個城堡的, 這個城堡的遺址尚在,位於鎮子的西北,高高的聳立在漆水河岸,這個老土城堡曾經還是劉志丹等革命先烈戰鬥過的地方。

離黃堡鎮不遠的南凹裡,有我的外婆家,小時候常去,記得上世紀七八十的黃堡是那樣的美好繁榮。街道上有熱鬧的集會,美味的各色小吃,穿梭的各種車輛,機器轟鳴的工廠及高大的廠房,構成一幅幅現代化的城市圖像。參加工作後,又在黃堡鎮上棲居了四年,閑余時,常攜著妻女順著漆水河散步,不經意間便能在河邊的泥土裡發現閃光的瓷片,以青釉為多,看到瓷片,我不由地暢想起來,暢想著腳下曾經的十裡窯場。

新世紀初,銅川市政府在黃堡設立了市級工業園區,我也因工作的需要調到黃堡從事規劃管理工作,工作期間,跑遍了黃堡的大街小巷以及周邊的溝溝峁峁,對黃堡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經過幾年的工作,切實感到黃堡發展工業園區困難重重,專案建沒與文保及環保存在衝突,且可用于建設的新增用地嚴重不足,極大地限制了園區的發展,園區也急侍依託耀州窯文化資源進行轉型。經過一系列調研,規劃上提出了編制《耀瓷文化產業園概念規劃》的建議,得到園區領導班子的認同。銅川藉著名作家和谷也心系家鄉建沒,對園區轉型思路給以肯定,提出了黃堡工業園區轉型的建議,引起市級領導關注。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今年市委市政府發文將黃堡工業園區名稱確定為耀州窯文化基地,園區轉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如果說黃堡鎮展示的是的耀州瓷神秘高貴一面的話,那麼陳爐則看到耀州瓷平凡的一面。

陳爐速寫

陳爐陶瓷的燒造,延續了黃堡耀州窯的煙火,有近幹年的歷史。陳爐較好地保留下了幾乎完整的近代制瓷工藝和制瓷作坊,陳爐燒造以碗、盆、罐、瓶為主,品類繁多,幾乎攘括了關中人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瓷的裝飾更為豐富,釉色多樣,最具代表性的是樸拙的民間青花瓷,裝飾以民間吉祥圖案為主,表達出關中人獨有的生活情趣,陳爐經年燒造,產量大的驚人,僅從堆積如山的瓷礫堆就可窺見產量不同一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陳爐瓷燒造的輝煌時期,成立有國營的陶瓷廠。

我是地道的陳爐人,記憶中當時的陳爐鎮是繁榮的、車水馬龍、來往的是購瓷的各種車輛,喧囂聲、瓷的叮咚聲充滿整個鎮子,盤山的公路上常能看到長龍般運瓷貨的車輛、瓷隨著車流走向了四面八方,陳爐人的錢袋也漸漸鼓起,陳爐人是富裕的,當鎮子周圍的農人們祖祖輩輩年復一年辛勞地翻騰著腳下的黃土靠天吃飯時,陳爐人已將地下的黃土把玩成精美的瓷器。解放前,陳爐是農耕文明包圍圈裡僅有的工業文明。當周圍十裡八鄉的人們在土崖下掘洞而居時,陳爐人已住進了堅固的磚窯洞了,磚窯成了鄉里人羡慕的對象。制瓷不僅是需要苦力,更需要有文化的滋養,陳爐人是富裕的更是文明的。因此,陳爐吸引著四鄰八鄉的人來居住來置業,鎮上寸土成金,人口高度集中,產生了座座緊緊相連的窯院,如蜂房狀排列,窯院裡的一切均經過了爐火的煆燒,成瓷的面貌,全然一個瓷堡,陽光下,呈現金黃色油畫般的效果,振憾著人的眼球,我想,若論陳爐的出產的話,這瓷堡難道不是最大的一個嗎?而且是一件極具文化內涵的大器,這器物的每一個細節都凝聚著陳爐人的血汗和智慧。

瓷鎮速寫

我不知多少次走進陳爐,那裡有我姑母的親情,有姑父關於這個鎮子歷史的講述,有這座座窯院裡發生過的愛恨情仇的故事。陳爐與黃堡同樣,不但有豐富的瓷文化,而且還有諸多的如革命文化、古堡及民間文化遺存,賀龍元帥就曾在陳爐帶過兵並生活過。我懷念鎮子上熱鬧的集會,冬日裡溫暖的瓷窯背,瓷窯背上吃烤紅薯的愜意,懷念那滿山的瓷聲叮咚,懷念晚上站在雙碑原上看陳爐滿山的燈火,陳爐是美好的。

瓷鎮速寫

現在的陳爐鎮遠不比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繁榮,近代工業的發展,更實用的塑膠,搪瓷等產品充斥市場,逐漸代替了陳爐燒造的粗瓷大碗,瓷的銷路不好,瓷業蕭條下來,國營的陶瓷廠也發展不佳,鎮上的年輕人多不願幹這微薄收入的瓷業,都四散著到別處謀生了,制瓷的手藝得不到很好的傳承,許多瓷窯停燒,許多窯院無人居住荒蕪下來,一片蕭條,近廢虛的跡象,面臨著被時代遺棄的尷尬狀態。

新的世紀,因陳爐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跡以及獨特地域風貌等原因,引起國家重視,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這國字型大小的名鎮加上耀州窯的聲名,陳爐有了發展文化旅遊的顯赫資本,陳爐己不再是原來人們心目中的一個普通的制瓷小鎮了,已成為陝西北線旅遊重要的目的地地之一!

瓷鎮速寫

黃堡和陳爐是平凡的,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很少有人精心地去欣賞它,好象司空見慣了,因距離近,產生不了美,我也一樣,當我隨同我的大學老師和他的外國朋友在這古鎮上暢遊時,我驚奇的發現,這裡的一切深深的吸引了那些年輕的外國人,那是欣賞目光,別樣的藍色眼神。他們努力地用手中的像機記錄著制瓷的每一個細節,瓷堡的每一個角落。

瓷鎮速寫

這種看似平凡,卻包裹著瓷韻大美的兩個古鎮同樣被另一個外鄉人發現,那就是黃衛平,他飽含激情,投入巨大的精力,進行古瓷鎮文化的研究,完成了對兩個文化古鎮優美而深刻的文字化詮釋,這是前無古人的抒情化的研究,這需要一雙能發現美的慧眼的人,有很高才識的人才能完成的工作。《東方陶瓷古鎮紀事》的出版以及著名作家和谷等人編寫的《陳爐》電視劇的拍攝!使我看到了一個文化了的水靈靈的黃堡和陳爐。這是一本本地道的瓷文化大餐,詳實的史詩般的記錄和散文式的描述,動人的故事更能增加古鎮的可愛,我慶倖我生長在這樣的古鎮裡。

踱進陝西歷史博物館,三秦大地遠古的文化征服了我,看著那些陳列在展臺上的文物,我心情澎湃,不管是半坡的石器,周原的銅器,還是長安的兵俑及唐的三彩,都默默地訴說著那段歷史,三秦大地上演譯了多少壯烈的故事,周的禮儀,漢唐雄風,魏晉宋明之遺韻。當我看到耀州瓷展室時,我更是心情激蕩,那是來自我故鄉的文物,是代表陝西瓷文化的,不由的自豪起來。耀州瓷當是三秦文化華章裡濃墨重彩的一筆,是陝西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塊,著名考古學家石興邦先生說的更精彩,他說,“陝西的歷史,除了周秦漢唐,剩下的就是耀州瓷了”。因為耀州瓷跨越了唐宋元明清多個朝代,而其它文物只反映了一個朝代!

瓷鎮速寫

看電視連續劇《笑傲江湖》我驚喜地發現那裡面竟有耀州瓷的身影,那是武俠背後的陳設,剔花的黑瓷等瓶瓶罐罐,大樸不雕,豪放純厚不正是江湖俠客的風格嗎?我想,導演是獨具慧眼的,選了這北方的瓷器做為背景陳設,讓耀州瓷也笑傲江湖了;其實真實的歷史上,耀州瓷的確是笑傲過江湖的,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有過耀州瓷的影子,歐洲許多國家都有耀州瓷的出土文物。

面對著這兩座生我養我的陶瓷文化古鎮,我不由的感慨起來,這兩個鎮子因燒造瓷器而聞名天下,而極具文化價值,古代瓷窯以及出土瓷器做為文物被陳列起來供人觀瞻,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是可以的,但是耀州窯這一爐傳了1400年的爐火該何去何從呢?能再返昨日的輝煌嗎?不免讓我產生出一絲的憂慮,新的戊戌狗年將要來臨,但願這千年爐火燒的更旺,黃堡陳爐兩鎮發展的更美好。

陳爐遠眺

陳爐瓷路

陳爐夜景

雪後陳爐

文中速寫圖片由作者提供

▎關於作者

景平,原名景小平,1972年生於銅川市陳爐古鎮, 1996年畢業于西北大學藝術系,建築工程師,系陝西省美協會員、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常務理事、銅川書畫院特聘書畫家,銅川市山水畫研究會理事,新區文聯副主席,書畫先後師從溫友言、岳鈺、倪文東、梁耘等名家,國畫創作以田園及城市風貌為主,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及全國展覽,報刊雜誌發表藝術作品60餘幅。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tongguanxinyun@163.com

稿件一經採用即付稿酬!

這個城堡的遺址尚在,位於鎮子的西北,高高的聳立在漆水河岸,這個老土城堡曾經還是劉志丹等革命先烈戰鬥過的地方。

離黃堡鎮不遠的南凹裡,有我的外婆家,小時候常去,記得上世紀七八十的黃堡是那樣的美好繁榮。街道上有熱鬧的集會,美味的各色小吃,穿梭的各種車輛,機器轟鳴的工廠及高大的廠房,構成一幅幅現代化的城市圖像。參加工作後,又在黃堡鎮上棲居了四年,閑余時,常攜著妻女順著漆水河散步,不經意間便能在河邊的泥土裡發現閃光的瓷片,以青釉為多,看到瓷片,我不由地暢想起來,暢想著腳下曾經的十裡窯場。

新世紀初,銅川市政府在黃堡設立了市級工業園區,我也因工作的需要調到黃堡從事規劃管理工作,工作期間,跑遍了黃堡的大街小巷以及周邊的溝溝峁峁,對黃堡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經過幾年的工作,切實感到黃堡發展工業園區困難重重,專案建沒與文保及環保存在衝突,且可用于建設的新增用地嚴重不足,極大地限制了園區的發展,園區也急侍依託耀州窯文化資源進行轉型。經過一系列調研,規劃上提出了編制《耀瓷文化產業園概念規劃》的建議,得到園區領導班子的認同。銅川藉著名作家和谷也心系家鄉建沒,對園區轉型思路給以肯定,提出了黃堡工業園區轉型的建議,引起市級領導關注。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今年市委市政府發文將黃堡工業園區名稱確定為耀州窯文化基地,園區轉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如果說黃堡鎮展示的是的耀州瓷神秘高貴一面的話,那麼陳爐則看到耀州瓷平凡的一面。

陳爐速寫

陳爐陶瓷的燒造,延續了黃堡耀州窯的煙火,有近幹年的歷史。陳爐較好地保留下了幾乎完整的近代制瓷工藝和制瓷作坊,陳爐燒造以碗、盆、罐、瓶為主,品類繁多,幾乎攘括了關中人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瓷的裝飾更為豐富,釉色多樣,最具代表性的是樸拙的民間青花瓷,裝飾以民間吉祥圖案為主,表達出關中人獨有的生活情趣,陳爐經年燒造,產量大的驚人,僅從堆積如山的瓷礫堆就可窺見產量不同一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陳爐瓷燒造的輝煌時期,成立有國營的陶瓷廠。

我是地道的陳爐人,記憶中當時的陳爐鎮是繁榮的、車水馬龍、來往的是購瓷的各種車輛,喧囂聲、瓷的叮咚聲充滿整個鎮子,盤山的公路上常能看到長龍般運瓷貨的車輛、瓷隨著車流走向了四面八方,陳爐人的錢袋也漸漸鼓起,陳爐人是富裕的,當鎮子周圍的農人們祖祖輩輩年復一年辛勞地翻騰著腳下的黃土靠天吃飯時,陳爐人已將地下的黃土把玩成精美的瓷器。解放前,陳爐是農耕文明包圍圈裡僅有的工業文明。當周圍十裡八鄉的人們在土崖下掘洞而居時,陳爐人已住進了堅固的磚窯洞了,磚窯成了鄉里人羡慕的對象。制瓷不僅是需要苦力,更需要有文化的滋養,陳爐人是富裕的更是文明的。因此,陳爐吸引著四鄰八鄉的人來居住來置業,鎮上寸土成金,人口高度集中,產生了座座緊緊相連的窯院,如蜂房狀排列,窯院裡的一切均經過了爐火的煆燒,成瓷的面貌,全然一個瓷堡,陽光下,呈現金黃色油畫般的效果,振憾著人的眼球,我想,若論陳爐的出產的話,這瓷堡難道不是最大的一個嗎?而且是一件極具文化內涵的大器,這器物的每一個細節都凝聚著陳爐人的血汗和智慧。

瓷鎮速寫

我不知多少次走進陳爐,那裡有我姑母的親情,有姑父關於這個鎮子歷史的講述,有這座座窯院裡發生過的愛恨情仇的故事。陳爐與黃堡同樣,不但有豐富的瓷文化,而且還有諸多的如革命文化、古堡及民間文化遺存,賀龍元帥就曾在陳爐帶過兵並生活過。我懷念鎮子上熱鬧的集會,冬日裡溫暖的瓷窯背,瓷窯背上吃烤紅薯的愜意,懷念那滿山的瓷聲叮咚,懷念晚上站在雙碑原上看陳爐滿山的燈火,陳爐是美好的。

瓷鎮速寫

現在的陳爐鎮遠不比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繁榮,近代工業的發展,更實用的塑膠,搪瓷等產品充斥市場,逐漸代替了陳爐燒造的粗瓷大碗,瓷的銷路不好,瓷業蕭條下來,國營的陶瓷廠也發展不佳,鎮上的年輕人多不願幹這微薄收入的瓷業,都四散著到別處謀生了,制瓷的手藝得不到很好的傳承,許多瓷窯停燒,許多窯院無人居住荒蕪下來,一片蕭條,近廢虛的跡象,面臨著被時代遺棄的尷尬狀態。

新的世紀,因陳爐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跡以及獨特地域風貌等原因,引起國家重視,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這國字型大小的名鎮加上耀州窯的聲名,陳爐有了發展文化旅遊的顯赫資本,陳爐己不再是原來人們心目中的一個普通的制瓷小鎮了,已成為陝西北線旅遊重要的目的地地之一!

瓷鎮速寫

黃堡和陳爐是平凡的,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很少有人精心地去欣賞它,好象司空見慣了,因距離近,產生不了美,我也一樣,當我隨同我的大學老師和他的外國朋友在這古鎮上暢遊時,我驚奇的發現,這裡的一切深深的吸引了那些年輕的外國人,那是欣賞目光,別樣的藍色眼神。他們努力地用手中的像機記錄著制瓷的每一個細節,瓷堡的每一個角落。

瓷鎮速寫

這種看似平凡,卻包裹著瓷韻大美的兩個古鎮同樣被另一個外鄉人發現,那就是黃衛平,他飽含激情,投入巨大的精力,進行古瓷鎮文化的研究,完成了對兩個文化古鎮優美而深刻的文字化詮釋,這是前無古人的抒情化的研究,這需要一雙能發現美的慧眼的人,有很高才識的人才能完成的工作。《東方陶瓷古鎮紀事》的出版以及著名作家和谷等人編寫的《陳爐》電視劇的拍攝!使我看到了一個文化了的水靈靈的黃堡和陳爐。這是一本本地道的瓷文化大餐,詳實的史詩般的記錄和散文式的描述,動人的故事更能增加古鎮的可愛,我慶倖我生長在這樣的古鎮裡。

踱進陝西歷史博物館,三秦大地遠古的文化征服了我,看著那些陳列在展臺上的文物,我心情澎湃,不管是半坡的石器,周原的銅器,還是長安的兵俑及唐的三彩,都默默地訴說著那段歷史,三秦大地上演譯了多少壯烈的故事,周的禮儀,漢唐雄風,魏晉宋明之遺韻。當我看到耀州瓷展室時,我更是心情激蕩,那是來自我故鄉的文物,是代表陝西瓷文化的,不由的自豪起來。耀州瓷當是三秦文化華章裡濃墨重彩的一筆,是陝西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塊,著名考古學家石興邦先生說的更精彩,他說,“陝西的歷史,除了周秦漢唐,剩下的就是耀州瓷了”。因為耀州瓷跨越了唐宋元明清多個朝代,而其它文物只反映了一個朝代!

瓷鎮速寫

看電視連續劇《笑傲江湖》我驚喜地發現那裡面竟有耀州瓷的身影,那是武俠背後的陳設,剔花的黑瓷等瓶瓶罐罐,大樸不雕,豪放純厚不正是江湖俠客的風格嗎?我想,導演是獨具慧眼的,選了這北方的瓷器做為背景陳設,讓耀州瓷也笑傲江湖了;其實真實的歷史上,耀州瓷的確是笑傲過江湖的,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有過耀州瓷的影子,歐洲許多國家都有耀州瓷的出土文物。

面對著這兩座生我養我的陶瓷文化古鎮,我不由的感慨起來,這兩個鎮子因燒造瓷器而聞名天下,而極具文化價值,古代瓷窯以及出土瓷器做為文物被陳列起來供人觀瞻,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是可以的,但是耀州窯這一爐傳了1400年的爐火該何去何從呢?能再返昨日的輝煌嗎?不免讓我產生出一絲的憂慮,新的戊戌狗年將要來臨,但願這千年爐火燒的更旺,黃堡陳爐兩鎮發展的更美好。

陳爐遠眺

陳爐瓷路

陳爐夜景

雪後陳爐

文中速寫圖片由作者提供

▎關於作者

景平,原名景小平,1972年生於銅川市陳爐古鎮, 1996年畢業于西北大學藝術系,建築工程師,系陝西省美協會員、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常務理事、銅川書畫院特聘書畫家,銅川市山水畫研究會理事,新區文聯副主席,書畫先後師從溫友言、岳鈺、倪文東、梁耘等名家,國畫創作以田園及城市風貌為主,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及全國展覽,報刊雜誌發表藝術作品60餘幅。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tongguanxinyun@163.com

稿件一經採用即付稿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