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隴南康縣著手打造八大工程

(原標題:康縣著力打造八大工程奠定建成小康扎實基礎)

每日甘肅網3月14日訊 據中國隴南網報導 在日前結束的康縣縣委十四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上, 康縣提出今年將著力打造八大工程, 為全面脫貧建成小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是重大專案落地工程。 切實抓好項目的儲備、論證、申報和爭取工作, 力爭年內儲備項目150個以上, 爭取項目72個以上, 到位資金1.9億元以上。 招真商、真招商、招好商, 力爭全年簽約資金62億元以上, 到位資金52億元以上。

二是全域旅遊提升工程。 圍繞創建“國家級生態旅遊產業示範區”,

補中斷點、優節點, 做精緻、樹精品, 做到一路風情、移步換景, 全力打造“基礎支撐、一線貫通、兩翼引領”的全域旅遊大景區。 持續推進“十村百戶千床”鄉村旅遊工程, 全力推進旅遊特色小城鎮建設和陽壩景區道路、百鳥園建設專案, 加快實施長壩溫泉度假山莊、茶馬康城、岸門口古鎮建設等項目。 全面提升旅遊服務能力和管理水準, 讓更多的康縣“鄉寶”出山、外地遊客進村。 三是特色產業增效工程。 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要求和“整縣核桃、南茶北椒, 區域優勢、做精做優”的思路, 創建一批特色產業示範基地, 堅持開展經濟林四季全覆蓋綜合管理, 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在規範現有專業合作社運行、發揮作用的基礎上,
新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 著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 打好綠色農產品品牌。 不斷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 發揮好工業園區對產業集群的帶動作用。 四是基礎設施完善工程。 加快推進聯網路、產業路、旅遊路、便民路的新建續建和升級改造, 全面完成以脫貧村為主的村社道路硬化;加快推進城區水源地保護項目、農村“五小水利”和安全飲水工程建設, 加快推進豆壩河、長壩河、大堡河、雲台河等1江14河和山洪溝道治理, 新建一批河堤工程和小提灌、小水窖、小塘壩;加快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天然氣管網、通訊和能源等設施建設, 實現所有鄉鎮和80%以上的行政村無線信號覆蓋,
不斷提升保障發展能力。 五是民生福祉保障工程。 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提高教育教學品質。 要持續深化醫療衛生改革, 鞏固提升“新國優”創建成果, 著力推動健康扶貧、健康教育實現新突破。 要規範落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切實抓好城鄉醫療及臨時救助。 加強勞動技能培訓, 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確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6%以上。 六是“互聯網+”運用工程。 加強大資料知識學習運用, 著力推進“智慧旅遊”、“智慧城市”、“智慧醫療”、黨群工作等大資料資訊平臺建設, 提高大資料平臺實際應用能力。 落實市委“1333”電商發展思路, 推動旅遊、供銷、郵政、電商互聯互通,
爭取農村淘寶專案落地康縣, 完善縣、鄉、村三級電商扶貧服務站、點的人才培養、網貨研發、技術支援等服務體系, 進一步完善帶貧機制, 提升電商扶貧效益。 七是精神文明創建工程。 重視加強幹部群眾思想政治教育, 堅持党管輿論原則, 健全完善新聞發佈制度, 創新對外宣傳方式, 積極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講好康縣故事、傳遞康縣聲音、擴大康縣影響。 以創建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示範縣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為抓手,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知人曉”“人信人守”“人行人遵”工程, 積極宣導推行移風易俗“八項規定”, 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八是生態環境保護工程。 深入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天然林、公益林、生態林建設和城鎮、美麗鄉村、國省縣道綠化美化、三百里生態風情線建設工程,
加強中小河流亂采亂挖治理, 完善城鎮和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 認真貫徹落實《環保法》和國家“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等法律法規, 嚴格劃定生態“紅線”, 在發展中讓康縣的清水長流、空氣常新、美麗常在。 (溫正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