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慈溪2017年十大消費陷阱,你中招了嗎?

大家平時消費時,

有沒有遇到過那種

吃了虧還無處說理的情況?

比如街上一家服裝店,

一年365天, 天天在清倉優惠...

比如家裡的老人花高價

買來一大堆醫療器械、

保健食品...

但安裝人員一定會要求你

這些事兒大家平時可能都會遇到,

想想都覺得生氣窩火!

2017年, 慈溪市市場監管局共受理消費糾紛投訴4952件。 為避免消費者掉入各種陷阱,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市場監管君根據消費糾紛投訴情況, 總結出2017年十大消費陷阱, 並發佈對應消費警示。

那麼趕緊滴,

大家來聽聽市場監管的提醒,

巧妙避開這些雷區!

陷阱一 預付卡消費

經營者用折扣、終身卡等高優惠方式, 虛假承諾方式引誘消費者辦理預付卡, 消費者辦理辦理預付卡後存在服務專案不到位, 關門跑路等風險。 本年度共受理預付卡消費糾紛45起, 主要集中在健身、美容、理髮等服務行業, 其中39起預付卡消費糾紛因找不到經營者,

調解不成, 以虛假宣傳立案查處1起。

預防提醒:1、辦理預付卡前要有危機意識, 首先要考慮店關門怎麼辦;2、無實體店的預付卡千萬不能辦;3、面對異常的折扣要小心;4、終身卡不可信。

陷阱二 講課式銷售

陷阱三 虛假官方電器維修服務

經營者在各網站自行發佈資訊欄目上發佈虛假的**品牌官方維修點和聯繫電話, 利用消費者貪圖方便。 消費者撥打網上電話, 存在被收取高額上門服務費、小問題大修、甚至人為製造電器故障等風險。 本年度共受理網上電器維修投訴18起,

主要集中在電視機、洗衣機等大件家用電器修理, 其中10起因沒有明確的被投訴人而無法處理。

預防提醒:1、通過官方管道找維修單位, 不可輕信網上發佈資訊;2、要掌握維修服務店實際位址;3、修理之前儘量約定上門服務費, 修理配件費、修理費等。

陷阱四 網上商品資料虛標

電商廠商合謀, 廠商在商品上進行資料虛標, 電商不履行查驗義務把有水分的資料搬到在網上, 利用消費者只看資料, 沒有實物可對比, 提高商品銷售量。 本年度共受理網上資料虛標投訴52起, 主要集中在電冰箱容積超標上。 本局以虛假宣傳立案查處2起。

預防提醒:1、網上關鍵資料要問明出處;2、收到商品要及時查驗。

陷阱五 房屋裝修

經營者為了吸引客戶事先承諾裝修期限,有時會超過施工能力簽訂家裝合同,利用裝修程式複雜的找各種原因拖延裝修時間,存在不能按期完成房屋裝修的風險,裝修材料不按照合同約定。本年度共受理房屋裝修投訴16起。

預防提醒:1、簽訂合同要注意細節,如每天工人幾個;2、每期付款前要檢查裝修情況;3、違約責任要明確。

陷阱六 主合同不清的定金

經營者通過各種宣傳讓消費者預付定金,消費者在接受商品或服務是發現不符合原來要求,或增加了其他義務,想取消交易時定金不能退。本年度共受理定金投訴21起,主要集中在汽車、建材、傢俱銷售和婚紗攝影服務等方面。

預防提醒:1、要有書面主合同;2、要注意書面合同與口頭宣傳一致;3、要有專門約定才可能退定金。

陷阱七 微信朋友圈購物

經營者用微信朋友圈發佈商品資訊,銷售商品微信好友。用朋友之間的傳播的口碑美譽度和同城便捷的優勢銷售商品,存在付款而不發貨、無相關票據發生消費糾紛無法處理的風險。本年度共接到微商相關投訴15起,主要集中在化妝品、服裝等商品,其中 3件能找到實體店調解成功,另12起因無明確的經營者資訊不予受理。

陷阱八 虛假優惠

經營者在商業中心臨時租半個月店鋪以虛假清倉優惠銷售,或是提高原價進行對折、六折等銷售,或宣傳可享受折扣實際付款中無折扣等。本年度共受理虛假優惠投訴28起。

消費提醒:1、實際單價,不要被原價與打折幅度所迷惑;2、優惠常常有,不可盲目購物。

陷阱九 地板銷售

經營者把色澤和紋理相似的低價地板冒充高價地板,或是虛報地板的長度、寬度、厚度等產品規格等,本年度受理地板銷售投訴2起,白蠟木地板冒充橡木地板。本局立案查處1起。

消費提醒:1、不要輕信商家口頭說明,2、大額消費應當貨比三家。

陷阱十 山寨商品

經營者利用農村消費者識別能力不強、注重價格特點,銷售包裝商標類似知名品牌的山寨商品,甚至是假冒商品。本年度共受理投訴舉報32起,本局立案查處15起。

看完了十大消費陷阱,

內心有木有拔涼拔涼的,

沒事!

2018年,

擼起袖子加油幹!

關鍵是不要再入"消費"坑,

剁"黑洞"手拉!

預防提醒:1、網上關鍵資料要問明出處;2、收到商品要及時查驗。

陷阱五 房屋裝修

經營者為了吸引客戶事先承諾裝修期限,有時會超過施工能力簽訂家裝合同,利用裝修程式複雜的找各種原因拖延裝修時間,存在不能按期完成房屋裝修的風險,裝修材料不按照合同約定。本年度共受理房屋裝修投訴16起。

預防提醒:1、簽訂合同要注意細節,如每天工人幾個;2、每期付款前要檢查裝修情況;3、違約責任要明確。

陷阱六 主合同不清的定金

經營者通過各種宣傳讓消費者預付定金,消費者在接受商品或服務是發現不符合原來要求,或增加了其他義務,想取消交易時定金不能退。本年度共受理定金投訴21起,主要集中在汽車、建材、傢俱銷售和婚紗攝影服務等方面。

預防提醒:1、要有書面主合同;2、要注意書面合同與口頭宣傳一致;3、要有專門約定才可能退定金。

陷阱七 微信朋友圈購物

經營者用微信朋友圈發佈商品資訊,銷售商品微信好友。用朋友之間的傳播的口碑美譽度和同城便捷的優勢銷售商品,存在付款而不發貨、無相關票據發生消費糾紛無法處理的風險。本年度共接到微商相關投訴15起,主要集中在化妝品、服裝等商品,其中 3件能找到實體店調解成功,另12起因無明確的經營者資訊不予受理。

陷阱八 虛假優惠

經營者在商業中心臨時租半個月店鋪以虛假清倉優惠銷售,或是提高原價進行對折、六折等銷售,或宣傳可享受折扣實際付款中無折扣等。本年度共受理虛假優惠投訴28起。

消費提醒:1、實際單價,不要被原價與打折幅度所迷惑;2、優惠常常有,不可盲目購物。

陷阱九 地板銷售

經營者把色澤和紋理相似的低價地板冒充高價地板,或是虛報地板的長度、寬度、厚度等產品規格等,本年度受理地板銷售投訴2起,白蠟木地板冒充橡木地板。本局立案查處1起。

消費提醒:1、不要輕信商家口頭說明,2、大額消費應當貨比三家。

陷阱十 山寨商品

經營者利用農村消費者識別能力不強、注重價格特點,銷售包裝商標類似知名品牌的山寨商品,甚至是假冒商品。本年度共受理投訴舉報32起,本局立案查處15起。

看完了十大消費陷阱,

內心有木有拔涼拔涼的,

沒事!

2018年,

擼起袖子加油幹!

關鍵是不要再入"消費"坑,

剁"黑洞"手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