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第256期:故鄉的古楓(精緻散文)

大雁南飛, 楓葉泛紅, 故鄉不知不覺鑽進我思念的窗口......

故鄉有一個十分雅致的名字——青秀村, 我想該是老祖宗取其山青水秀之意吧!村後那棵巨人般屹立的楓樹,

焉然“山青”的最美一部分;村前一條澄澈如鏡的小河, 彎彎曲曲穿田野而過, 成為水秀的“代表”。 那棵楓樹可不是一棵平平凡凡的樹, 據祖輩們講有二百多歲了, 有三人合 圍之粗, 三十余米之高, 乃全村最高的標誌性古樹。

冰雪消融的初春一到, 古楓就悄悄地披上一件鵝黃的薄衣裳 , 春寒料峭, 卻生意盎然;東風的纖纖玉指細數楓葉的響聲, 仿佛一曲歡快優美的輕音樂在流淌;過得一些日子, 經歷一場不期而遇的春雨, 古楓滿身碧翠欲滴, 正是李太白詩中寫到 的“清水出芙蓉”一般;更讓人動情的是那喜鵲的故事:一個溫暖的春日, 一隻雌性喜鵲從遙遠的遠方歷盡艱辛來到我的故鄉, 住在古楓樹高處, 相傳她是在尋覓失散的“夫君”——一隻雄性喜鵲。 因為古楓樹離我家房屋很近的緣故, 我每天都會被清脆甜美的喜鵲的歌聲從晨曦中喚醒。 幾年後的一 個冬日, 喜鵲沒有找到自己的夫君, 卻不幸被一個不明道理的少年用鳥槍打死了。 我和母親,

還有村中好些善良的人為這只癡情的喜鵲憐惜了不少日子。

待那熱浪撲面的苦夏來臨時, 古楓樹下已是濃蔭蔽日了, 樹下有嬉戲的孩子, 亦有或看古人書、或下象棋的老人......其樂融融, 充滿了鄉村特有的寧靜和安祥, 古楓給人們帶來了清涼和快樂。

秋天是古楓最美的季節。 下得一、兩場秋雨, 趕上幾次薄薄早霜, 楓葉就禁不住露出了緋紅的笑靨;伴隨深秋腳步的走近, 古楓越發紅得晶瑩剔透、美麗迷人。 記得我讀初中時, 學校距離家裡有二十餘裡路程。 那是一個天空湛藍、高遠的日子, 我一個人興致勃勃地爬上了學校附近、湘江東畔那座高高的雷公嶺, 舉目眺望, 當我向東北方——故鄉的方向望去時, 我喜不自禁:村裡唯一能讓我看到的就是那位全身火紅楓葉裝點的“巨人“, 風一吹, 他好像在向我招手呢!

到了冬季, 楓葉雪片般飄落滿地。 古楓光著枝椏, 擁抱皎皎月華的似水柔情, 親吻皚皚白雪的沌潔洗禮;有時像一位詩人在沉思, 有時又像一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正做著甜夢......而落下的樹葉成了母親燒水、做飯、全家人烤火的極好燃料, 楓葉溫暖了我們整整一個冬天。

兒時的我, 伴隨古楓走過許多春秋夏冬, 漸漸長大。 記憶中有一次我夢見幾個來村裡買樹的人, 竟然將古楓樹的龍頭給砍了, 正要挖根呢, 我聞訊氣不打一處來, 嶄釘截鐵地對他們吼道:“你們不要挖了,再挖我就跟你們拼命!......"一年後,讓我當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村裡極少數村民貪圖錢財,正企圖將古楓賣給那些做樹生意的人,由於多數村民據理力爭和竭力反對,古楓得救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誰提起過買賣古楓的事。

別離故土多年,忽然收到侄女自家鄉發來古楓樹的照片,古楓樹的颯爽英姿令我百感交集,即興賦詩一首:“故鄉的古楓/歷經百年滄桑/依然青春、挺拔/依然是遊子夢裡的秋思”。

哦,故鄉的古楓,我永恆的鄉愁!

作者簡介:蔣金輝,男,60後,農民工,不甘寂寞,喜歡寫點小東西,但至今未得文學青睞,卻也不忘初心、無怨無悔,有“豆腐塊”發於《全州報》、《桂林日報》《廣西教育報》《半月談內部版》《金色年華》《天湖》等報刊。

通訊位址:全州縣全州鎮七一村委清水(原名:青秀)村

家鄉的麻圓粑粑(散文)

當豬愛上草已成回憶(散文精品)

嶄釘截鐵地對他們吼道:“你們不要挖了,再挖我就跟你們拼命!......"一年後,讓我當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村裡極少數村民貪圖錢財,正企圖將古楓賣給那些做樹生意的人,由於多數村民據理力爭和竭力反對,古楓得救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誰提起過買賣古楓的事。

別離故土多年,忽然收到侄女自家鄉發來古楓樹的照片,古楓樹的颯爽英姿令我百感交集,即興賦詩一首:“故鄉的古楓/歷經百年滄桑/依然青春、挺拔/依然是遊子夢裡的秋思”。

哦,故鄉的古楓,我永恆的鄉愁!

作者簡介:蔣金輝,男,60後,農民工,不甘寂寞,喜歡寫點小東西,但至今未得文學青睞,卻也不忘初心、無怨無悔,有“豆腐塊”發於《全州報》、《桂林日報》《廣西教育報》《半月談內部版》《金色年華》《天湖》等報刊。

通訊位址:全州縣全州鎮七一村委清水(原名:青秀)村

家鄉的麻圓粑粑(散文)

當豬愛上草已成回憶(散文精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