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記錄|行程300公里,耗時12小時,扶貧路上一路風景一路歌

山城的天氣看上去霧濛濛的, 但當陽光開始擊透那厚實的迷霧時, 也仿佛寓意著撥開雲霧見太陽的喜慶, 可貧困殘疾人朋友心中的迷霧又該如何撥開呢?

1月23日, 在臘八節到來的前一天, 記者跟隨巴南區殘聯和巴南區殘疾人創新創業發展聯盟的大部隊, 來到6位殘疾人建卡貧困戶的家中。 説明殘疾人精准脫貧, 是此行的目的。

特殊情況, 特殊方法, 就近落實, 釋放勞動力

◇◆◇

早上10點, 整個大部隊抵達巴南區姜家鎮水源村。 從狹小的通道進入, 再上二樓, 轉拐進入另一個小的房間, 裡面淩亂地擺放著衣服、生活用品和一張看上去應該是用涼席板鋪成的床,

這就是殘疾人劉祿芳的家。

“不好意思, 家裡有點亂, 她屬於精神分裂症, 10多年了, 經常發病, 為了她的病, 我們只能搬到鎮上來。 ”面對大家的疑惑, 劉祿芳的丈夫蹇光明無奈道。

“就這一間房子, 吃、穿、住全在這個狹小的空間, 簡直不敢相信。 ”巴南區殘疾人創新創業發展聯盟的負責人樊登勇針在現場感慨道。

針對劉祿芳的情況樊登勇提出了自己的辦法:“劉祿芳情況比較複雜, 考慮到這種特殊情況, 作為她本人肯定是沒有勞動力的, 唯一的辦法只能靠她丈夫蹇光明。 ”樊登勇承諾, 目前薑家鎮很多綠化工作都是他在承包, 他能夠聘用蹇光明幫他進行長期管理這項工作, 這樣一來以後就不用像現在一樣總是靠打零工來養活家庭。

而蹇光明當場也表示願意做這份工作。

樊登勇(右)為蹇光明一家提出脫貧辦法

一條“道路”不通, 不如換個思維

◇◆◇

離開劉祿芳家, 大家來到薑家鎮槐園村李富生家中。 看見大家的到來, 熱情的李富生將家裡的條凳搬了出來,

招呼大家坐下。

據瞭解, 李富生屬於全身燒傷, 根本無法進行體力勞動, 相比劉祿芳更加特殊的是, 因為李富生全身大面積燒傷, 是不允許體外有汗液存留的。

“李富生的生活基本靠低保, 目前, 養點雞賣錢就是唯一的收入, 但是對於他, 把雞養好也算是發展一種事業, 因此借助平臺將雞賣出去, 換個思維, 做好能做之事, 也未嘗不可。 比如說就在他家大院, 多養點雞, 一批30個, 200元一個, 我們想辦法來收購, 這樣一來半年6000元, 一年12000元, 除了本錢, 基本可以脫貧, 而且他這個場地是完全也是可以實現的。 ”面對大家提出的辦法, 李富生臉上露出了愉悅的笑容。

巴南區殘聯理事長張勇(右)和樊登勇在李富生家中瞭解他的困境

扶貧要扶智, 治標須治本

◇◆◇

家住接龍鎮橋邊村的盧卯美屬於精神二級殘疾, 雖然納入了低保戶, 但時常犯病的她和還在上學的兩個子女讓丈夫陳禮中犯了難——根本無法出門打工掙錢。

每個月低保收入也就1520元, 兩個娃兒讀書每個月要花1200元,

除去這個費用, 基本上也就300元左右用來維持家裡的生活開銷。 ”

看著如今家裡的情況, 陳禮中(右)一臉惆悵

在盧卯美家中, 大家看見的是破舊的土房, 廚房進去裡面就是亂糟糟的, 不遠處還有一個極為破舊的豬圈, “全年就靠它啊, 可今年缺糧食, 人都吃不飽,哪還能養豬啊,那是一頭都沒喂出來。”望著豬圈,陳禮中臉上露出惆悵的表情。

陳禮中的豬圈

"愁歸愁,總要有解決辦法啊!大家快想想吧!"針對盧卯美的情況,樊登勇提議大家現場想辦法。再得知盧卯美的兩個孩子在巴南區讀書後,有人建議孩子畢業之後來自己的企業上班,也有人建議兩個娃娃利用週末勤工儉學的方式賺取生活費。"到我這裡來吧,週末來兼職,平常多學點東西,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家中的生活負擔,也可以存下部分資金將家裡的養殖搞起來啊。”樊登勇說。

另一位聯盟成員、重慶芸中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鮮敏也說道:“也可以到我這裡來學門技術,畢業就可以直接工作,這樣多好啊。"

脫貧,那就是走在路上的堅持!

◇◆◇

面對大家各種各樣的建議,陳禮中心裡是說不出的感動。可扶貧道路的艱辛哪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

據瞭解,接龍鎮柴壩村的文其敬、李治芬 ,接龍鎮碑埡村的元廣均以及巴南區22個街道共35個殘疾人建卡貧困戶,面對他們的困境,要做的事還太多太多,精准脫貧是一場實打實的持久戰。

在去往劉祿芳家的路上,巴南區殘聯理事長張勇跟記者聊道,“區裡3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當中有些家庭甚至不止一個人患有殘疾,他們迫切需要走出困境。充分發揮巴南區殘疾人創新創業發展聯盟的最大作用,就是通過不同方式,建立長效機制,實實在在為貧困殘疾人朋友解決這些難題。”

圖為給殘疾人貧困家庭送去慰問品

早上7點出門,晚上7點回家,耗時12小時,近300公里的行駛里程。脫貧,其實那就是走在路上的堅持!

文/圖 廖政東

編 輯:周成璐

人都吃不飽,哪還能養豬啊,那是一頭都沒喂出來。”望著豬圈,陳禮中臉上露出惆悵的表情。

陳禮中的豬圈

"愁歸愁,總要有解決辦法啊!大家快想想吧!"針對盧卯美的情況,樊登勇提議大家現場想辦法。再得知盧卯美的兩個孩子在巴南區讀書後,有人建議孩子畢業之後來自己的企業上班,也有人建議兩個娃娃利用週末勤工儉學的方式賺取生活費。"到我這裡來吧,週末來兼職,平常多學點東西,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家中的生活負擔,也可以存下部分資金將家裡的養殖搞起來啊。”樊登勇說。

另一位聯盟成員、重慶芸中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鮮敏也說道:“也可以到我這裡來學門技術,畢業就可以直接工作,這樣多好啊。"

脫貧,那就是走在路上的堅持!

◇◆◇

面對大家各種各樣的建議,陳禮中心裡是說不出的感動。可扶貧道路的艱辛哪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

據瞭解,接龍鎮柴壩村的文其敬、李治芬 ,接龍鎮碑埡村的元廣均以及巴南區22個街道共35個殘疾人建卡貧困戶,面對他們的困境,要做的事還太多太多,精准脫貧是一場實打實的持久戰。

在去往劉祿芳家的路上,巴南區殘聯理事長張勇跟記者聊道,“區裡3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當中有些家庭甚至不止一個人患有殘疾,他們迫切需要走出困境。充分發揮巴南區殘疾人創新創業發展聯盟的最大作用,就是通過不同方式,建立長效機制,實實在在為貧困殘疾人朋友解決這些難題。”

圖為給殘疾人貧困家庭送去慰問品

早上7點出門,晚上7點回家,耗時12小時,近300公里的行駛里程。脫貧,其實那就是走在路上的堅持!

文/圖 廖政東

編 輯:周成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