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蒲公英用得好,醫生不用找,幾個小方法,值得收藏!

雖然, 大家對蒲公英的認知, 是好吃的野菜, 但其實, 蒲公英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中草藥!

所以, 蒲公英如果只是用來做菜食用的話, 那還真的是有一點“浪費”了呢!

因為, 如果蒲公英用的好, 日常很多小毛病, 都可以幫你解決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上火、嗓子發炎——蒲公英葉泡水

上火了, 嗓子疼, 這個時候泡點蒲公英水喝, 可以很好的緩解改善。

蒲公英常被中藥界譽為具有清熱解毒, 抗感染作用的 "八大金剛"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 有廣譜抗菌素的作用。

在臨床應用方面, 蒲公英的應用範圍很廣, 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炎症、感染性疾病達40多種。

二:口腔潰瘍——蒲公英敷於患處

如果是剛剛發現潰瘍, 可以立刻咀嚼新鮮的蒲公英, 然後敷在患處, 不僅可以止疼, 還可以防止潰瘍進一步擴大化, 可以更快的痊癒!

如果沒有新鮮的蒲公英, 也可以咀嚼幹制的蒲公英5-10min, 一部分內服, 一部分留於患處, 起到內服與外敷雙向用藥的效果, 復發性口腔潰瘍愈合速度明顯加快, 並減輕了潰瘍病程中的疼痛。

復發性口腔潰瘍是一種潛伏在細胞內的溶血性鏈球菌所致, 在條件適宜時引發復發性口腔潰瘍, 而蒲公英能有效殺滅溶血性鏈球菌。

從而抑制了致病的鏈球菌引起的變態反應。

三:足廯——蒲公英水泡腳

中藥外治足廯, 多以清熱利濕、解毒殺蟲類藥物治療為主。

研究發現, 蒲公英水浸劑能抑制多種皮膚真菌, 可用於治療足廯。

如果搭配敗醬草合用, 能起較強的殺菌消腫、收斂止癢功效,

對足癬導致的皮膚潰爛、紅腫、疼痛可起到較好的收斂、消腫、止痛效果。

四:喝酒護肝——蒲公英根泡水

如果經常喝酒的人, 平時可以用蒲公英根泡水來護肝, 預防肝損傷!

蒲公英入肝經, 具有卓越的肝臟潔淨和增強效力, 對肝臟和膽囊有補益,

可排肝毒, 另外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 ,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故可保肝, 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曾報導, 蒲公英根泡水喝, 可護肝排毒, 預防肝損傷, 尤其是酒精性肝損傷!

五:痘痘、痤瘡——蒲公英煮水洗臉

壯族、彝族醫學裡有一個治療青春痘、痘瘡很簡單的偏方:蒲公英全草,帶根煮水外洗。

蒲公英可以治療的痘痘,是濕熱型痘痘。濕熱型痘痘是體內濕熱積聚引起的,這種人一般舌質發紅、舌苔厚、甚至發黃。蒲公英的根,功效類似黨參,有補中益氣的作用。

你如果挖過蒲公英就知道,它雖是小小一株草,但埋在地下的根卻很深很長,把根掰斷一截,會流出白色乳汁一樣的汁液,這汁液可解熱毒。汁液可以擦在痘痘上消腫,或者擦在酒糟鼻上消毒。在野外被蜂蟲、蚊子叮咬後一時找不到藥,就機智地挖一棵蒲公英,用這汁液來消毒!

六:帶狀皰疹——蒲公英煎水外洗

大家都知道,得了帶狀皰疹十分遭罪,疼痛難忍,這個時候,可以用蒲公英煎水,外洗患處,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鐘。

研究表明:蒲公英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與更昔洛韋相同,但止疼效果優於更昔洛韋,並且更安全、經濟、使用方面。

蒲公英煎劑治療帶狀皰疹和常規方法比較能有效減少後神經痛的發病率,減輕帶狀皰疹的疼痛。

七:乳腺炎——蒲公英外敷

取鮮蒲公英100g(全草),加白礬0.5g,共搗爛和勻,敷於患處,每日2次。一般3~5天即可見效,10天左右可愈。

《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主治婦人乳癰腫,水煮汁飲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滯氣,清熱毒,化食毒,消惡腫、結核、疔腫。”

所以,蒲公英是一種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良藥。女性乳腺炎可以用蒲公英搗碎外敷,有很好的療效。

八:眼疾——蒲公英水熏一熏

如果眼睛出現眼幹、眼澀、眼睛充血等眼疾問題,可以用蒲公英來搞定。

可以取幹蒲公英100g+1000ml水,先浸泡1小時,然後煮開鍋10分鐘即可,把湯倒出在碗裡,然後在碗上敷上一層塑膠布,開兩個孔,正好對準我們的眼睛,先熏十分鐘左右。

九:催乳——蒲公英泡水喝

有研究對40例缺乳產婦使用蒲公英,結果38例在連服3劑後,乳管暢通,乳汁充盈。2例在服5劑時,乳管暢通,乳汁增多。

研究認為,蒲公英能“通乳”,可能與調節神經、擴張血管、疏通經絡、促進乳汁分泌的作用有關。

另外,研究還發現,蒲公英對肝氣鬱滯類缺乳(有乳房脹痛且硬者)效果更佳,這與其清熱疏肝、消腫散結功能相關。

所以,產品奶水不充足的產媽媽們,不妨試試蒲公英泡水喝哦~不過需要注意,蒲公英性質微寒,不可一次性大量飲用哦~

十:治療燒、燙傷——蒲公英搗碎外敷

取新鮮蒲公英根,洗淨搗爛,用紗布擠出細汁,放入容器內,加入冰片少許備用。燒燙處清洗消毒後,將上述藥液塗於患處,每日3次,一般3~5天可明顯見效。

最後,分享蒲公英的2種用法一:泡茶

——蒲公英葉炒製成茶

1、首先,要到郊外沒有被污染的地方,挖取新鮮的蒲公英,連同蒲公英根莖一起挖回來哦!

2、將挖回來的新鮮蒲公英,葉子和根莖分別擇開,蒲公英葉冼2水後,撒鹽泡3分鐘。

3、泡好後的蒲公英葉撈起瀝水後,切段,鐵鍋燒熱,蒲公英葉入鍋,大火炒。炒出水後,倒出多餘水份,轉中火炒幹水份。

4、待蒲公英水份少時,轉小火。用手抓炒,能感知茶炒制中對濕度,溫度、火候的掌握。炒制方法同炒茶手法。

5、將蒲公英炒製成幹茶即可,一定要控制好火候,千萬不要炒糊了哦!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裝瓶即可!

——蒲公英根炒製成茶

1、將蒲公英根莖,清洗乾淨,注意一定要多清洗幾遍,以免殘留泥沙,影響沖泡口感。

2、將洗淨的蒲公英根莖切成5-10毫米左右的小段,備用;

3、將切好的蒲公英根段,在蒸籠中蒸15分鐘左右取出,自然降溫(如果覺得麻煩,這一步也可以省略,但是經過這一步,做出來的蒲公英根泡水,味道更好喝哦!);

4、冷涼後的蒲公英根段,放到炒鍋中烘炒,注意勤翻炒,避免炒糊了,炒至顏色到淺褐色為止,取出降至常溫,裝瓶即可。

很多人,覺得這個方法比較麻煩,都是選擇直接曬乾的,但是,筆者想說,通過這樣炒制的蒲公英葉和蒲公英根,泡水的口感要比直接曬乾的好上很多倍哦!

並且,炒制後的蒲公英非常容易沖泡,營養物質易泡出,泡上三五分鐘,就會有很好的茶湯可以飲用了,如果是直接曬乾的,需要泡更久的時間,才會有茶的味道呢!

二:食用

——涼拌蒲公英

【材料】蒲公英一大把、剁辣椒一大勺、蒜瓣3顆;鹽適量、蠔油一大勺、香油一小勺、雞精少許。

【做法】先將蒲公英摘洗乾淨,坐鍋燒水,水開後撒少許鹽下蒲公英焯一下趕緊撈出過涼水,然後放冷水裡泡一會兒;蒜瓣剁碎,加剁辣椒、蠔油、雞精、香油調成汁;將蒲公英撈出過冷開水,擠幹水,淋入調好的剁椒汁,充分拌勻即可。

——包餃子

【材料】新鮮蒲公英葉莖、豬肉、香蔥、鹽、醬油、十三香、植物油

【做法】

1、新鮮的蒲公英葉用水洗乾淨後,在沸水中焯一下,蒲公英涼涼後切碎;

2、豬肉剁碎成肉餡,放入大碗中;

3、在豬肉餡中加入切碎的蔥花,再加入食鹽、十三香、老抽調味,加入適量食用油,攪拌均勻;

4、再把切好的蒲公英放入肉餡中攪拌均,做好餡料;

5、按照正常包子的流程包餃子就可以。

——蒲公英貼餅子

【材料】蒲公英葉莖、玉米麵、白糖。泡打粉、雞蛋

【做法】

1、蒲公英去梗洗淨,沸水焯1分鐘,撈出過涼水。

2、焯好的蒲公英葉攥幹水分,剁成碎丁。

3、玉米麵裡放入白糖,口感上帶有微甜的味道,在放一點泡打粉,口感更蓬鬆。

4、接著放入一個雞蛋,先不用放清水,用一根筷子攪拌;

5、放入剛才切好的蒲公英碎,因為葉子本身含有較多的水分,所以和玉米麵混合後,濕度一般就可以了。

6、然後將活好的面揉成玉米團,大小適量即可;然後在用手心按成小餅狀;

7、用電餅鐺或平底煎鍋都可以,餅鐺裡刷一層薄油,貼入小餅,煎到兩面金黃即可。

8、煎好的貼餅子,特別香酥,咬一口滿嘴的玉米香味,這樣的一小盤小餅,潤腸胃又解饞。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五:痘痘、痤瘡——蒲公英煮水洗臉

壯族、彝族醫學裡有一個治療青春痘、痘瘡很簡單的偏方:蒲公英全草,帶根煮水外洗。

蒲公英可以治療的痘痘,是濕熱型痘痘。濕熱型痘痘是體內濕熱積聚引起的,這種人一般舌質發紅、舌苔厚、甚至發黃。蒲公英的根,功效類似黨參,有補中益氣的作用。

你如果挖過蒲公英就知道,它雖是小小一株草,但埋在地下的根卻很深很長,把根掰斷一截,會流出白色乳汁一樣的汁液,這汁液可解熱毒。汁液可以擦在痘痘上消腫,或者擦在酒糟鼻上消毒。在野外被蜂蟲、蚊子叮咬後一時找不到藥,就機智地挖一棵蒲公英,用這汁液來消毒!

六:帶狀皰疹——蒲公英煎水外洗

大家都知道,得了帶狀皰疹十分遭罪,疼痛難忍,這個時候,可以用蒲公英煎水,外洗患處,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鐘。

研究表明:蒲公英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與更昔洛韋相同,但止疼效果優於更昔洛韋,並且更安全、經濟、使用方面。

蒲公英煎劑治療帶狀皰疹和常規方法比較能有效減少後神經痛的發病率,減輕帶狀皰疹的疼痛。

七:乳腺炎——蒲公英外敷

取鮮蒲公英100g(全草),加白礬0.5g,共搗爛和勻,敷於患處,每日2次。一般3~5天即可見效,10天左右可愈。

《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主治婦人乳癰腫,水煮汁飲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滯氣,清熱毒,化食毒,消惡腫、結核、疔腫。”

所以,蒲公英是一種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良藥。女性乳腺炎可以用蒲公英搗碎外敷,有很好的療效。

八:眼疾——蒲公英水熏一熏

如果眼睛出現眼幹、眼澀、眼睛充血等眼疾問題,可以用蒲公英來搞定。

可以取幹蒲公英100g+1000ml水,先浸泡1小時,然後煮開鍋10分鐘即可,把湯倒出在碗裡,然後在碗上敷上一層塑膠布,開兩個孔,正好對準我們的眼睛,先熏十分鐘左右。

九:催乳——蒲公英泡水喝

有研究對40例缺乳產婦使用蒲公英,結果38例在連服3劑後,乳管暢通,乳汁充盈。2例在服5劑時,乳管暢通,乳汁增多。

研究認為,蒲公英能“通乳”,可能與調節神經、擴張血管、疏通經絡、促進乳汁分泌的作用有關。

另外,研究還發現,蒲公英對肝氣鬱滯類缺乳(有乳房脹痛且硬者)效果更佳,這與其清熱疏肝、消腫散結功能相關。

所以,產品奶水不充足的產媽媽們,不妨試試蒲公英泡水喝哦~不過需要注意,蒲公英性質微寒,不可一次性大量飲用哦~

十:治療燒、燙傷——蒲公英搗碎外敷

取新鮮蒲公英根,洗淨搗爛,用紗布擠出細汁,放入容器內,加入冰片少許備用。燒燙處清洗消毒後,將上述藥液塗於患處,每日3次,一般3~5天可明顯見效。

最後,分享蒲公英的2種用法一:泡茶

——蒲公英葉炒製成茶

1、首先,要到郊外沒有被污染的地方,挖取新鮮的蒲公英,連同蒲公英根莖一起挖回來哦!

2、將挖回來的新鮮蒲公英,葉子和根莖分別擇開,蒲公英葉冼2水後,撒鹽泡3分鐘。

3、泡好後的蒲公英葉撈起瀝水後,切段,鐵鍋燒熱,蒲公英葉入鍋,大火炒。炒出水後,倒出多餘水份,轉中火炒幹水份。

4、待蒲公英水份少時,轉小火。用手抓炒,能感知茶炒制中對濕度,溫度、火候的掌握。炒制方法同炒茶手法。

5、將蒲公英炒製成幹茶即可,一定要控制好火候,千萬不要炒糊了哦!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裝瓶即可!

——蒲公英根炒製成茶

1、將蒲公英根莖,清洗乾淨,注意一定要多清洗幾遍,以免殘留泥沙,影響沖泡口感。

2、將洗淨的蒲公英根莖切成5-10毫米左右的小段,備用;

3、將切好的蒲公英根段,在蒸籠中蒸15分鐘左右取出,自然降溫(如果覺得麻煩,這一步也可以省略,但是經過這一步,做出來的蒲公英根泡水,味道更好喝哦!);

4、冷涼後的蒲公英根段,放到炒鍋中烘炒,注意勤翻炒,避免炒糊了,炒至顏色到淺褐色為止,取出降至常溫,裝瓶即可。

很多人,覺得這個方法比較麻煩,都是選擇直接曬乾的,但是,筆者想說,通過這樣炒制的蒲公英葉和蒲公英根,泡水的口感要比直接曬乾的好上很多倍哦!

並且,炒制後的蒲公英非常容易沖泡,營養物質易泡出,泡上三五分鐘,就會有很好的茶湯可以飲用了,如果是直接曬乾的,需要泡更久的時間,才會有茶的味道呢!

二:食用

——涼拌蒲公英

【材料】蒲公英一大把、剁辣椒一大勺、蒜瓣3顆;鹽適量、蠔油一大勺、香油一小勺、雞精少許。

【做法】先將蒲公英摘洗乾淨,坐鍋燒水,水開後撒少許鹽下蒲公英焯一下趕緊撈出過涼水,然後放冷水裡泡一會兒;蒜瓣剁碎,加剁辣椒、蠔油、雞精、香油調成汁;將蒲公英撈出過冷開水,擠幹水,淋入調好的剁椒汁,充分拌勻即可。

——包餃子

【材料】新鮮蒲公英葉莖、豬肉、香蔥、鹽、醬油、十三香、植物油

【做法】

1、新鮮的蒲公英葉用水洗乾淨後,在沸水中焯一下,蒲公英涼涼後切碎;

2、豬肉剁碎成肉餡,放入大碗中;

3、在豬肉餡中加入切碎的蔥花,再加入食鹽、十三香、老抽調味,加入適量食用油,攪拌均勻;

4、再把切好的蒲公英放入肉餡中攪拌均,做好餡料;

5、按照正常包子的流程包餃子就可以。

——蒲公英貼餅子

【材料】蒲公英葉莖、玉米麵、白糖。泡打粉、雞蛋

【做法】

1、蒲公英去梗洗淨,沸水焯1分鐘,撈出過涼水。

2、焯好的蒲公英葉攥幹水分,剁成碎丁。

3、玉米麵裡放入白糖,口感上帶有微甜的味道,在放一點泡打粉,口感更蓬鬆。

4、接著放入一個雞蛋,先不用放清水,用一根筷子攪拌;

5、放入剛才切好的蒲公英碎,因為葉子本身含有較多的水分,所以和玉米麵混合後,濕度一般就可以了。

6、然後將活好的面揉成玉米團,大小適量即可;然後在用手心按成小餅狀;

7、用電餅鐺或平底煎鍋都可以,餅鐺裡刷一層薄油,貼入小餅,煎到兩面金黃即可。

8、煎好的貼餅子,特別香酥,咬一口滿嘴的玉米香味,這樣的一小盤小餅,潤腸胃又解饞。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