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寧德福鼎:全域發力 打造山海休閒旅遊目的地

作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福建發展全域生態旅遊, 不僅與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高度契合, 也和福鼎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生態濱海旅遊城市的目標相一致。 我認為, 打造全域生態旅遊, 就是空間環境應當實現全域化生態保護, 產業發展應當實現全域化旅遊融合。

作為全域旅遊省級示範市(縣), 我們將圍繞建設生態濱海旅遊城市, 將整個福鼎區域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和運作, 發揮旅遊業的服務業主導地位和三次產業融合功能, 打造具有更高知名度的山海休閒旅遊目的地,

使之成為國民經濟新的綜合性支柱產業。

規劃先行, 完善體制機制

福鼎地處閩浙沿海中心區位, 素有福建“北大門”和“閩浙門戶”之稱, 擁有乙太姥山為中心的“山、海、川、島”及眾多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框架, 擁有很好的參與區域分工協作、發展全域生態旅遊的條件。

近年來, 福鼎主動融入全省創建國家東部生態文明旅遊區和建設“清新福建”, 以《福鼎市旅遊目的地體系規劃》為引領, 加快推進“多規合一”, 優化空間佈局, 統一規劃、整體打造, 讓各個旅遊“點”串成“線”, 形成“一心兩區兩帶”旅遊產業格局, 即城市旅遊服務中心、山海島旅遊產業發展區、茶鄉山村旅遊產業發展區、沙埕灣海上休閒帶和104國道田園鄉村旅遊帶,

實現旅遊產業的全域覆蓋。 重點規劃建設好以福鼎美食、城市休閒、住宿餐飲業為主的鐵鏘濱海旅遊城, 建設全市旅遊大本營。

同時, 樹立大產業、大旅遊的觀念, 組建專家顧問團, 統籌推進全域旅遊創建工作。 進一步理順景區行政管理和經營體制, 做大做強太姥山旅遊經濟開發有限公司, 力爭“十三五”末上市;鼓勵和支援非旅企業、非公企業參與發展旅遊業, 培育和形成一批旅遊龍頭骨幹企業。 在市財政每年1000萬元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的基礎上, 逐步提高專項資金, 加大全域生態旅遊投入。 強力推進旅遊專案的招商引資, 推廣運用PPP模式, 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景區開發、建設和營運。 要抓好與省旅遊集團、省旅投公司合作開發崳山島、太姥山房車旅遊小鎮以及濱海旅遊休閒度假等項目。

對接引進崳山島郵輪碼頭項目, 創新發展濱海度假、郵輪遊艇等新業態。

挖掘特色, 推動產業融合

福鼎是閩越和甌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茶文化之鄉, 獨具特色的佘族文化、太姥文化、美食文化、茶文化等源遠流長。 福鼎將對系列文化進行挖掘整理和創意開發, 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旅遊精品和產品。 建設福鼎餅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及文創基地, 組建福鼎民俗文化演藝團體, 推出一批地方民俗表演節目。 堅持城市形象宣傳、旅遊線路推廣及旅遊產品促銷相結合, 通過承辦第七屆甯德文化旅遊節, 持續舉辦好鄉村農事節慶和文化民俗活動,

以及山地自行車、公開水域游泳、帆船等旅遊體育活動, 進一步彰顯福鼎旅遊魅力。

同時, 堅持以旅遊為主導, 加快旅遊業與工業、農業、茶業、漁業、體育等產業的融合發展, 著力打造一批生態養生、休閒度假、康體娛樂等新型旅遊業態。 重點完善小白鷺、牛郎崗等國家級休閒漁業基地, 開展核電工業觀光科普旅遊。 鼓勵發展休閒農莊、白茶莊園、森林人家、水鄉漁村、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等旅遊休閒項目, 推廣赤溪鄉村旅遊“1+N”模式, 加快建設34個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 推動現有6條鄉村旅遊主題線路提檔升級, 並再建1至2條鄉村旅遊景觀帶, 促進城鄉旅遊和諧互動。

完善要素

提升旅遊服務品質

近年來,

福鼎積極實施旅遊休閒消費升級工程, 提升“吃住行遊購娛”水準。 推進交通先行工程, 組織實施崳山環島旅遊公路、環晴川灣——敏灶灣旅遊公路、白茶國家農業公園旅遊道路等建設;鼓勵發展星級酒店、度假酒店、主題酒店、鄉村民宿等, 提升住宿接待水準;引導福鼎白茶、檳榔芋等地方特產和手工制作品等進行旅遊商品創意開發、品牌推廣, 打造一批特色旅遊商品;培育福鼎美食品牌, 打造石湖社區美食一條街, 完善景區景點遊客服務中心、購物、運輸、公廁等服務配套, 加快建設智慧旅遊景區和智慧旅遊平臺, 推進旅遊管理服務標準化建設。

(責編:林東曉、吳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