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海公園一對父女二十年的動物情緣

【駐馬店廣視融媒訊】說起駐馬店南海動物園, 是多少人兒時的美好回憶,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 逛公園看動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 但南海動物園的創建者——趙國青、趙彥梅這對父女, 卻為了他們的動物夢, 堅守了二十年, 今天我們就走進他們, 瞭解一下南海動物園背後的故事。

趙彥梅, 南海動物園的創建者。 最近兩個月, 每天清晨, 趙彥梅都要為南海動物園裡的一隻兩個多月的幼虎買新鮮的精瘦肉。 因為有一隻大虎第一次生產, 不會照顧、不會餵奶, 小老虎如果一直跟著它, 可能被它踩死, 當時趙彥梅就決定把它單獨拿到家裡養, 用小注射器給他往嘴巴裡打奶粉。 由於動物園的設施簡陋, 為了能更好照顧動物們, 她的家就成了動物的避風港灣, 在這個不大的衛生間裡, 還放了一條過冬的蟒蛇。

喂完小老虎, 趙彥梅和父親便開始對動物園的每一個籠舍進行巡查,

以便及時發現動物的情況。

趙彥梅的父親趙國青今年76歲, 他告訴記者, 二十年前, 喜歡動物的他, 想著退休沒事做, 就拿出積蓄讓女兒幫他建了這個動物園, 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後半生, 也改變了女兒的生活。

1998年, 趙國青在南海公園內開始創建他的動物園, 當時動物園占地不足3畝, 加上建館舍、引進動物, 共投資80多萬元。 趙國青說, 動物園開業的前兩年還能維持日常運轉。 從2006年開始, 雖然動物園的門票從3元提高到了10元。 但隨著動物增多, 原本就不大的動物園變得擁擠起來, 再加上動物繁殖數量每年增加, 飼養成本在逐步加大, 使得南海動物園出現了難以為繼的現狀。

由於缺少資金, 動物的吃食不能保證,

趙彥梅專門跑到內蒙古買羊肉, 回來後冷凍保鮮。 即使這樣, 仍不能保證足量供應, 動物大多只能吃個半飽。 這幾年肉價不斷上漲, 動物的食物也由牛羊肉換成了雞肉。

除了食物上的巨大開支, “住房”也成了問題, 由於虎寶寶漸漸長大, 不能和媽媽同住一舍。 為避免打鬥, 它們要分開居住。 現在, 動物園沒有多餘的館舍。 投資一座像樣的虎舍, 需要約10萬元。 多年來, 動物園的經營每況愈下, 在最艱難的日子, 父女倆都曾想過放棄, 可是他們決定, 再難也要堅持走下去。

2008年、2009年, 市政府補貼了十萬塊錢, 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也給予一些捐贈, 加上售門票的收入, 比幾年前情況稍微好點, 但對於開支巨大的動物園, 經濟還是非常困難。

這幾年,

趙國青父女想盡辦法改善動物園內的環境, 他們和工人每天清理籠舍、打掃園子, 讓前來觀賞的市民不至於失望。

二十年來, 趙家父女一直在為他們的動物園辛苦付出, 承受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壓力, 還有對未來動物園如何改善, 如何發展的思想壓力, 每一年都在艱難守護著他們的動物們。

在採訪時, 趙彥梅告訴記者, 現在國內一些大城市動物園的動物早已有市民認養的活動, 這不僅是為了改善動物園的經濟, 也是為了宣傳愛護和保護動物, 她表示, 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冠名認養園內的動物。 動物園是一個城市旅遊的視窗, 也是孩子們普及知識不可少的去處, 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多多給予關注, 祝願南海動物園的明天更美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