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還不減肥?再吃胖了,可是要“交稅”的!

眼看就快過年了, 你開始減肥了嗎?為各種聚會, 精心準備的衣服還穿得下嗎?如果還沒開始減肥的朋友注意了, 再變胖, 可是要“交稅”了!

你以為, 只有買房子需要“印花交稅”、買商品需要“消費稅”、發工資需要“個人所得稅”……沒有想不到的稅, 只有交不起稅的人。

是的, 當你還在狂吃美食時, 環保稅已於2018年1月1日起正式開徵, 這就意味著食品飲料的成本又多了一個因素。

這不, 還有“糖稅”、“脂肪稅”、“薯片稅”等。 也許, 大家會覺得這些“奇葩”的稅有點奇怪, 但其實近年, 已有不少國家通過推出奇葩稅收新政, 來減少日益嚴重的肥胖和亞健康問題, 以此抑制人們對不健康食品、飲料的過度消費。

比如2011年, 匈牙利推出的“薯片稅“的稅種, 覆蓋糖、鹽、脂肪、酒精飲料和能量飲料, 稅率根據品類變動。 據瞭解, 薯片稅的推出, 源于匈牙利國民飲食普遍不健康, 府決定對於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徵稅。

再比如2016年, 英國推出的“糖稅”。 英國政府為了減少兒童蛀牙和肥胖的比例, 決定開徵糖稅。 如今如法國、匈牙利、比利時、挪威等國家也已加入徵收糖稅的大軍行列。

還有2013年, 墨西哥國會決定開徵的“垃圾食品稅”, 對熱量超過275大卡/100g的垃圾食品, 徵收8%稅費的議案, 包括零食、糖果、含有飽和脂肪等“非必需”食品。

對於各國徵收的這些奇葩稅種,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是, 雖然從健康層面起到一定的監管作用, 但通過稅收提高不健康食品的價格, 一定程度上會加劇貧富差距。

確實, 金向標小編也在思考, 這樣真的能改變飲食行為的有效辦法嗎?試想一下, 這些政策的實施, 無疑是提高了含糖軟飲料行業的生產成本, 成本一旦提高了, 出售價格必定上漲。

大家都知道新鮮的蔬菜、水果比較健康營養, 但是價格昂貴, 對於低收入的消費者而言, 又有幾個人是捨得消費的。 相反, 蛋糕、漢堡包、甜飲料等較為便宜, 是大眾消費得起的。 而現在徵收的這些“脂肪稅”、“糖稅”等, 難道就真的能改變普通老百姓的消費習慣和食物結構嗎?

大家再回頭看看今年食品行業, 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等集體漲價後, 康師傅和統一等也要對旗下果汁等產品調高價格。 好吧, 說多無益, 小編還是乖乖的去投資理財吧, 省得到時候連奶茶、啤酒都喝不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