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原來通州要建設首都博物館,還將打造京城版“清明上河圖”

北京日報消息, “一城”, 指的是歷史文化名城;“三帶”, 指的是長城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 圍繞做好“一城三帶”保護和建設, 1月21日來報到的委員們亮出了不少“好點子”。 有委員建議, 北京可建“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文保建築可整體騰退與租賃相結合。

“三帶”可設公共文化發展基金

市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秘書長王虹2018年早早準備好了提案, 專門圍繞三個文化帶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展開。

在她看來, 每個文化帶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和發展路線。 “長城文化帶以旅遊功能為主, 擁有多處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

雖然長城連接各公園景區, 但這些公園資源的協同及與長城的共建有待加強。 運河文化帶以高端商務為核心, 需要抓好遺產保護、環境養護和水系維護。 西山文化帶以特色小鎮、休閒體驗為主導, 應該側重發展休閒遊憩功能, 帶動文化帶與廣大民眾共建共用共融。 ”

在三個文化帶的具體建設上, 王虹建議, 前期應加強頂層設計, 可成立聯席會議工作機制, 探索產、學、研、媒、政各界協作的工作機制, 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實施階段則要強化統籌, 明晰工作職責;還可考慮成立三個文化帶的公共文化發展基金, 及相應的旅遊投資公司, 由政府啟動和監管, 進行市場化運營。

大運河可建京城“清明上河圖”

對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民進北京市委在提案中建議, 可集中力量建設“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提案建議, 將副中心的首都博物館(東館)定位為“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博物館在建築設計上, 要成為副中心具有地標作用的文化設施;在展示內容上, 以大運河的發展、變遷為時間軸, 空間上要涵蓋大運河全線, 全方位展示運河文化的內涵和影響, 適當突出大運河北京段。

提案同時提出, 可考慮分段通航, 活化大運河文化景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打造京城版“清明上河圖”。 利用現代科技和現代創意手段, 建設東便門至北關閘運河廊道, 精心謀劃標誌性水文化景觀, 包括大型文化園、文化旅遊服務設施、大運河標誌性漕運碼頭、渡口、舟楫等文化

載體, 活化大運河沿線民俗、美食、演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那麼首都博物館在哪裡呢?

我們看一下早前報導, 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起步區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西北部, 北至北運河北側藍線, 西至六環西側路, 東至宋梁路跨河橋和東方化工廠西北側邊界線,

南至梨園南街東延, 總用地面積約293公頃, 其中劇院、圖書館、博物館(暫定名)三個公共建築與地下共用設施的建築控制線範圍約80公頃, 地上總建築面積約19萬平方米。

紐約中央公園

城市綠心指在城市中央或者多個城市組團圍合起來的綠色空間,

比如紐約的中央公園。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即副中心綠化佈局中的“一心”, 位於東方化工廠及周邊, 通過留白增綠將打造9.8平方公里的綠色景觀, 比3個頤和園的面積還要大, 建成後成為開放的生態綠色空間, 服務市民。

歡迎轉發朋友圈!

想瞭解更多通州以及環京、北三縣最新消息、投資置業, 微信搜:通州國(微信ID:tongzhougu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