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康生活:身高“縮水”?小心,可能是骨質疏鬆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 不少人會出現身高“縮水”的現象。 而“老縮”的說法也讓他們認為, “縮”的原因只是自己“老”了罷了。 殊不知這樣的“縮水”是在暗示著身體的骨骼出現了問題!

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發佈的中國骨質疏鬆白皮書, 我國至少有 6944萬人患骨質疏鬆症, 另有2.1億人骨量低於正常標準, 存在骨質疏鬆的風險;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總患病率為15.7%。 女性一生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40% )高於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總和, 男性一生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13%) 高於前列腺癌。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種以骨量低下, 骨微結構損壞, 導致骨脆性增加, 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世界衛生組織, WHO)。 2001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質疏鬆症是以骨強度下降, 骨折風險性增加為特徵的骨骼系統疾病, 骨強度反映骨骼的兩個主要方面,

即骨礦密度和骨品質。

哪些情況需警惕骨質疏鬆症?

1

易傷

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傷到自己的骨骼。

2

家族史

家族史也是骨質疏鬆症的一大重要信號。 如果家族中有骨質病史、姿勢不良、身高縮短等問題, 那麼你發生骨質疏鬆的危險就相對更大。

3

服藥

連續3 個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強的松)等激素類藥品。

4

變矮

身高比年輕時降低了(超過3cm)。

5

經常腹瀉

由於消化道疾病或者腸炎而引起。 厭食症是骨質疏鬆症的一盞警示紅燈。 過度減肥容易降低激素水準, 導致月經紊亂, 雌激素水準降低會直接影響到女性骨骼健康。

白人或亞洲人、女性及50歲以上人群

3種危險因素中有1種, 則骨質減少危險增加, 若3種全有, 那麼骨折危險會大增。 60歲以上人群更應當心, 因為骨質減少危險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大。 女性絕經後5-10年, 70歲以上男性建議行骨密度測定。

另外, 過早絕經(45歲以前), 大量飲酒吸煙的人也需警惕骨質疏鬆。

而一旦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 生活品質下降, 出現各種合併症, 可致殘或致死, 因此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比治療更為現實和重要。 但說了這麼多, 該如何預防和改善呢?

哪些運動可緩解骨質疏鬆

腳跟起落運動

腳跟併攏站立, 腳尖打開呈30度, 雙手叉腰, 腳跟一起一落, 每次做10~20遍, 一天3次。 腳跟起落運動能對大腿根部施壓, 起到增強大腿骨骼的效果, 同時能使小腿肚肌肉得到鍛煉。

仰面背肌伸展運動

趴在毯子或床上, 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後邊, 緩緩挺起上身, 同時腳壓在地上或床上保持不動, 這個動作堅持5~10 秒, 並緩緩吐氣, 然後姿勢還原。 一次做15遍, 一天一次即可。 注意頸部不要壓得太緊, 上身挺起高度量力而行。該運動通過鍛煉背肌可增強腰椎骨。

下蹲運動

站立,兩腳張開呈30度,略比肩寬。兩臂前伸,腰部發力緩緩下蹲,膝蓋呈90度,注意膝蓋不要超出腳尖,整個過程約10秒,然後站直。一次做5遍,一天做3次。下蹲運動可增強大腿肌肉和臀肌,進而增強對上半身骨骼的支撐。

老人運動改善骨質疏鬆症的注意事項

1)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每一個關節都要運動到。

2)在運動之前一定要進行適當的熱身準備,如充分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使之靈活,包括:按摩肩部、臂部和腿部肌肉使之放鬆,轉動頸部、腰部、髖部及腳踝使之適應運動所要求的幅度。

3)輕微骨質疏鬆,能持續正常的工作、生活者,可選擇活動量較大的運動方式,如長跑、打拳、游泳、登山、打球等。

4)運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見效,重要的是能夠養成習慣,堅持並且一直做下去。運動方式的原則是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依據年齡、身體狀況及骨質疏鬆的程度,應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

5)嚴重骨質疏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必須臥床者,活動和運動仍然是必要的,可以讓患者坐起來,協助他適當活動肩、肘、腕、手指、髖部、膝等關節,還可以讓其坐在一個搖椅上,鼓勵患者自己輕輕搖動椅子,達到運動的目的。

6)如果骨質疏鬆症狀比較嚴重,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時,可以選擇活動量較小方式,如原地踏腳、行走等。

上身挺起高度量力而行。該運動通過鍛煉背肌可增強腰椎骨。

下蹲運動

站立,兩腳張開呈30度,略比肩寬。兩臂前伸,腰部發力緩緩下蹲,膝蓋呈90度,注意膝蓋不要超出腳尖,整個過程約10秒,然後站直。一次做5遍,一天做3次。下蹲運動可增強大腿肌肉和臀肌,進而增強對上半身骨骼的支撐。

老人運動改善骨質疏鬆症的注意事項

1)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每一個關節都要運動到。

2)在運動之前一定要進行適當的熱身準備,如充分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使之靈活,包括:按摩肩部、臂部和腿部肌肉使之放鬆,轉動頸部、腰部、髖部及腳踝使之適應運動所要求的幅度。

3)輕微骨質疏鬆,能持續正常的工作、生活者,可選擇活動量較大的運動方式,如長跑、打拳、游泳、登山、打球等。

4)運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見效,重要的是能夠養成習慣,堅持並且一直做下去。運動方式的原則是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依據年齡、身體狀況及骨質疏鬆的程度,應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

5)嚴重骨質疏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必須臥床者,活動和運動仍然是必要的,可以讓患者坐起來,協助他適當活動肩、肘、腕、手指、髖部、膝等關節,還可以讓其坐在一個搖椅上,鼓勵患者自己輕輕搖動椅子,達到運動的目的。

6)如果骨質疏鬆症狀比較嚴重,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時,可以選擇活動量較小方式,如原地踏腳、行走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