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趙斌:紮根綠野顯身手

​以勤學與堅持為基石, 以開拓與創新為契機, 由一線生產工人成長為內蒙古優秀青年企業家, 同時擁有創業致富帶頭人和優秀農民工稱號——內蒙古綠野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斌。

人生如棋局, 黑與白的廝殺、方與圓的角力中, 拼得是不畏艱難的勇氣、是堅定不移的信念、是能謀善斷的才略。
2005年, 勤奮好學的他由於家庭貧困等原因, 不得不離開家心愛的高一學堂, 隻身來到呼和浩特, 獨闖商場, 開拓創業之路。
初到呼和浩特市金龍煤炭集團公司打工, 由於高中沒畢業只能從一線工人做起。 他深知機會只為有準備的人存在, 每天白天打工, 晚上學習, 不斷汲取技術知識和管理理論, 為此先後報名參加了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大學夜大企業管理班學習。 一邊打工積累實踐經驗, 一邊自學理論完成了大學夢想。
隨著能力的不斷提升, 逐步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採購部部長、公司經理。

綠野公司在成立之初, 重在蔬菜種植, 只立足于現代農牧業。 但技術、銷售等問題, 遠遠適應不了市場的需求。
面對困境, 他不但沒有灰心, 而是著眼創新。 在充分調研、廣泛考察的基礎上, 走轉型升級之路, 將以現代農業為主產的定位向農業生產、科技示範、農產品消費休閒度假和鄉村旅遊相結合方面轉型, 調整種植結構, 推廣多元種植, 發展多元經濟。
​目前, 已把330畝蔬菜溫室大棚, 分階段改試為水果基地, 從南方、東北地區引進火龍果、大櫻桃、軟棗獼猴、草莓等新品種。 不但突破困境、維持了正常運行, 而且創造了產值翻兩番的成果。
在過去的兩年內, 為提高溫室大棚的單產水準, 在引進北方火龍果的過程中, 他幾乎走遍了我國南、北方所有火龍果生產基地, 諮詢過多名專家教授, 查閱過大量資料, 進行過多次實地試驗。
也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現在北方不但成功引進了火龍果, 而且還能延長結果期, 實現了畝均溫室大棚比蔬菜翻兩番的驚人成果。
下一步, 他最希望在家鄉和林格爾縣全面推廣火龍果種植技術。
成功走上創業之路,實現公司創收的他, 並沒有局限在公司公司的自身發展上。 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創辦的綠野農牧業發展公司, 不僅解決了當地160多名剩餘勞動力, 還帶動周邊1000多戶農民走上了致富路。
與此同時, 他所在創業團隊還經常開展“手把手”慰問與扶貧幫困活動, 幾年來, 公司先後支助100多名貧困家庭大學生圓了大學夢。
這種理念與行動, 得到了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認可, 並多次被有關部門評為誠信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他本人也多次獲得榮獲愛心人士獎、助學愛心人士等稱號。

他更有信心將綠野公司發展成為集生產、科研、推廣、旅遊、光伏發電于一體的現代示範園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