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架設鋼桁梁 重量相當於1100頭成年大象

3400噸鋼桁梁吊裝到位瞬間。 吳隆重 攝

人民網福州1月23日電(吳隆重)一艘海上浮吊船抓起巨大的鋼桁梁, 緩緩地架在70米高橋墩之間的設計位置。

22日,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跨3400噸級S02-S03跨斜拉橋鋼桁梁成功架設, 開創了複雜海域斜拉橋大節段鋼桁梁整孔架設的先例。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將於2019年6月完工。

當天施工地點位於長樂至平潭之間的大、小練島水道橋, 被成功吊裝的鋼桁梁長96.25米, 寬36.8米, 相當於8個籃球場;高15.35米, 相當於5層樓高;設計重量達3180噸, 加上吊具起吊重量達3405噸, 相當於1100頭成年大象的重量, 是我國目前單跨起吊重量最大的鋼桁梁。

這段鋼桁梁之前預先在江蘇的一家工廠製造完成, 通過1000多公里海上運輸到達施工位置。 當天風浪條件為近一段時間來最佳“天窗點”, 鋼桁梁升至預定高度後, 不到半個小時就被精准吊裝至設計墩位。 據瞭解,

這是利用了風浪監測雲技術、臨時緩衝裝置、鋼樑吊點四點測平裝置、吊船姿態智慧監測等技術手段, 平穩快速地完成了吊裝作業, 是複雜海域橋樑工程的重大技術創新, 填補了我國斜拉橋大節段鋼桁梁整孔吊裝架設的技術空白。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我國第一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大橋施工相關海域風大、水深、強波流、大潮差, 還有廣硬岩、斜岩面、多孤石等複雜地質條件, 使大橋建設極具挑戰性。 自2013年起, 施工單位堅持技術創新, 不斷刷新高難度施工建設紀錄。

施工地點位於長樂至平潭之間的大、小練島水道橋。 吳金霞 攝

鋼桁梁運抵浮吊船作業位置。 吳隆重 攝

鋼桁梁被浮吊船吊起。 吳隆重 攝

運梁船被拖離, 浮吊船開始向橋墩方向移動。 吳隆重 攝

鋼桁梁位置漸漸升高。吳隆重 攝

鋼桁梁起吊至橋墩高度。吳隆重 攝

鋼桁梁即將吊裝到墩位元,工程技術人員正在對位元。 吳隆重 攝

到達設計位置的鋼桁梁緩緩落至墩位。吳隆重 攝

鋼桁梁上層為公路路面下層為鐵路通道。吳隆重 攝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雄姿初現。 吳隆重 攝

鋼桁梁位置漸漸升高。吳隆重 攝

鋼桁梁起吊至橋墩高度。吳隆重 攝

鋼桁梁即將吊裝到墩位元,工程技術人員正在對位元。 吳隆重 攝

到達設計位置的鋼桁梁緩緩落至墩位。吳隆重 攝

鋼桁梁上層為公路路面下層為鐵路通道。吳隆重 攝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雄姿初現。 吳隆重 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