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外兼修 春聯之美

內外兼修春聯之美——參加“揮毫潑墨, 喜迎新春”寫春聯活動有感

路南實驗小學 粘宸溪

春節, 家家張燈結綵, 戶戶喜氣盎然, 如此喜慶的節日, 哪能少得了春聯呀!1月21日, 我們小記者來到唐山勞動日報聞道書法學校參加“揮毫潑墨, 喜迎新春”寫春聯活動, 在老師的指導下親手為新年寫一副漂漂亮亮的春聯, 期盼一個紅紅火火的狗年。

活動一開始, 聞道書畫院賈寶芳院長就為我們做了一期精彩的“春聯”民俗講座, 賈老師以七言詩《元日》引出講座的主題——春聯。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詩中, 新年萬象更新的喜慶場景隱含了春聯的來歷。 不過當時不叫春聯, 叫桃符, 在桃木板寫上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 期盼新年的吉祥安康。 最早的桃符出現在戰國時期, 到了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 明朝時朱元璋讓家家在紙上寫上好句, 貼在門上, 自己出去欣賞, 從此就有了“春聯”一詞, 並興盛不衰, 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也日益提高。 除了家門口要貼春聯外, 豬舍、雞舍、糧倉等處也貼了春聯, 祈求來年五穀豐登。

新買來一副春聯, 橫批大家都知道, 那上下聯如何區分呢?賈老師教給了我們一個簡單的方法, 看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的聲調, 一般來說, 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仄聲, 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平聲,

否則讀起來常常感到彆扭, 春聯是不是很神奇, 竟然藏了這麼多小秘密。

唐山市著名書法家吳連喜老師和汪榮生老師現場揮毫潑墨為大家創作春聯, 兩位老師落筆似行雲流水, 縱橫揮灑, 不一會兒, 一個個清新飄逸的漢字躍然紙上, “一帆風順全家福, 萬事如意滿門春。 ”讓我們在欣賞春聯音韻平仄之美的同時, 也感受到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 兩者完美的結合誕生了傳世佳作。

最後引用賈老師的一句話, 小記者要做“雜家”, 更要做“專家”, 希望我們這一代能將“春聯”文化發揚光大, 讓中國璀璨的書法文化名揚天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