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行走在綠色校園裡的靚麗“風景”

初春的燦爛陽光, 把空軍預警學院文職教員周翠的心照得暖洋洋的。

前不久, 憑藉在電子資訊類專業基礎課程改革中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周翠榮膺該院“先進文職人員”稱號, 如願成為這個優秀群體的又一位新成員。

“這支隊伍已經成為全院文職人員成長成才的標杆。 ”該院領導告訴筆者, 學院每年都會按照崗位貢獻大小, 評選出1至2名“先進文職人員”, 表彰他們的辛勤付出, 激發立足崗位建功軍營的鬥志。

翻看歷來“先進文職人員”獲得者的履歷, 筆者不禁豎起大拇指:截至目前, 共有16名文職人員獲此殊榮,

其中8人獲評高職, 3人榮立集體一等功, 5人榮獲軍隊院校育才獎銀獎, 他們所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學術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能夠獲得這份榮譽, 我感到無上光榮, 更充滿感恩。 ”基礎部物理教研室文職教員、“先進文職人員”獲得者劉洋由衷感歎道, “今天我所取得的突出成績, 離不開領導同事的真心幫帶, 離不開文職人員這個平臺的錘煉摔打。 ”

2009年5月, 武漢協作區和鄭州協作區聯合舉辦的“物理教學設計大賽”即將開賽。 教研室領導主動找到劉洋, 希望他能夠通過參加比賽提升教學基本功, 站穩講臺。 然而, 對於工作僅半年毫無經驗的他來說, 這無疑是一次艱巨的挑戰。

“說實話, 我的內心是拒絕的。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劉洋刻骨銘心。

讓他記憶深刻的並不是備戰過程中的“苦痛”, 而是領導同事一次又一次的暖心幫助——

教研室主任親自擔任指導老師, 不厭其煩地一次次聽他闡釋設想、一次次為他修改教案、一次次指導他調整課件;教研室同事主動幫他收集資料, 傳授教學技巧和比賽經驗……經過兩個多月的協力攻關, 劉洋最終獲得了武漢協作區教學比賽一等獎。

對於劉洋而言, 這場“戰鬥”的意義遠大於輸贏, 按他的話講, “這是一個轉捩點, 是我堅定崗位建功信念的開端”。

2011年, 學院組織教學大比武。 這次比武要求參賽選手準備10個教學課題, 臨時抽籤決定選題。 換句話說, 這次比武完全以參賽者平時積累一決高下。 面對挑戰, 劉洋主動請纓, 憑著過硬素質征服評委斬獲冠軍。

“在這個崗位上, 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他這樣感歎道。

在劉洋看來, 文職人員崗位是重塑自我的鋼鐵“熔爐”, 而在同為“先進文職人員”的外語教研室副主任李小花眼中, 這個崗位則是她精神的寄託, 承載著她的熱愛與追求。

從湖北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畢業後, 懷揣著對教師和軍人的崇敬, 選擇來到軍校走上文職教員崗位, 李小花覺得再合適不過。 對於這個崗位, 她比誰都更加珍惜, 並憑藉不懈奮鬥屢創“第一”:全院文職人員中第一批成為教研室支委成員, 第一批評為副教授, 第一批走上教研室領導崗位……

就在事業順風順水的時候, 李小花的婆婆突患重病, 經濟負擔陡然加重。 那天, 李小花接到電話,

朋友的弟弟在深圳開了一家外貿公司, 急需一名專業英語翻譯, 薪金豐厚。 對於這個本來就不算富裕的家庭, 抓住這個機會無疑是最佳選擇。

當晚, 李小花默默寫下辭職報告, 然而卻遲遲沒有上交。 身邊的親朋好友都勸她儘早離開學院, 朋友那邊多次打來電話, 催她早點到深圳上班。 終於, 她下定決心, 從抽屜裡取出辭職報告, 輕輕地將它撕個粉碎——“我割捨不下課堂上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神, 離不開哺育我、培養我的這方熱土, 忘不了走上講臺前獻身軍隊教育事業的神聖誓言!”

“雖無軍裝在身, 自有使命在胸。 縱然經受太多的誘惑和困難, 卻能‘咬定青山不放鬆’, 不忘初心, 紮根講臺, 甘做一朵綻放在強軍征途上的無名小花!”這是“先進文職人員”頒獎儀式上給予李小花的頒獎詞,

也是她最真實的寫照。

文職人員黃俊、羅剛圓滿完成了30余套國家邊海防監控中心系統的安裝、調試任務, 受到廣泛讚譽;文職人員馬曉婧連續策劃了五屆“讀書月”活動, 其創新性、知識性、趣味性廣受好評, 榮立三等功一次……回顧“先進文職人員”們在崗位上取得的豐碩成果,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有舞臺才能唱好戲, 有梯子才能登得高。 只要紮根文職人員崗位, 便可以觸得到夢想、望得見遠方。

上圖:“先進文職人員”獲得者行走在校園中。 張 林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