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服務首都城市發展建設北京檢察機關深入落實“14條措施”

圖為北京市檢察院領導班子帶隊前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現場調研

圖為平谷區檢察院檢察官在破壞環境資源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中查看現場

北京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中央、市委關於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的部署要求, 充分發揮工作主動性, 強化責任擔當, 積極融入首都建設發展工作大局, 及時對標對表、調整檢察工作重點, 圍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

以積極構建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首都建設發展“一縱一橫多項”新格局為抓手, 科學部署、合理佈局、優化配置檢察工作和檢察資源, 找准服務保障城市總規實施的切入點, 著力提升服務保障首都建設發展能力和水準, 得到市委、高檢院的充分肯定。

深入落實“14條措施” 服務保障專項行動

“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開展後, 北京檢察機關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有關部署要求, 牢固樹立首都意識、堅持首善標準、體現首都特色, 高度重視、整體統籌, 增強服務保障專項行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通過專題謀劃研究, 堅持系統思維, 將相關工作納入服務首都建設發展“一縱一橫多項”新格局, 出臺服務保障專項行動的“14條措施”,

通過積極延伸檢察職能, 為“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構築堅實的法治屏障。

專題謀劃研究, 出臺“14條措施”。 深入研究專項行動實施意見及專項行動2017年工作計畫, 對照10項重點任務, 結合檢察職能定位, 明確服務保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從依法打擊犯罪、強化檢察監督、參與社會治理創新、以改革創新提升服務保障質效、增強京津冀三地檢察協作、加強檢察理論研究等6個方面, 確定14項服務保障舉措。

堅持系統思維, 納入服務首都建設發展“一縱一橫多項”新格局。 結合首都城市總體規劃實施, 按照蔡奇書記“建設與首都戰略定位相匹配的一流檢察院、一流檢察隊伍”的指示要求, 北京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敬大力帶隊開展以“檢察機關服務北京城市建設發展”為主題的“拉練式”專題調研,

在更高站位元上謀劃服務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中心工作。

壓實工作責任, 列入重點督查和考核事項。 將服務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工作列入北京市檢察院黨組重點督查事項和對各部門、部門負責人年度考核範圍和檢察官履職清單。

高點站位元 主動作為 服務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設

通州區檢察院充分發揮維護區域社會安全穩定作用, 堅持副中心建設無小事, 把維護大局穩定放在工作首位, 依法懲治和妥善辦理各類刑事犯罪案件。

圍繞“兩違”拆除、“散亂汙”清理、“開牆打洞”整治任務開展對行政機關的檢察監督專項行動,

督促拆除副中心違章建設。 針對違章建設拆除強制執行積案和違法建設存在的監管、處罰、執行問題, 向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或提出分析報告, 為區域推進“兩違”治理工作建言獻策。 嚴查大貨車犯罪案件近百起, 助力交通疏解及環境保護。 開展共用單車領域犯罪專項調研, 著眼法律、經濟、社會、交通視角, 全媒體解讀發聲, 提出綜合治理建議。

著力加強公益保護, 將保護社會公益、監督依法行政、促進法治政府建設作為服務大局新的有力抓手。 共發現公益訴訟線索30件, 向相關領域制發訴前檢察建議15份。 通過訴前程式, 督促恢復被破壞的耕地、農用地近千畝, 督促行政機關催繳、追繳排汙費和環境違法行為罰款兩百余萬元, 有效監督了兩處石橋保護不到位問題,促進啟動相關程式切實保護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樹立協同治理觀念,結合執法辦案,注重發現研究深層次問題,實現法律監督權和行政執法權合力形成 “1+1>2”的疊加效應。

瞄準社會關注焦點、法治建設熱點,充分利用檢察自媒體,從法律角度幫群眾解讀身邊事,透析社會治理癥結,傳播法治理念。

針對環境污染、公民資訊安全等領域的犯罪問題,為社會公眾深度揭示犯罪手段、特點、規律,釋法防範;針對學區房、假離婚、夫妻債務等熱門話題,加強與社會公眾良性互動,多維度提出綜合治理建議,力求讓檢察聲音、檢察故事突破“檢察圈”“法律圈”,融入普通百姓的“朋友圈”,成為副中心法律資訊服務的視窗。

強化檢察擔當 服務保障生態涵養區建設

“沒想到的是僅僅因為在密雲水庫電了不到30公斤的魚,就被判了刑。”站在被告席上的齊某和王某深感後悔不已。2017年5月,齊某和王某在密雲水庫某區域非法捕撈水庫魚,被水庫執法人員查獲並移送司法機關,後經密雲區檢察院依法審查並提起公訴,最終被法院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和6個月。

密雲區檢察院專門成立密雲水庫聯合執法大隊檢察工作室。“檢察官工作室”以“定點+巡迴”等方式對接水庫相關環境犯罪案件,承擔監督移送、立案監督、提前介入等工作。“檢察官工作室”的設立,為檢察工作服務保障生態涵養區建設搭建了重要平臺和載體。

在北京市平谷區某地,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雇工使用鉤機、十輪貨車等工具非法開採礦石進行銷售,平谷區檢察院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依法審查並提起公訴,最終王某某被法院以非法採礦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據瞭解,平谷區檢察院以辦理此案為契機,通過強化內外部監督合力、啟動全面執法聯動、規範行刑銜接制度基礎等舉措,實現了與相關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的良性互動與協調配合,打好“組合拳”,監督移送、監督立案並快捕快訴一批破壞環境資源安全犯罪,為首都生態涵養區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務。(京檢線上 )

有效監督了兩處石橋保護不到位問題,促進啟動相關程式切實保護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樹立協同治理觀念,結合執法辦案,注重發現研究深層次問題,實現法律監督權和行政執法權合力形成 “1+1>2”的疊加效應。

瞄準社會關注焦點、法治建設熱點,充分利用檢察自媒體,從法律角度幫群眾解讀身邊事,透析社會治理癥結,傳播法治理念。

針對環境污染、公民資訊安全等領域的犯罪問題,為社會公眾深度揭示犯罪手段、特點、規律,釋法防範;針對學區房、假離婚、夫妻債務等熱門話題,加強與社會公眾良性互動,多維度提出綜合治理建議,力求讓檢察聲音、檢察故事突破“檢察圈”“法律圈”,融入普通百姓的“朋友圈”,成為副中心法律資訊服務的視窗。

強化檢察擔當 服務保障生態涵養區建設

“沒想到的是僅僅因為在密雲水庫電了不到30公斤的魚,就被判了刑。”站在被告席上的齊某和王某深感後悔不已。2017年5月,齊某和王某在密雲水庫某區域非法捕撈水庫魚,被水庫執法人員查獲並移送司法機關,後經密雲區檢察院依法審查並提起公訴,最終被法院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和6個月。

密雲區檢察院專門成立密雲水庫聯合執法大隊檢察工作室。“檢察官工作室”以“定點+巡迴”等方式對接水庫相關環境犯罪案件,承擔監督移送、立案監督、提前介入等工作。“檢察官工作室”的設立,為檢察工作服務保障生態涵養區建設搭建了重要平臺和載體。

在北京市平谷區某地,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雇工使用鉤機、十輪貨車等工具非法開採礦石進行銷售,平谷區檢察院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依法審查並提起公訴,最終王某某被法院以非法採礦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據瞭解,平谷區檢察院以辦理此案為契機,通過強化內外部監督合力、啟動全面執法聯動、規範行刑銜接制度基礎等舉措,實現了與相關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的良性互動與協調配合,打好“組合拳”,監督移送、監督立案並快捕快訴一批破壞環境資源安全犯罪,為首都生態涵養區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務。(京檢線上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