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華輿兩會小辭典 12丨看不見的“一帶一路”,看得見的成果

撰稿:夢錫

(圖片來自華輿 孫傲喆:設計)

3月5日,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開幕。 中國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5次提到“一帶一路”。

而在3月13日閉幕的全國政協會議上, 委員們也都紛紛獻策“一帶一路”, 期待著中國“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

“一帶一路”這個名詞自2013年9月由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首次提出, 就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 但是“一帶一路”究竟是什麼帶, 又是什麼路呢?

丨這是一條神奇的“路”

2013年9月7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時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戰略構想;同年10月3日, 習近平又在印尼國會的公開演講中提出了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在具體落實中, “一帶一路”呈現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但實際上, “一帶一路”是一條看不見的路, 它代表著的是一種經濟合作的概念。

在經濟全球化增速變慢的情況之下, 中國政府希望“一帶一路”的推行能把歐亞兩塊經濟體聯結起來, 與周邊國家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丨“一帶一路”做了啥?

為推行“一帶一路”, 資金規模為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與亞洲基礎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先後成立。 前者用於通過以股權為主等多種投融資方式, 支援推進中國企業與沿線各國開展能源資源、基礎設施、產能合作和金融合作, 例如與俄羅斯PJSC西布林控股公司的股權交割。 後者則是投資亞洲及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例如巴基斯坦水電站擴建工程作為亞投行第二批貸款專案已獲3億美元貸款。

亞投行的參加主體是主權國家,

但在落實時會被細化成一個又一個因地制宜的項目, 且並不局限于亞洲範圍: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與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之間350千米的高速鐵路項目就是作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專案進行修建的, 以色列特拉維夫的輕軌項目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進行著……中國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在回答記者關於“一帶一路”的提問時表示, 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53個國家的直接投資達145.3億美元, 中國企業對相關61個國家新簽的合同總額達1260億美元。

“一帶一路”雖然取得了許多成果, 但現階段中企出海仍有“水土不服”的現象, 對此, 中國有關部門也在積極搭建資訊管道, 吸收當地華商加入“一帶一路”, 充分發揮他們的語言優勢與當地語系化優勢。

德國華商代表黃仁國參與政協會議時就提到, 他回到德國, 將帶領華商商會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 加強德國與中國在汽車製造業、旅遊業、農業、文化產業方面的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