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學生玩遊戲花光媽媽一年積蓄 專家緊急為家長支招

年關將至, 嘉興陸女士卻陷入了苦惱。 自己11歲兒子最近沉迷某熱門遊戲, 竟把她一年打工積攢的近2萬元辛苦錢, 充值遊戲花光了, 尤其讓她難以接受的是, 兒子買的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物品”, 陸女士想追回這筆錢, 回家過個安穩年。

看到這則新聞, 小編想起今天在公車上聽到的一對母子之間的對話。 “遊戲裡有劉備嗎?””劉關張都有。 ”“還有什麼三國人物呢?有馬謖嗎?”“有啊””有武則天嗎?”“有, 可是有武則天很貴, 買不起啊!”說到這, 媽媽頓了頓, “哦, 買不起咱就不買了。 ”

小編心裡特別佩服這位媽媽, 不僅是因為她有著較深厚的知識底蘊,

更為她展現出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她竟然像一個朋友一樣, 和兒子討論著遊戲裡的角色。 她的兒子也不像沉迷的孩子那樣狂熱, 說話時顯得很平靜。 與此同時, 從這位媽媽的最後一句話中, 小編也讀出了無奈。

很明顯,

這位媽媽是想要採用疏導的方式來應對網路遊戲問題, 因為在互聯網無孔不入的今天, 單純的堵是堵不住的。 那麼, 面對可能的沉迷, 可能的無節制消費, 可能的滾雪球, 可能的荒廢學業, 家長該怎樣處理呢?

韶關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講師團團長楊蓉蓉表示, 從客觀上來說, 孩子容易沉迷網路遊戲是因為現在的網路遊戲尤其是手機遊戲門檻低、操作簡單、入門容易, 便於不同年齡、職業、身份的人參與其中;其次是因為現在很多遊戲都是團隊作戰, 帶來的社交功能滿足了遊戲之外的人際需求。

防止孩子沉迷遊戲應該疏堵結合, 除了適當的監管外, 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與此同時, 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

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多陪伴和關懷孩子。 開篇案例中的陸女士說:“每天上班工作12小時, 比較累, 回來手機被孩子拿去玩, 自己先就睡著了, 平時沒多少時間去管他和控制孩子玩遊戲。 ”

心理學專家也指出, 用高壓的方式完全禁止孩子玩遊戲, 很可能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最後就是找各種機會偷偷地打, 而且是一找到機會就打, 防不勝防。 這就跟禁止孩子吃糖是一樣的, 一旦孩子有個機會吃糖, 他會盡一切可能多吃, 一次吃到夠。

此外, 小編建議, 家長要培養孩子別的愛好, 比如打籃球、下棋等, 鼓勵孩子有一到兩項興趣濃厚的業餘活動, 自然也就會降低對網路遊戲的熱情。 同時, 小編也呼籲, 網路運營商也要提高門檻, 網路監管部門加強管理, 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