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從員警到村官 雅安80後民警大力深化法治扶貧

郝益走村入戶, 噓寒問暖。 (攝影 邱美智)

國際線上四川報導(邱美智):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八步鄉的李家村, 植被茂密、風景優美,

但由於道路基礎設施落後, 群眾思想觀念守舊, 經濟發展緩慢, 群眾增收疲乏, 因此被四川省定為省級貧困村。 李家村幅員面積8.74平方公里, 370戶1146人, 2014年精准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62戶212人, 貧困發生率18.5%。

在精准扶貧攻堅戰打響後, 根據雅安市雨城區統一安排, 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對口幫扶李家村。 2015年初, 李家村迎來了一位穿著警服的“第一書記”——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民警郝益。

三年來, 郝益從員警到村官, 給李家村帶去了哪些新變化?近日, 國際線上四川頻道來到李家村進行了實地探訪。 80後的郝益顯得有些靦腆, 不過, 一說起李家村脫貧致富的那些事兒, 他如數家珍, 津津樂道。

從員警到村官, 從城市到鄉村, 郝益的工作地點變了,

工作內容變了, 但他將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公安隊伍作風帶到新的工作崗位上, 紮根基層, 躬身踐行和堅守了“嚴防群眾因災、因事故致貧、返貧”的精准扶貧工作要求。

發放資料2000餘份

“農民夜校”門庭若市

群眾法治意識不斷提升

在走訪瞭解中, 郝益發現除了儘快讓群眾脫貧外, 提升群眾法制意識也迫在眉睫。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年近7旬的李家村村名高天玉說, 由於自己的家離村委會比較遠, 郝書記經常上門瞭解自己和村裡的具體情況, 加之自己視力不太好, 郝書記經常把隨手攜帶的法治宣傳冊一遍一遍讀給自己聽, 並進行耐心細緻地解釋, 直到自己明白為止。 較之以前,

自己能夠明顯感覺到掌握的法律知識更豐富了, 法治意識也更強了。

郝益走村入戶發放法治宣傳冊, 並耐心細緻地解釋。 (攝影 邱美智)

八步鄉李家村支部書記李祿強說, 在創建農民夜校之初, 只有幾個群眾代表願意前來聽課。 為了提高村民的積極性,

郝益從村民最關心的戶籍政策、金融貸款知識、種植養殖方法等方面及時改進課程, 讓無人問津的課堂變得門庭若市。

郝益走村入戶發放法治宣傳冊, 並耐心細緻地解釋。 (攝影 邱美智)

在日常化解群眾糾紛中, 郝益更是注重以案說法, 宣傳法律法規知識,

提升法治教育成效。 2016年, 李家1組高啟斌、高啟華兄弟因為分割財產發生糾紛。 郝益得知後, 立即分別前往二人家中瞭解情況, 原來兄弟二人因老家住房的堂屋分配使用問題產生了分歧, 發生了激烈爭吵, 甚至動手。 郝益兩次走訪高家兄弟進行協調, 明法律、講道理, 讓二人最終以資金補償的方式達成一致, 握手言和。

走村入戶、訪貧問暖、調解糾紛、解決困難……三年來, 郝益的足跡遍佈了李家村, 協助解決群眾大小問題上百個, 化解矛盾糾紛30餘起, 在村活動室外製作法制宣傳專欄一個, 印製、發放與村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法律法規資料2000餘份, 落實了“平安村”建設各項措施, 實現了平安村組建設目標。 截止2017年, 李家村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 村民的法治意識不斷提升,治安形勢持續良好。

村民的法治意識不斷提升,治安形勢持續良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