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遊記|跟我一起去哈爾濱吧

“寒冬凍不住年輕的熱情, 窗臺鎖不住躁動的內心”

寫在前面

不能算是蓄謀已久, 也絕對不是一時興起;沒有確定的目的, 更沒有明晰的那所謂的攻略和計畫。

因為在我心裡只知道, 我要去哈爾濱, 一定要在2018年初去哈爾濱。

慢慢, 這也就成了很深的執念, 成了2018年的第一個新年願望, 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以至於開始做兼職利用各種機會賺錢來購置裝備, 利用課餘時間刷別人的攻略和關於遊記的書。 總之, 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很多人被冬天的哈爾濱所吸引, 或因冰雪大世界的夢幻冰雕, 或因充滿異域風情的俄式建築, 或因白雪皚皚又不失俏皮的雪山, 總之都帶著一份期待和嚮往。 可我實在是想不起來是因為什麼把我牢牢地吸引到了這片黑土地上。

好像我的每一次旅行都不太一樣, 這次在哈爾濱歷時五天, 時間雖短但絕對不止於冷冰冰的數字,

這五天遇到的人發生的事兒看過的風景留下的回憶和感受足夠支撐起接下來的時光, 直到下一次出發。

所以, 跟我一起去趟哈爾濱吧!

(于哈西站)

心在路上

1、行程路線

Day 1 2018.1.11

哈爾濱站(坐夜車10小時) - 青旅(中央大街)- 面基婷兒– 東北林業大學(認真地遊逛、吃飯) -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 果戈裡大街 – 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 果戈裡書店 - 老昌春餅店(吃飯) – 回青旅

Day 2 2018.1.12

聖·索菲亞教堂 – 面基珠珠 – 中央大街(各種吃和拍) - 史達林公園 – 防洪紀念塔 – 松花江 – 冰雪大世界 – 中央大街 – 張記老鎮筋餅 – 回青旅

Day 3 2018.1.13

松花江(準備去看日出來著) - 伏爾加莊園 – 中央大街 – 中央書店(寄明信片) - 華梅西餐廳 – 回青旅

Day 4 2018.1.14

雪谷(大巴五小時 東升林場) – 找到青旅(吃飯) - 雪谷歡樂穀(滑雪、雪圈、滑冰等冰雪娛樂項目) - 集市(買了凍梨、凍柿子、香草味馬迭爾冰棒)- 回青旅(吃飯)- 夜聊

Day 5 2018.1.15

穿越羊草山(徒步近六小時) - 雪鄉(雙峰林場)- 雪韻大街 – 返程(中途換車一次, 近六個小時)- 中央大街(買特產)- 回青旅(取行李)- 哈爾濱西站(坐夜車10小時)

Day 6 2018.1.16

北京站 - 北京西站(用時一個小時加上進出站時間)- 陽泉北站 – 陽泉站 – 順利回家

2、裝備準備

內:(按照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順序)

保暖內衣(儘量買保暖背心裡面加絨的那種, 不會顯得你胳膊腫且很暖和)

毛衣(正常厚度即可, 我是直接套了一件在保暖背心上)

羽絨服(最好是加長款到小腿那兒, 其實不需要想像中那麼厚, 正常羽絨服即可)

衝鋒衣(我是去大世界和雪谷雪鄉時才套的, 只是裡面那層絨絨的那件)

帽子(特別普通正常的毛線帽, 我在大連也戴的)

手套(也是現買的, 主要是為了能在寒冬下不摘手套可以觸屏。 特別便宜!)

圍巾(挺厚的, 是媽媽自己織的, 除了有點兒短沒別的。 其實只要有個東西裹著就不冷)

口罩(一次性的只在下火車的時候用過,

然後悲劇的眼鏡上全是霧氣)

加厚打底褲(在tb上現買的, 說是可以抵禦零下三十度的天氣, 實際上穿多少都會覺得冷)

打底褲(不加絨, 單純薄的打底褲)

小短裙(實際上除了回青旅我就沒脫過外套, 所以穿不穿也沒啥區別, 哈哈)

牛仔褲(和那件衝鋒衣一樣的存在, 心理作用下準備在大世界和雪穀雪鄉了)

襪子(一條正常的, 一條毛茸茸的像是居家穿的那種, 也足夠了不然真的塞不進鞋子了)

雪地靴(在tb現買的, 就是非常普通的不是啥牌子便宜的爆炸的那種, 只要防水防滑即可)

鞋墊(我在學校買的, 據說最厚的都是絨絨, 覺得還是挺有必要的)

外:(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暖寶寶、足貼(tb上搞活動買的暖寶寶, 帶了不到30片?20片?具體不記得了, 後來有剩餘。我只貼了腳和小腿)

保溫杯(這個一定得帶!!!其他杯子很有可能凍成冰或者)

雪爪、雪套(如果你計畫穿越雪山的話還是很有必要的)

充電寶、充電插頭、資料線

學生證等各種證件(有的學校是乘車證,最好都帶上,大世界查的很嚴格)

現金(實際上只要帶上基本的車費和零錢就行出行基本是公交,另外支付寶很方便)

相機、自拍杆(我沒有,但我的小夥伴兒帶了,可是由於太麻煩所以也沒怎麼用,如果你要帶的話,一定要多備電池,掉電很快。帶上毛巾或者防潮袋做好防護。)

感冒藥、退燒藥(反正我旅行會必備藥品,總歸不會錯)

洗漱用品

3、住宿

1.11-1.14 哈爾濱檸檬樹國際青年旅社

1.14-1.15 雪谷往日時光青年旅社

4、飲食

東北林業大學食堂

老昌春餅(春餅、筋餅、點了兩個菜、兩晚粥、調料)

中央大街周邊店(馬迭爾冰棒 烤紅腸 大列巴 冰糖葫蘆 巧克力 烤冷面 )

張記老鎮筋餅(格瓦斯 鍋包肉 春餅 筋餅 小米粥)

華梅西餐廳(悶罐牛肉、紅菜湯、軟煎馬哈魚、忘了具體名字的麵包片)

凍梨、凍柿子

雪穀青旅(地三鮮 豬肉燉粉條 五常大米 三鮮餃子)

Tips

1. 裝備不用刻意追求牌子,包括羽絨服、雪地靴甚至小到暖寶寶,其實正常的都夠

2. 如果你也是近視眼,最好是配一副隱形眼鏡,要不然來來回回的眼鏡經常看不到

3. 手機如果是iPhone,那基本沒指望了。我是OPPO手機,十分耐用,這次拍照全靠它

4. 一定要多準備資料線,起碼得有備用,我的資料線在大世界被凍壞了以至於後來的遭遇

5. 口罩我認為沒什麼必要,因為會弄濕,再碰到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的臉下地獄了,冷的話就暫時藏到圍巾裡就好

6. 注意哈爾濱的冬天,天基本5點就黑的差不多了,合理安排行程

7. 別把哈爾濱想像的有多冷,等你開始玩兒了,會忘記的!

8. 衣服不需要帶太多,除非你是為了想拍美美的照片

9. 如果想去雪穀雪鄉一定要提前訂旅店和車,理性報團!(下一期會出雪穀雪鄉主題遊記)

10. 住宿最好定在中央大街,這樣去哪兒都很方便,晚上還能踩一踩麵包磚,在中央大街感受俄羅斯異域風情,看看路邊的冰雕雪雕啥的

這十條也差不多了,以上所有花費會詳細統計後發一張圖,可能這趟哈爾濱的旅行是我所有自己旅行中花銷最多的。但是均衡來看,冬天去哈爾濱本來就不是一件省錢的事兒,所以“窮遊”夢也就破滅了。

(于雪穀)

趁,此生未老

一個最近很喜歡的旅行博主這樣說到自己的旅行

“我之所以想在大學畢業前完成環球旅行的夢想,就是覺得老了拍照片就不好看了。”

實際上,我越來越覺得,趁年輕旅行除了拍照好看以外,更重要的是你的身體承受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

如果讓我回憶這趟哈爾濱之行,說感受Top3的話。

第1話 -THE FIRST-

第一是我感謝自己的勇敢,也感謝“陌生人”的信任。

在我還未動身去哈爾濱的時候,和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好像即便不去哈爾濱也覺得值得了,能認識他們真好!”

第2話 -THE SECOND-

第二是冰雪大世界帶給我的震撼。

如果非要給這趟旅行加一個期待,那便是冰雪大世界裡的冰雕了。

沒有想像中的冷的無法忍受,和珠珠在裡面待了四個小時多點兒,除了沒有玩兒很出名的大滑梯,其他娛樂基本都體驗到了。門票是我去過最貴的景點,哪怕學生票也得兩百,但是真的體驗完了之後你一定會覺得這兩百花的值得。建議最好是兩個人或者多人去,儘量保留足夠的時間,在天亮的時候就進去,白天和晚上大不一樣,

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語言形容冰雪大世界的美,不管怎麼說都會覺得是一種虧欠。不過這種東西也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概,體驗感是否好很大程度上還是源于你的旅伴吧!恩!

(於冰雪大世界)

第3話 -THE THIRD-

三是羊草山穿越途中。

我的計畫裡本來沒有打算去雪穀雪鄉的,當時發生了很多負面新聞,朋友們也叫我三思儘量別去了。可是想到反正有人一起,都離得那麼近了不去可惜。所以最後我的旅行支出就多出來小六百的花費。實話講這些錢都是很正常的花銷,雖然覺得肉疼,但每每想到穿越途中看到的景色和遇到困難和危險時的堅定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也真是想為雪穀雪鄉發聲,別再片面的被新聞拽走了節奏,實際上只要你按照規則不投機取巧的話完全不會被坑,還會有很難忘的回憶。

(于雪穀)

寫在最後

哈爾濱的魅力我並未深層書寫展現在你的眼前,我所說的僅僅是我的感受而已,所觸不及萬分之一,它的歷史和過往,它的繁榮和衰落,它的所有一切還得你自己親身去探索。

最後,希望我們都別再用想像力去丈量世界了,出發吧!你一定會感謝這個決定的。

後來有剩餘。我只貼了腳和小腿)

保溫杯(這個一定得帶!!!其他杯子很有可能凍成冰或者)

雪爪、雪套(如果你計畫穿越雪山的話還是很有必要的)

充電寶、充電插頭、資料線

學生證等各種證件(有的學校是乘車證,最好都帶上,大世界查的很嚴格)

現金(實際上只要帶上基本的車費和零錢就行出行基本是公交,另外支付寶很方便)

相機、自拍杆(我沒有,但我的小夥伴兒帶了,可是由於太麻煩所以也沒怎麼用,如果你要帶的話,一定要多備電池,掉電很快。帶上毛巾或者防潮袋做好防護。)

感冒藥、退燒藥(反正我旅行會必備藥品,總歸不會錯)

洗漱用品

3、住宿

1.11-1.14 哈爾濱檸檬樹國際青年旅社

1.14-1.15 雪谷往日時光青年旅社

4、飲食

東北林業大學食堂

老昌春餅(春餅、筋餅、點了兩個菜、兩晚粥、調料)

中央大街周邊店(馬迭爾冰棒 烤紅腸 大列巴 冰糖葫蘆 巧克力 烤冷面 )

張記老鎮筋餅(格瓦斯 鍋包肉 春餅 筋餅 小米粥)

華梅西餐廳(悶罐牛肉、紅菜湯、軟煎馬哈魚、忘了具體名字的麵包片)

凍梨、凍柿子

雪穀青旅(地三鮮 豬肉燉粉條 五常大米 三鮮餃子)

Tips

1. 裝備不用刻意追求牌子,包括羽絨服、雪地靴甚至小到暖寶寶,其實正常的都夠

2. 如果你也是近視眼,最好是配一副隱形眼鏡,要不然來來回回的眼鏡經常看不到

3. 手機如果是iPhone,那基本沒指望了。我是OPPO手機,十分耐用,這次拍照全靠它

4. 一定要多準備資料線,起碼得有備用,我的資料線在大世界被凍壞了以至於後來的遭遇

5. 口罩我認為沒什麼必要,因為會弄濕,再碰到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的臉下地獄了,冷的話就暫時藏到圍巾裡就好

6. 注意哈爾濱的冬天,天基本5點就黑的差不多了,合理安排行程

7. 別把哈爾濱想像的有多冷,等你開始玩兒了,會忘記的!

8. 衣服不需要帶太多,除非你是為了想拍美美的照片

9. 如果想去雪穀雪鄉一定要提前訂旅店和車,理性報團!(下一期會出雪穀雪鄉主題遊記)

10. 住宿最好定在中央大街,這樣去哪兒都很方便,晚上還能踩一踩麵包磚,在中央大街感受俄羅斯異域風情,看看路邊的冰雕雪雕啥的

這十條也差不多了,以上所有花費會詳細統計後發一張圖,可能這趟哈爾濱的旅行是我所有自己旅行中花銷最多的。但是均衡來看,冬天去哈爾濱本來就不是一件省錢的事兒,所以“窮遊”夢也就破滅了。

(于雪穀)

趁,此生未老

一個最近很喜歡的旅行博主這樣說到自己的旅行

“我之所以想在大學畢業前完成環球旅行的夢想,就是覺得老了拍照片就不好看了。”

實際上,我越來越覺得,趁年輕旅行除了拍照好看以外,更重要的是你的身體承受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

如果讓我回憶這趟哈爾濱之行,說感受Top3的話。

第1話 -THE FIRST-

第一是我感謝自己的勇敢,也感謝“陌生人”的信任。

在我還未動身去哈爾濱的時候,和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好像即便不去哈爾濱也覺得值得了,能認識他們真好!”

第2話 -THE SECOND-

第二是冰雪大世界帶給我的震撼。

如果非要給這趟旅行加一個期待,那便是冰雪大世界裡的冰雕了。

沒有想像中的冷的無法忍受,和珠珠在裡面待了四個小時多點兒,除了沒有玩兒很出名的大滑梯,其他娛樂基本都體驗到了。門票是我去過最貴的景點,哪怕學生票也得兩百,但是真的體驗完了之後你一定會覺得這兩百花的值得。建議最好是兩個人或者多人去,儘量保留足夠的時間,在天亮的時候就進去,白天和晚上大不一樣,

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語言形容冰雪大世界的美,不管怎麼說都會覺得是一種虧欠。不過這種東西也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概,體驗感是否好很大程度上還是源于你的旅伴吧!恩!

(於冰雪大世界)

第3話 -THE THIRD-

三是羊草山穿越途中。

我的計畫裡本來沒有打算去雪穀雪鄉的,當時發生了很多負面新聞,朋友們也叫我三思儘量別去了。可是想到反正有人一起,都離得那麼近了不去可惜。所以最後我的旅行支出就多出來小六百的花費。實話講這些錢都是很正常的花銷,雖然覺得肉疼,但每每想到穿越途中看到的景色和遇到困難和危險時的堅定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也真是想為雪穀雪鄉發聲,別再片面的被新聞拽走了節奏,實際上只要你按照規則不投機取巧的話完全不會被坑,還會有很難忘的回憶。

(于雪穀)

寫在最後

哈爾濱的魅力我並未深層書寫展現在你的眼前,我所說的僅僅是我的感受而已,所觸不及萬分之一,它的歷史和過往,它的繁榮和衰落,它的所有一切還得你自己親身去探索。

最後,希望我們都別再用想像力去丈量世界了,出發吧!你一定會感謝這個決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