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中廣核17年12月新聞一覽

中廣核CNOC新聞

電氣超高壓斷路器解體核心技術成功用於常規電廠

12月9日, 廣州抽水蓄能水電站(以下簡稱廣蓄)計畫進行斷路器液壓機構解體大修,

在維修工作期間, 由於維修專用工裝未能及時到位, 在可能延誤工期的情況下, 作業方通用電氣瞭解到CNOC大修中心已自主完成數台斷路器解體大修工作, 且擁有自主研發的斷路器解體專用工具, 故邀請我方技術人員攜專用工具前往廣蓄進行斷路器解體檢修緊急技術支援。

對於廣蓄此次緊急支持需求, 公司高度重視, 派出多名技術骨幹前往支援。 最終專案組克服本次廣蓄檢修任務時間緊、技術難點多等困難, 於12月21日順利完成本次檢修支持工作。

中廣核集團首批“國產化9020核級板件”正式投入使用

大亞灣核電站四台機作為中廣核集團最早商運的機組, 核島程序控制及保護系統KRG(NI)儀控設備主要採用的是 Bailey 9020系列板件, 隨著機組執行時間的推移, 現場類比板件故障率逐漸升高, 威脅著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 模擬板件的老化處理迫在眉睫。 為此, CNOC備件中心、大修中心聯合DNMC與中廣核研究院北京分院成立了“9020板件國產化專案組”, 共同推動9020板件國產化替代。

經過近10年的攻堅克難, 首批54塊國產化板件在D219大修中完成更換, 各項校驗資料合格, 隨機組並網後運行良好。

目前完成國產化的15類板件在大亞灣4台機共使用5802塊, 占全部Bailey9020板件總數7600塊的76.3%, 可以說正式完成了對原有進口Bailey9020板件的替代。 至此, 9020國產化板件第一階段實施成功完成, 打破了長久以來國外技術的壟斷。

陳泳群獲評深圳市2017年度“技能菁英”

近日, 深圳市2017年度“技能菁英”評選落下帷幕, CNOC大修中心儀錶電腦分部陳泳群被評定為本年度“技能菁英”。

“技能菁英”的評定由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 專案力圖促進人才優先發展, 建設一支具有國際視野並掌握“高、精、尖”技術工藝的青年高技能人才隊伍。 2017年深圳市共評定出30位“技能菁英”。

陳泳群自進入中廣核以來, 刻苦鑽研, 逐步成長為核電儀控領域的技術骨幹, 曾先後榮獲中央企業技術能手、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廣東省技術能手、廣東省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能手、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等榮譽稱號, 曾獲得多項發明專利。

CNOC喜獲中電聯2017年度中國電力創新獎二等獎

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織開展的2017年度中國電力創新獎評審中, CNOC聯合中廣核(深圳)輻射監測技術有限公司選送的《中廣核集團核電維修領域多基地個人劑量集約化管理》喜獲2017年度中國電力創新獎管理類二等獎, 同時也是唯一由CNOC主導的獲獎專案。

該平臺有效地解決了輻射工作人員在中廣核集團內部各電廠之間以及在中廣核集團內外部之間的劑量管控,提供了防止現場作業人員超劑量照射的手段,確保個人劑量值不會超過國家法規、國家標準以及電廠的管理目標值。

群廠生產準備平臺(PRIS)投產上線

由CNOC運營標準化中心負責的群廠生產準備平臺(簡稱PRIS系統),於2017年11月23日正式投產上線運行。

PRIS平臺覆蓋了電廠生產準備階段兩大重點核心業務模組——移交接產資訊管理系統(TIM2.0)和生產準備設備綜合管理系統(MEIP)。TIM2.0統一了群廠工程運營移交接產工作標準,實現工程運營移交業務全覆蓋和遺留項全壽期管理,建立了群廠接產經驗回饋和良好實踐大資料動態支撐,極大地提高了電廠接產工作品質和效率。

MEIP實現了生產準備期間的設備功能位置、備件、EOMM、設備缺陷、任務清單、風險管理等工作要素及資料的有機結合與關聯,使電廠維修技術準備工作流程更加規範與標準化,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該平臺的應用將有利於提升群廠生產準備管理水準,共用生產準備經驗與成果,減少電廠資訊系統重複建設費用。

CNOC新技術

ALSTOM全速機GFR保護油沖洗技術

GFR保護油沖洗是核電站大修的關鍵路徑,傳統的沖洗方式是在保護油沖洗結束後更換動力油沖洗裝置,再進行動力油沖洗步驟,需要拆卸和加裝大量管道、管件,工藝複雜,耗時長,維修成本高。另外,因為GFR系統的高油壓特點,進行此類工作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和洩漏風險。

針對這些問題,CNOC維修團隊創新性地改變了油沖洗的連接方式,用集成塊替代之前的多個分支油管,使得油沖洗可以連續進行。與傳統方式相比,新技術精簡了操作環節,大幅減少了需要拆裝備件的數量和人力投入,可縮短大修工期70小時左右,且降低跑油風險,沖洗後的油質結果也優於傳統沖洗方式。

新技術在品質、安全、經濟效益方面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其效果已在大亞灣核電站D219大修得到驗證,且適用於各種類型核電機組的ALSTOM全速機。

同時也是唯一由CNOC主導的獲獎專案。

該平臺有效地解決了輻射工作人員在中廣核集團內部各電廠之間以及在中廣核集團內外部之間的劑量管控,提供了防止現場作業人員超劑量照射的手段,確保個人劑量值不會超過國家法規、國家標準以及電廠的管理目標值。

群廠生產準備平臺(PRIS)投產上線

由CNOC運營標準化中心負責的群廠生產準備平臺(簡稱PRIS系統),於2017年11月23日正式投產上線運行。

PRIS平臺覆蓋了電廠生產準備階段兩大重點核心業務模組——移交接產資訊管理系統(TIM2.0)和生產準備設備綜合管理系統(MEIP)。TIM2.0統一了群廠工程運營移交接產工作標準,實現工程運營移交業務全覆蓋和遺留項全壽期管理,建立了群廠接產經驗回饋和良好實踐大資料動態支撐,極大地提高了電廠接產工作品質和效率。

MEIP實現了生產準備期間的設備功能位置、備件、EOMM、設備缺陷、任務清單、風險管理等工作要素及資料的有機結合與關聯,使電廠維修技術準備工作流程更加規範與標準化,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該平臺的應用將有利於提升群廠生產準備管理水準,共用生產準備經驗與成果,減少電廠資訊系統重複建設費用。

CNOC新技術

ALSTOM全速機GFR保護油沖洗技術

GFR保護油沖洗是核電站大修的關鍵路徑,傳統的沖洗方式是在保護油沖洗結束後更換動力油沖洗裝置,再進行動力油沖洗步驟,需要拆卸和加裝大量管道、管件,工藝複雜,耗時長,維修成本高。另外,因為GFR系統的高油壓特點,進行此類工作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和洩漏風險。

針對這些問題,CNOC維修團隊創新性地改變了油沖洗的連接方式,用集成塊替代之前的多個分支油管,使得油沖洗可以連續進行。與傳統方式相比,新技術精簡了操作環節,大幅減少了需要拆裝備件的數量和人力投入,可縮短大修工期70小時左右,且降低跑油風險,沖洗後的油質結果也優於傳統沖洗方式。

新技術在品質、安全、經濟效益方面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其效果已在大亞灣核電站D219大修得到驗證,且適用於各種類型核電機組的ALSTOM全速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