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度」太赫茲技術在航太遙感中的應用發展

【學術plus】 新添加號內搜索功能!

進入公眾號→點擊功能表【智庫掃描】→【搜搜文章】

→輸入關鍵字→一鍵檢索您需要的文章。 快來試試!

【兼職】神秘崗位正在向你招手, 敢來麼?

【厚度】學術plus年終巨獻:2017年 你不可以錯過的重磅報告們!(全文閱讀連結)

本文轉載自: 衛星與網路, 作者:王曉海

作者 | 王曉海(空間電子資訊技術研究院 空間微波技術重點實驗室)

刊登于《衛星與網路》雜誌2018年1&2月刊

摘 要

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太赫茲技術的發展近況, 遙感與航太遙感的相關概念、體系和分類, 重點闡述了太赫茲技術在航太遙感中的應用發展,

最後總結, 指出未來太赫茲技術在航太遙感領域具有更加美好應用前景。

1

前言

太赫茲技術綜合了電子學和光子學的特色, 是一個具有典型的交叉學科背景的前沿科技領域。 太赫茲技術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 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 美國早在2004年就將太赫茲技術評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 日本也於2005年元月將太赫茲技術升為“國家支柱十大重點戰略目標”的首要位置。 隨後, 中國、澳大利亞和歐洲很多國家的研究機構科研院所都紛紛投入到太赫茲的研究熱潮之中。

近三十年來, 隨著光電子技術和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 研究人員現已能夠提供穩定的太赫茲輻射源和可靠的探測手段。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 基於太赫茲波的外差探測方式不斷發展, 不僅實現了空間高解析度太赫茲探測, 而且還逐步在天文觀測和對地觀測中得到了成功應用, 這標誌著太赫茲探測技術已經日益成熟。

2

航太遙感

遙感的作用是通過非接觸的方式獲得遠距離客觀世界(實體, 即目標、區域和現象)的有關資訊。 遙感的基礎是:電磁波與實體相互作用, 使其載有實體的資訊;獲取載有實體資訊的電磁波並進行處理, 得到含有實體資訊的遙感資料:通過遙感資訊模型反演出實體所包含的資訊。 遙感的過程包括正演過程(即遙感資料的獲取、測量和處理過程)和反演過程(即遙感資料解譯過程, 主要是應用遙感資訊模型分析遙感資料,

從而獲得資訊的過程)。

航太遙感是指利用裝載在航天器上的遙感器收集目標輻射或反射的電磁波, 獲取並判認太空、大氣、陸地或海洋環境資訊的技術。 航太遙感是門綜合技術, 包括研究各種目標的電磁波波譜特性, 研製各種遙感系統, 研究遙感資訊記錄、傳輸、接收、處理方法以及分析、解譯和應用技術。

航太遙感的任務概括起來包括對地觀測、地外探測兩部分。 對地觀測是航太遙感的主要任務, 它是指對地球的觀測, 包括對地球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和生態圈的觀測, 也可以概括為對大氣、水域和陸地的觀測及軍事應用等。 地外探測也可進一步細分為天文觀測和深空探測。 天文觀測是通過天文衛星實現的,

天文衛星在距離地面數百千米或更高的軌道上觀測, 不受地球大氣的影響, 可以更靈敏接收到宇宙天體輻射出來的各種波段, 包括可見光、紅外、紫外、X射線、γ射線等電磁波, 實現對宇宙天體和其他空間物質的觀測。 深空探測是通過深空探測器實現的, 深空探測器是飛經、環繞、硬著陸或軟著陸在天體(指月球和月球以外的天體)上, 並利用遙感手段對天體進行觀測。

3

太赫茲技術在航太遙感中的應用發展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 航太遙感任務主要被分為兩大類別, 因此下面也相對應分別從對地觀測、地外探測兩個方面簡要闡述太赫茲技術在航太遙感中應用研究進展。 、

3.1

太赫茲技術在航太對地探測中的應用發展

在0.1~1THz頻段內, 大氣中的主要吸收氣體是水汽(H2O)和氧氣(O2)。 通過對氧氣吸收譜線進行測量, 可反演出大氣溫度的垂直分佈廓線;通過對水汽吸收譜線進行測量, 可反演出大氣濕度的垂直分佈廓線。 另外, 利用太赫茲波段中許多分子具有特徵吸收線的特點, 可以探測大氣成分或相態, 比如水汽、冰雲、臭氧等, 並借此可以給出與對流層和平流層中上升氣流運動有關的資訊, 從而實現降水分佈監測。 由於太赫茲能夠穿透煙霧, 所以可用於檢測大氣中水分、氧氣、氮化物、氯化物等氣體的含量及分佈情況, 以監測氣候的“溫室”效應。

1991年, 美國發射了“上層大氣觀測衛星”(Upper Atmosphere Research Satellite, UARS)。 該衛星是世界上首顆用於研究地球高層大氣物理和化學過程的衛星。 UARS上搭載了微波臨邊探測器(Microwave Limb Sounder,MLS),該探測器3個輻射計的觀察波段中心頻率分別為63GHz、183GHz和205GHz。探測器採用外差高解析度太赫茲譜線測量方式,第一次測量了同溫層中的臭氧、水汽、氧化氯等分子含量隨大氣壓力變化的輪廓。

2004年,美國發射了“氣味”(Aura)衛星,用於觀測同溫層和對流層。Aura衛星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了解局部地區的空氣污染將如何影響全球大氣,同時探明全球大氣化學成分及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局地空氣品質的。世界上第一個太赫茲頻段內的空基超外差觀測就是由Aura衛星上的微波臨邊探測器(MLS)設備完成的。

Aura衛星是對地觀測系統(Earth Observing System,EOS)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攜帶的MLS探測器主要用於測量地球大氣臨邊的微波熱輻射,通過臨邊掃描來觀測從平流層到對流層頂的118GHz、119GHz、240GHz、640GHz 和2.5THz光譜範圍的微波散射。

2009年,日本將載有超導亞毫米波臨邊輻射探測儀(Superconducting Sub-millimeter-Wave Limb-Emission Sounder,SMILES)的日本實驗艙(Japanese Experiment Module,JEM)發射至國際空間站。該任務通過兩級斯特林製冷機以及節流製冷技術,將超導混頻探測器(Superconductor Insulator Superconductor,SIS)冷卻到4K,以獲得平流層軌道氣體的全球分佈資訊。

3.2

太赫茲技術在航太地外探測中的應用發展

在類星體的宇宙塵埃、彗星和行星中存在大量氧氣、水和一氧化碳分子,這些元素都具有豐富的太赫茲波段指紋資訊。由於星際間稀薄的氣體對太赫茲衰減很弱,從遙遠星體上發射出來的太赫茲波就容易被探測到。

1983年,美國發射了“紅外天文衛星”(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IRAS),這是世界上第一顆紅外天文衛星,它的觀測頻率為2.5THz~37.5THz。

1989年,美國發射了“宇宙背景探測者”(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COBE)衛星,觀測頻率為30GHz~3THz。COBE衛星不僅為人類確立了大爆炸理論的模型,也是人類在宇宙學道路中的里程碑。

1995年,歐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發射的“紅外空間觀測站”(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ISO)攜帶了2300L超流體液氦,用於超低溫冷卻(1.8K)摻鎵的鍺光電導探測器,探測頻率為1.25THz~150THz,測定了氫分子的同位素比例。

1998年,美國發射了“亞毫米波天文衛星”(Sub-millimeter Wave Astronomy Satellite,SWAS)攜帶了冷卻到170K的肖特基混頻外差接收系統。這是NASA 研究恒星結構及星際化學物質的小型衛星,主要用途是探測宇宙星雲間的氧分子、水分子、碳原子及一氧化碳分子發出的波長為487~556GHz的輻射。

2001年歐洲的瑞典,法國,芬蘭等發射了Odin太赫茲波段衛星,用於天文及高層大氣研究。觀測頻率範圍為118.25GHz~119.25GHz,486.1GHz~503.9GHz及541.0GHz~580.4GHz,可以監測氯化物和臭氧層資訊。

2003年,美國發射了“斯必澤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SST)。該望遠鏡是大型軌道天文臺計畫的最後一台望遠鏡。SST觀測頻率為2.14~60THz,用以替代先前的IRAS衛星。儀器主要包括4通道紅外陣列相機,它在3.6μm、4.5μm、5.8μm和8μm成像;成像光度計具有3個探測器陣列,在24μm、70μm和160μm成像,並且其中1個陣列也將在50~100μm獲得低解析度光譜;光譜攝像儀中紅外波長範圍(5~40μm)提供高低解析度光譜觀測。

2004年,歐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的Rosetta深空探測衛星攜帶多種科學探測載荷中包括1台562 GHz的頻譜探測器,它飛往彗星Comet67P並穿越其彗尾,研究彗星揮發物質,包括水汽、一氧化碳、氨、甲醇的含量,並通過特徵譜線的多普勒頻移,定量分析揮發物質從彗核逸散的速度。

2006年,日本發射了第一顆紅外天文衛星(AKARI),主要任務是探測銀河系的演變,尋找褐矮星、搜索太陽系外行星系和發現新彗星。衛星上安裝有1台望遠鏡和2台焦平面儀器。遠紅外測量儀(Far-Infrared Surveyor,FIS)和紅外相機(Infra-Red Camera,IRC)。FIS在遠紅外四個波段(50~180μm)成像觀測,進行遠紅外巡天,而IRC則用於近中紅外三個波段(2~261μm)的成像觀測。

2009年,美國發射了“寬視場紅外巡天探測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天文觀測衛星。WISE是NASA的空間紅外線望遠鏡,其首要任務是尋找來自小行星、恒星和星系的天體熱源。四個紅外探測成像頻段分別為3.4μm、4.6μm、12μm和22μm,通過這些影像,可以增進人們對小行星、棕矮星和主要發射紅外線的星系的認識。

2009年,歐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將世界最大的太空天文臺“赫歇爾”(Herschel)成功發射上天,主要任務為研究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考察恒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以及它們與星際介質的相互聯繫等。Herschel是第一個在亞毫米波長範圍內進行光度學、測繪和光譜學研究的空間天文臺。搭載有3個先進的THz探測設備,包括光譜儀PACS(工作譜段:200~670μm)和光譜光度成像計SPIRE(工作譜段:57~210μm)兩個紅外波段的輻射熱計,以及遠紅外外差接收裝置HIFI(工作譜段:157-670μm)。HIFI為高解析度外差分光計,結合使用SIS探測器(480GHz~1.25THz)與HEB(1.4THz~1.9THz和2.4THZ~2.7THz)進行混頻。

Plank衛星是與Herschel太空望遠鏡一同發射的。作為ESA“宇宙願景2020”計畫的一部分,Plank任務的主要目的是探測宇宙背景輻射包括兩台儀器:①低頻儀器(Low Frequency Instrument,LFI),採用基於高電子遷移二極體的射頻接收器件,頻率覆蓋範圍為30~70GHz,工作溫度為20K;②高頻儀器(High Frequency Instrument,HFI),採用測輻射熱計探測器陣列,頻率覆蓋範圍為100~857GHz,工作溫度為0.1K。

Herschel和Plank是太赫茲技術在空間天文觀測中最典型的應用實例。

另據最新消息報導,2016年2月23日,美國的“同溫層紅外天文觀測台”(Stratospheric Observatory for Infrared Astronomy,SOFIA)再次啟動,這是該任務的第四次飛行。SOFIA可提供可見光、紅外線及亞毫米光譜範圍內的觀測與成像,主要應用於研究各種天體,包括行星、太陽系中的彗星等。

4

結語

綜上所述,太赫茲技術已在對地觀測和地外探測領域有了一定應用和發展,並且多年以來已經取得一些寶貴經驗,展望未來,隨著太赫茲技術的發展,其在航太遙感,特別是地外探測中的應用必將進一步得到拓展提高及廣泛應用。

現有的深空探測載荷包括各頻段的頻譜探測器,並已拓展到了太赫茲頻段。為了獲得更加豐富的物質資訊,未來可以開發太赫茲頻段質譜儀,其功能與現有的太赫茲時域頻譜系統(THz-TDS)類似,可以同時獲得很寬頻帶內的信息。

高解析度太赫茲雷達成像及識別、目標分析與探測、頻譜監視以及高速大容量太赫茲通信等系統將是未來空間應用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設備和技術的不斷進步,THz光譜解析度將不斷提高,可探測距離將不斷加大,THz空間探測技術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余小游、李仁發、余方、諶曉明、李斌 “太赫茲技術及其在深空探測中的應用” 2008年《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集》 pp217-220

[2] 戴甯、葛進、胡淑紅、張雷 “太赫茲探測技術在遙感應用中的研究進展”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09年第4卷第3期pp232-236

[3] 魏華 “太赫茲探測技術發展與展望” 《紅外技術》2010年第32卷第4期pp231-234

[4] 林栩淩、阮甯娟、周峰 “太赫茲技術空間應用研究探討” 《航太返回與遙感》2012年第33卷第1期pp75-80

[5] 宋淑芳 “太赫茲波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 《鐳射與紅外》2012年第42卷第12期pp1367-1371

[6] 崔萬照、李韻、史平彥、王曉海、王瑞、王新波、張娜、胡天存等譯 《太赫茲科學與技術原理》[M]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2年

[7] 姚建銓、鐘凱、徐德剛 “太赫茲空間應用研究與展望” 《空間電子技術》2013年第2期 pp1-15

[8] 劉豐、朱忠博、崔萬照 “空間太赫茲資訊技術展望” 《微波學報》2013年第29卷第2期pp1-6

[9] 李欣、徐輝、禹旭敏、朱正賢 “太赫茲通信技術研究進展及空間應用展望” 《空間電子技術》2013年第4期pp56-60

[10]邊明明、王世濤、雷利華、麻麗香 “太赫茲技術及空間應用國內外發展現狀研究” 《空間電子技術》2013年第4期pp80-84

[11]劉豐、朱忠博、崔萬照、劉江凡、席曉麗、鐘凱、姚建銓 “太赫茲技術在空間領域應用的探討” 《太赫茲科學與電子資訊學報》2013年第11卷第6期pp857-866

[12]劉豐、劉江凡、朱忠博、崔萬照、席曉麗 “空間太赫茲亞毫米波載荷初探” 《空間電子技術》2014年第4期pp1-6

[13]胡蕾、趙睿 “太赫茲技術在空間探測領域的應用” 2014年《第二屆全國太赫茲科學技術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pp465-470

[14]陸燕 “用於空間領域的太赫茲技術研究概況” 《紅外》2015年第36卷第1期pp1-11

[15]王曉海 “太赫茲雷達技術空間應用與研究進展” 《空間電子技術》2015年第1期pp7-10

本文系《衛星與網路》原創,轉載及引用部分觀點至微信公眾號或其它新媒體平臺、及網站,請在文首注明出處、公眾號ID及作者。感謝支持有態度的媒體!

未按照規範轉載及引用者,《衛星與網路》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衛星與網路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負責人:農燕

主筆記者:賀鵬梓、李剛、空天松鼠、黑法絲

編輯:楊豔、朝暉、林紫、娜娜

設計:鄭慧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媒體合作等事宜,請加微信號:nongyan258766

歡迎大家評論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學報電話:010-68893411

學報郵箱:dkyxuebao@vip.126.com

UARS上搭載了微波臨邊探測器(Microwave Limb Sounder,MLS),該探測器3個輻射計的觀察波段中心頻率分別為63GHz、183GHz和205GHz。探測器採用外差高解析度太赫茲譜線測量方式,第一次測量了同溫層中的臭氧、水汽、氧化氯等分子含量隨大氣壓力變化的輪廓。

2004年,美國發射了“氣味”(Aura)衛星,用於觀測同溫層和對流層。Aura衛星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了解局部地區的空氣污染將如何影響全球大氣,同時探明全球大氣化學成分及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局地空氣品質的。世界上第一個太赫茲頻段內的空基超外差觀測就是由Aura衛星上的微波臨邊探測器(MLS)設備完成的。

Aura衛星是對地觀測系統(Earth Observing System,EOS)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攜帶的MLS探測器主要用於測量地球大氣臨邊的微波熱輻射,通過臨邊掃描來觀測從平流層到對流層頂的118GHz、119GHz、240GHz、640GHz 和2.5THz光譜範圍的微波散射。

2009年,日本將載有超導亞毫米波臨邊輻射探測儀(Superconducting Sub-millimeter-Wave Limb-Emission Sounder,SMILES)的日本實驗艙(Japanese Experiment Module,JEM)發射至國際空間站。該任務通過兩級斯特林製冷機以及節流製冷技術,將超導混頻探測器(Superconductor Insulator Superconductor,SIS)冷卻到4K,以獲得平流層軌道氣體的全球分佈資訊。

3.2

太赫茲技術在航太地外探測中的應用發展

在類星體的宇宙塵埃、彗星和行星中存在大量氧氣、水和一氧化碳分子,這些元素都具有豐富的太赫茲波段指紋資訊。由於星際間稀薄的氣體對太赫茲衰減很弱,從遙遠星體上發射出來的太赫茲波就容易被探測到。

1983年,美國發射了“紅外天文衛星”(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IRAS),這是世界上第一顆紅外天文衛星,它的觀測頻率為2.5THz~37.5THz。

1989年,美國發射了“宇宙背景探測者”(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COBE)衛星,觀測頻率為30GHz~3THz。COBE衛星不僅為人類確立了大爆炸理論的模型,也是人類在宇宙學道路中的里程碑。

1995年,歐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發射的“紅外空間觀測站”(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ISO)攜帶了2300L超流體液氦,用於超低溫冷卻(1.8K)摻鎵的鍺光電導探測器,探測頻率為1.25THz~150THz,測定了氫分子的同位素比例。

1998年,美國發射了“亞毫米波天文衛星”(Sub-millimeter Wave Astronomy Satellite,SWAS)攜帶了冷卻到170K的肖特基混頻外差接收系統。這是NASA 研究恒星結構及星際化學物質的小型衛星,主要用途是探測宇宙星雲間的氧分子、水分子、碳原子及一氧化碳分子發出的波長為487~556GHz的輻射。

2001年歐洲的瑞典,法國,芬蘭等發射了Odin太赫茲波段衛星,用於天文及高層大氣研究。觀測頻率範圍為118.25GHz~119.25GHz,486.1GHz~503.9GHz及541.0GHz~580.4GHz,可以監測氯化物和臭氧層資訊。

2003年,美國發射了“斯必澤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SST)。該望遠鏡是大型軌道天文臺計畫的最後一台望遠鏡。SST觀測頻率為2.14~60THz,用以替代先前的IRAS衛星。儀器主要包括4通道紅外陣列相機,它在3.6μm、4.5μm、5.8μm和8μm成像;成像光度計具有3個探測器陣列,在24μm、70μm和160μm成像,並且其中1個陣列也將在50~100μm獲得低解析度光譜;光譜攝像儀中紅外波長範圍(5~40μm)提供高低解析度光譜觀測。

2004年,歐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的Rosetta深空探測衛星攜帶多種科學探測載荷中包括1台562 GHz的頻譜探測器,它飛往彗星Comet67P並穿越其彗尾,研究彗星揮發物質,包括水汽、一氧化碳、氨、甲醇的含量,並通過特徵譜線的多普勒頻移,定量分析揮發物質從彗核逸散的速度。

2006年,日本發射了第一顆紅外天文衛星(AKARI),主要任務是探測銀河系的演變,尋找褐矮星、搜索太陽系外行星系和發現新彗星。衛星上安裝有1台望遠鏡和2台焦平面儀器。遠紅外測量儀(Far-Infrared Surveyor,FIS)和紅外相機(Infra-Red Camera,IRC)。FIS在遠紅外四個波段(50~180μm)成像觀測,進行遠紅外巡天,而IRC則用於近中紅外三個波段(2~261μm)的成像觀測。

2009年,美國發射了“寬視場紅外巡天探測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天文觀測衛星。WISE是NASA的空間紅外線望遠鏡,其首要任務是尋找來自小行星、恒星和星系的天體熱源。四個紅外探測成像頻段分別為3.4μm、4.6μm、12μm和22μm,通過這些影像,可以增進人們對小行星、棕矮星和主要發射紅外線的星系的認識。

2009年,歐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將世界最大的太空天文臺“赫歇爾”(Herschel)成功發射上天,主要任務為研究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考察恒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以及它們與星際介質的相互聯繫等。Herschel是第一個在亞毫米波長範圍內進行光度學、測繪和光譜學研究的空間天文臺。搭載有3個先進的THz探測設備,包括光譜儀PACS(工作譜段:200~670μm)和光譜光度成像計SPIRE(工作譜段:57~210μm)兩個紅外波段的輻射熱計,以及遠紅外外差接收裝置HIFI(工作譜段:157-670μm)。HIFI為高解析度外差分光計,結合使用SIS探測器(480GHz~1.25THz)與HEB(1.4THz~1.9THz和2.4THZ~2.7THz)進行混頻。

Plank衛星是與Herschel太空望遠鏡一同發射的。作為ESA“宇宙願景2020”計畫的一部分,Plank任務的主要目的是探測宇宙背景輻射包括兩台儀器:①低頻儀器(Low Frequency Instrument,LFI),採用基於高電子遷移二極體的射頻接收器件,頻率覆蓋範圍為30~70GHz,工作溫度為20K;②高頻儀器(High Frequency Instrument,HFI),採用測輻射熱計探測器陣列,頻率覆蓋範圍為100~857GHz,工作溫度為0.1K。

Herschel和Plank是太赫茲技術在空間天文觀測中最典型的應用實例。

另據最新消息報導,2016年2月23日,美國的“同溫層紅外天文觀測台”(Stratospheric Observatory for Infrared Astronomy,SOFIA)再次啟動,這是該任務的第四次飛行。SOFIA可提供可見光、紅外線及亞毫米光譜範圍內的觀測與成像,主要應用於研究各種天體,包括行星、太陽系中的彗星等。

4

結語

綜上所述,太赫茲技術已在對地觀測和地外探測領域有了一定應用和發展,並且多年以來已經取得一些寶貴經驗,展望未來,隨著太赫茲技術的發展,其在航太遙感,特別是地外探測中的應用必將進一步得到拓展提高及廣泛應用。

現有的深空探測載荷包括各頻段的頻譜探測器,並已拓展到了太赫茲頻段。為了獲得更加豐富的物質資訊,未來可以開發太赫茲頻段質譜儀,其功能與現有的太赫茲時域頻譜系統(THz-TDS)類似,可以同時獲得很寬頻帶內的信息。

高解析度太赫茲雷達成像及識別、目標分析與探測、頻譜監視以及高速大容量太赫茲通信等系統將是未來空間應用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設備和技術的不斷進步,THz光譜解析度將不斷提高,可探測距離將不斷加大,THz空間探測技術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余小游、李仁發、余方、諶曉明、李斌 “太赫茲技術及其在深空探測中的應用” 2008年《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集》 pp217-220

[2] 戴甯、葛進、胡淑紅、張雷 “太赫茲探測技術在遙感應用中的研究進展”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09年第4卷第3期pp232-236

[3] 魏華 “太赫茲探測技術發展與展望” 《紅外技術》2010年第32卷第4期pp231-234

[4] 林栩淩、阮甯娟、周峰 “太赫茲技術空間應用研究探討” 《航太返回與遙感》2012年第33卷第1期pp75-80

[5] 宋淑芳 “太赫茲波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 《鐳射與紅外》2012年第42卷第12期pp1367-1371

[6] 崔萬照、李韻、史平彥、王曉海、王瑞、王新波、張娜、胡天存等譯 《太赫茲科學與技術原理》[M]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2年

[7] 姚建銓、鐘凱、徐德剛 “太赫茲空間應用研究與展望” 《空間電子技術》2013年第2期 pp1-15

[8] 劉豐、朱忠博、崔萬照 “空間太赫茲資訊技術展望” 《微波學報》2013年第29卷第2期pp1-6

[9] 李欣、徐輝、禹旭敏、朱正賢 “太赫茲通信技術研究進展及空間應用展望” 《空間電子技術》2013年第4期pp56-60

[10]邊明明、王世濤、雷利華、麻麗香 “太赫茲技術及空間應用國內外發展現狀研究” 《空間電子技術》2013年第4期pp80-84

[11]劉豐、朱忠博、崔萬照、劉江凡、席曉麗、鐘凱、姚建銓 “太赫茲技術在空間領域應用的探討” 《太赫茲科學與電子資訊學報》2013年第11卷第6期pp857-866

[12]劉豐、劉江凡、朱忠博、崔萬照、席曉麗 “空間太赫茲亞毫米波載荷初探” 《空間電子技術》2014年第4期pp1-6

[13]胡蕾、趙睿 “太赫茲技術在空間探測領域的應用” 2014年《第二屆全國太赫茲科學技術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pp465-470

[14]陸燕 “用於空間領域的太赫茲技術研究概況” 《紅外》2015年第36卷第1期pp1-11

[15]王曉海 “太赫茲雷達技術空間應用與研究進展” 《空間電子技術》2015年第1期pp7-10

本文系《衛星與網路》原創,轉載及引用部分觀點至微信公眾號或其它新媒體平臺、及網站,請在文首注明出處、公眾號ID及作者。感謝支持有態度的媒體!

未按照規範轉載及引用者,《衛星與網路》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衛星與網路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負責人:農燕

主筆記者:賀鵬梓、李剛、空天松鼠、黑法絲

編輯:楊豔、朝暉、林紫、娜娜

設計:鄭慧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媒體合作等事宜,請加微信號:nongyan258766

歡迎大家評論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學報電話:010-68893411

學報郵箱:dkyxuebao@vip.126.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