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豬咬尾症的綜合防治

豬咬尾症是異食癖的一種, 是由於營養代謝機能紊亂、味覺異常和飼養管理不當引起的一種應激綜合症。 尤其是8--12、1--3月份發病率較高, 一般發生於18--80公斤豬, 24--40公斤豬(12--14周齡)發病率較高。 發病的母豬較公豬多, 據估計被咬公豬約4.6%、母豬約3.4%。

一、發病原因

(一)飼養管理不當 飼養密度大及同欄豬數過多、秩序混亂, 飼槽空間狹小、限飼與飲水不足, 衛生狀況不良或並欄飼養, 豬群整齊度不佳等, 飼養面積每頭豬小於1平方米, 以及同一圈舍豬只大小強弱懸殊等均可誘發咬尾。

(二)環境因素 豬舍環境條件差, 如舍內溫度過高或過低,

通風不良及有害氣體的蓄積, 天氣的異常變化, 豬圈潮濕引起皮膚發癢等因素, 使豬產生不適感或休息不好引發啃咬, 豬舍光照過強, 豬處於興奮狀態而煩躁不安, 豬生活環境單調, 驚嚇、豬亂串群等應激均能引發咬尾。

(三)營養不平衡 當飼料營養水準低於飼養標準, 滿足不了豬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時, 可造成豬咬尾, 如缺乏蛋白質、飼料的粗纖維過低均可導致咬尾症的發生。 另外, 日糧中的各種營養成分不平衡, 如日糧中鐵、鈣、磷等不足, 維生素和蛋白質的缺乏或者品質不好, 鐵、銅、鈣、磷、鎂等元素的缺乏或者不平衡, 有人推測喹乙醇和痢特靈在飼料中長期添加也會造成此症。 據報導鈉鹽缺乏能導致大面積豬咬尾症。

(四)品種和個體差異 同一豬圈內如果飼養不同品種或同一品種間體重差異過大的豬, 常出現互咬現象。 因品種及生活特點差異, 相互矛盾, 相互爭雄而發生撕咬。 個體之間差異大, 在佔有睡覺面積和搶食中, 常出現以大欺小現象。

(五)疾病 豬患有蝨子、疥癬等體外寄生蟲時, 可引起豬體皮膚刺激而煩躁不安, 在舍內摩擦而導致耳後、肋部等處出現滲出物, 對其他豬產生吸引作用而誘發咬尾;豬體內寄生蟲病, 特別是豬蛔蟲, 刺激患豬攻擊其他豬, 發生咬尾現象。

(六)仔豬的愛玩天性 環境舒適、安居樂業的小豬, 咬其他豬的尾巴玩。

二、臨床症狀

病豬起初舉止不安, 對外部刺激敏感, 食欲減弱, 目光兇狠。 起初只有幾頭相互咬鬥,

逐漸有多頭參與, 主要是咬尾, 少數也有咬耳, 常見被咬尾脫毛出血, 咬豬進而對血液產生異嗜, 引起咬尾癖, 危害也逐漸擴大。 被咬豬常出現尾部皮膚和被毛脫落, 影響體增重, 嚴重時可繼發感染, 引起骨髓炎和膿腫, 若不及時處理, 可併發敗血症等導致死亡。

三、防治措施

(一)加強飼養管理 (1)同一圈舍豬只個體差異不宜太大, 應儘量接近。 (2)在豬尾上塗焦油, 可防咬尾。 (3)飼養密度不宜過大, 保證每頭肥豬飼養面積0.8--1平方米、中豬0.6--0.7平方米、仔豬0.3--0.5平方米。 (4)要加強豬舍通風, 合理分群, 限制光照, 定時定量飼喂, 不喂發黴變質飼料, 飲水要清潔, 飼槽及水槽設施充足, 注意衛生, 避免搶食爭鬥及飲食不均。 (5)儘量為豬的生長創造比較適宜的小氣候環境,

以避免酷暑嚴寒、賊風侵襲、糞便污染、空氣渾濁、潮濕等因素造成的應激。

(二)仔豬斷尾 仔豬出生時, 在離尾根大約1釐米處, 用斷尾鉗將尾巴剪掉並塗上碘酊或在仔豬出生1--2天打耳號時, 用鋼絲鉗子在尾下1/3處連續鉗兩鉗子, 兩鉗距離0.4釐米左右, 將尾骨和尾肌鉗斷, 血管和神經壓扁, 皮膚壓成溝, 鉗後7--10天, 尾巴的下1/3即可脫掉。 該法簡便, 不出血、不發炎, 效果好。 對仔豬斷尾是控制咬尾症的一種有效措施。

(三)分散豬只注意力 在斷奶豬圈中投放玩具如鏈條、皮球、舊輪胎以及青綠飼料等, 因這些玩具成了豬只關注的焦點, 從而減少咬尾症的發生。 據研究向豬圈中投放2米長的軟水管更有效, 這種軟管要求能被豬咬動,

但不能被其咬壞。

(四)滿足豬的營養需要 注意配合飼料的全價性, 適度增加食鹽用量, 提高日糧鈣和賴氨酸水準, 加強日糧維生素, 選用優質蛋白質飼料。 也可使用鹽磚, 鹽磚含鈣、鈉、錳、鋅、鐵、鎂、銅等元素, 放在豬圈一側與豬頭齊高的地方。

(五)藥物控制 注射鹽酸氯丙嗪50毫克/頭·次。 或用50度以上白酒噴霧豬體全身和鼻端部位, 每天3--5次, 一般兩天可控制咬尾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