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旅行青蛙”大火的背後,“空巢一代”可能真的來了

文:逍遙餃子、凱風(房屋屋ID:its-home)

正文共:3704 字 20 圖

預計閱讀時間: 10 分鐘

1“養蛙”還是“養娃”?

最近朋友圈掀起了一波養“蛙”熱潮, 這只醜萌醜萌的青蛙僅用一周就霸佔了App Store榜首。 朋友圈裡每天都是:

“我的蛙好乖哦, 自己在吃飯呢~”

“我的蛙為什麼在削木頭, 別是個傻蛙吧”

“我的蛙怎麼總是一直背對我寫東西”

“我的蛙真的要感動哭我了, 竟然給我帶了特產”

他們說的就是這款《旅かえる》(中文名《旅行青蛙》)的遊戲。

僅一周的時間, 《旅行青蛙》就空降中國區的App Store榜首, 從養“老公”到養青蛙, 短短幾天熱門風向標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實遊戲介面很簡單, 只有兩個場景, 甚至都還沒有漢化, 很多人都是憑著感覺或者翻譯軟體玩下去的。

每天只要收草, 然後用收集到的草給青蛙準備旅行的行李, 之後就開始漫長的等青蛙回家之旅。

每天忍不住一直點進去看蛙回來了沒。

看他看書到困倦就覺得很心疼。

宅在家裡就盼著他早點出門給你寄明信片, 出門了就各種念叨著怎麼還不回來。

每天等自己的蛙回家,

讓不少人年紀輕輕就領略到空巢老人的孤獨。

看似輕鬆呆萌的小遊戲, 卻折射出“空巢一代”的現狀:

也許你就是那只“旅行青蛙”, 遠在家鄉的父母, 日思夜想:

“我的娃什麼時候回來”

“他什麼時候寄給我明信片”

“我給他準備了好吃的”;

但也許, 你就是那個等蛙的人:

“今年工作太忙了, 明年再要娃吧”

“房貸車貸這麼多, 再來個娃可要破產了”

“明年我在這兒待著還是回老家還說不定呢, 怎麼要娃”

...

當這款“養娃”的遊戲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 你才發現, 原來, 你也已經成為了“空巢一代”。

與父母不同的是, 你的蛙, 歸期遙遙。

2 空巢一代

1月18日,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7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 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 人口出生率為12.43‰, 相比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 人口出生率為12.95‰, 2017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

雖然2017年二孩數量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 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也超過一孩, 達到51.2%, 比2016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但仍然無法掩蓋我國人口減少的事實。

全面二孩時代, 出生人口不增反降, 這種現象不只是反常,更拉響了人口危機的警報。

從1990年開始,中國出生人口出現斷崖式下滑,這是嚴格執行計劃生育的結果。

2013年單獨二孩啟動,由於惠及面極其有限,出生人口並無明顯變化。2016年,全面二孩啟動,當年出生人口有所回升,然而僅此一年,2017年人口接著重回下滑趨勢。

全面二孩為何救不了人口形勢?

一大原因是生育成本高企,在養不起的重負之下,生育意願大幅下滑;另一個原因是社會發展日漸成熟,女性地位相對提高,丁克族不斷增多,進一步加劇生育危機。很多人寧願在手機上“養蛙”也不願意“養娃”

全面二孩政策的“幻想”

2015年10月3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曾在解釋“全面二孩”政策時指出,全國符合全面兩孩政策條件的夫婦約有9000萬對,預計政策實施後的幾年中,中國出生人口總量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預計超過2000萬人。

然而現實給了一記響亮的耳光: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甚至低於表中“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預期的1770萬人,且相差近50萬!相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三種預測,最少也差了300萬!

生育率持續下滑,人口日本化

早在1980年代,日本就陷入人口危機,隨後樓市崩盤,日本經濟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人口日本化,正是中國正在面臨的危機。

如同“養蛙”遊戲的出生地日本一樣。中國正在逐漸走向日本的的“老路”。從總和生育率上看,1980年代之前,中國總和生育率高達4-7,而1990年代之後,則迅速衰減到2以下,目前只有1.6左右,未來還將進一步下滑。而正常的世代人口更替率為2.1。

這還只是官方資料,有學者預測,中國總和生育率可能只有1.05,甚至不及為人口所困的日本的水準。

普通小學入學人數大幅下降

如果說出生人口、生育率,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可能存在失真,那麼小學生人數,無疑更能反映現實。

從1990年代到2010年代,普通小學招生入學人數出現斷崖式下降。值得一說的是,這20年,正是義務教育持續推進、毛入學率不斷提高的年份。

勞動力人口再衰減,人口紅利早就不復存在

如果說出生人口對應的是未來的危機,那麼勞動力人口衰減,這意味著現實的危機。

從上圖不難看出,我國勞動力人口(15-64歲)從2013年達到最高點之後,就開始一路下滑,勞動力紅利早已不復存在。

勞動力紅利,或者說人口紅利,曾經以低成本優勢,支撐起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如今勞動力人口不斷銳減,生產成本隨之提升,低端製造業面臨向發展中國家外遷的壓力,高端製造業又面臨向發達國家回流的衝擊,形勢不容樂觀。

未富先老,老齡化日趨嚴重

未富先老,說的就是中國。

從收入上看,我們還只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和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只位於世界中游以下水準;從人口結構上看,老齡化社會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現實。

2016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萬人,占總人口的16.7%。這意味著全國有六分之一的人口屬於老齡人口,養老壓力可見一斑。

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2.55億,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老齡化危機,已經到來!

多地養老金告急!入不敷出已成常態

比老齡化危機更嚴峻的是,全國多地養老金已經出現虧空風險,未來如何養老成為一大難題。

2016年,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達到7個,分別是黑龍江、遼寧、河北、吉林、內蒙古、湖北、青海。而三年前的2014年,這一數字還只有2個。

雖然各省都還有一定結餘,但是面對日益增加的老齡化人口,完全不敷使用。坐吃山空,總有耗盡的一天。

事實上,黑龍江養老金已經出現全面虧空,不僅耗盡了歷年的積蓄,甚至還出現負增長,該省2016年總欠帳高達232億元,成為全國首個養老金花光的省份。

2.8個年輕人要養1個老人

所謂撫養比,即多少年輕人撫養一個老年人。

與出生人口形勢與老齡化形勢一致,我國撫養比也是連續多年下降,2011年撫養比還有3.16,目前只有2.8,統計預測,到2050年,全國撫養比可能降低到1.3,問題將會愈發嚴重。

更嚴峻的是,各省撫養比出現嚴重分化。

情況最好的廣東撫養比高達9.5,養老負擔最低,情況最差的黑龍江,撫養比為1.3,這意味著1.3個年輕人要養活一個老人,負擔不是一般的重。

3全民養蛙不如全民養娃

從“人多力量大”到“人口負擔論”,不過短短三十年;從“人口負擔論”到如今的“人口資源論”,又不過僅僅三十年。

2017年2月,國家衛計委印發《“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其中明確要求,到2020年總和生育率要從2015年的1.6回升到1.8的水準,年均自然增長率保持在 6‰左右。

然而如何保持並不能只是說說。

調查顯示,民眾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等。

2005年,中國社科院著名社會學家徐安琪發佈了《孩子的經濟成本:轉型期的結構變化和優化》報告。報告稱,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為25萬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30歲前的未婚子女的總成本則達到49萬元。此外,這49萬元尚不包括孕產期支出及從孩子孕育到成長過程中父母因孩子誤工、減少流動、升遷等自身發展損失的間接經濟成本。

2016年,南方都市報在這份社科院報告的基礎上曾推測,隨著通脹,在我國大城市養育1個小孩的平均成本已上升到70萬元。

可實際上,養娃的成本,特別是在大城市養娃的成本已經遠超這個數字,據房天下北京特價房群內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在北京養一個3-14歲的兒童,至少需要8萬元/年,這還是孩子一年身體健康,不報課外班的價...

然而根據智聯招聘2017年秋季發佈的全國各地人均薪水來看,北京的人均薪水9900元(稅前),也就是說北京平均家庭收入(稅後)應該在20萬元左右,養一個娃的年成本已經占到家庭收入的近一半。

因此,解決人口問題,首要應該解決的,怕就是養育成本的問題了,與其收“三葉草”養娃,不如解決新生兒家庭的實際問題,讓“養蛙”的“空巢一族”,有娃可養,養的起娃。

-END-

文章綜合:房屋屋(its-home)、西瓜君。已獲部分授權,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這種現象不只是反常,更拉響了人口危機的警報。

從1990年開始,中國出生人口出現斷崖式下滑,這是嚴格執行計劃生育的結果。

2013年單獨二孩啟動,由於惠及面極其有限,出生人口並無明顯變化。2016年,全面二孩啟動,當年出生人口有所回升,然而僅此一年,2017年人口接著重回下滑趨勢。

全面二孩為何救不了人口形勢?

一大原因是生育成本高企,在養不起的重負之下,生育意願大幅下滑;另一個原因是社會發展日漸成熟,女性地位相對提高,丁克族不斷增多,進一步加劇生育危機。很多人寧願在手機上“養蛙”也不願意“養娃”

全面二孩政策的“幻想”

2015年10月3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曾在解釋“全面二孩”政策時指出,全國符合全面兩孩政策條件的夫婦約有9000萬對,預計政策實施後的幾年中,中國出生人口總量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預計超過2000萬人。

然而現實給了一記響亮的耳光: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甚至低於表中“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預期的1770萬人,且相差近50萬!相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三種預測,最少也差了300萬!

生育率持續下滑,人口日本化

早在1980年代,日本就陷入人口危機,隨後樓市崩盤,日本經濟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人口日本化,正是中國正在面臨的危機。

如同“養蛙”遊戲的出生地日本一樣。中國正在逐漸走向日本的的“老路”。從總和生育率上看,1980年代之前,中國總和生育率高達4-7,而1990年代之後,則迅速衰減到2以下,目前只有1.6左右,未來還將進一步下滑。而正常的世代人口更替率為2.1。

這還只是官方資料,有學者預測,中國總和生育率可能只有1.05,甚至不及為人口所困的日本的水準。

普通小學入學人數大幅下降

如果說出生人口、生育率,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可能存在失真,那麼小學生人數,無疑更能反映現實。

從1990年代到2010年代,普通小學招生入學人數出現斷崖式下降。值得一說的是,這20年,正是義務教育持續推進、毛入學率不斷提高的年份。

勞動力人口再衰減,人口紅利早就不復存在

如果說出生人口對應的是未來的危機,那麼勞動力人口衰減,這意味著現實的危機。

從上圖不難看出,我國勞動力人口(15-64歲)從2013年達到最高點之後,就開始一路下滑,勞動力紅利早已不復存在。

勞動力紅利,或者說人口紅利,曾經以低成本優勢,支撐起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如今勞動力人口不斷銳減,生產成本隨之提升,低端製造業面臨向發展中國家外遷的壓力,高端製造業又面臨向發達國家回流的衝擊,形勢不容樂觀。

未富先老,老齡化日趨嚴重

未富先老,說的就是中國。

從收入上看,我們還只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和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只位於世界中游以下水準;從人口結構上看,老齡化社會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現實。

2016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萬人,占總人口的16.7%。這意味著全國有六分之一的人口屬於老齡人口,養老壓力可見一斑。

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2.55億,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老齡化危機,已經到來!

多地養老金告急!入不敷出已成常態

比老齡化危機更嚴峻的是,全國多地養老金已經出現虧空風險,未來如何養老成為一大難題。

2016年,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達到7個,分別是黑龍江、遼寧、河北、吉林、內蒙古、湖北、青海。而三年前的2014年,這一數字還只有2個。

雖然各省都還有一定結餘,但是面對日益增加的老齡化人口,完全不敷使用。坐吃山空,總有耗盡的一天。

事實上,黑龍江養老金已經出現全面虧空,不僅耗盡了歷年的積蓄,甚至還出現負增長,該省2016年總欠帳高達232億元,成為全國首個養老金花光的省份。

2.8個年輕人要養1個老人

所謂撫養比,即多少年輕人撫養一個老年人。

與出生人口形勢與老齡化形勢一致,我國撫養比也是連續多年下降,2011年撫養比還有3.16,目前只有2.8,統計預測,到2050年,全國撫養比可能降低到1.3,問題將會愈發嚴重。

更嚴峻的是,各省撫養比出現嚴重分化。

情況最好的廣東撫養比高達9.5,養老負擔最低,情況最差的黑龍江,撫養比為1.3,這意味著1.3個年輕人要養活一個老人,負擔不是一般的重。

3全民養蛙不如全民養娃

從“人多力量大”到“人口負擔論”,不過短短三十年;從“人口負擔論”到如今的“人口資源論”,又不過僅僅三十年。

2017年2月,國家衛計委印發《“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其中明確要求,到2020年總和生育率要從2015年的1.6回升到1.8的水準,年均自然增長率保持在 6‰左右。

然而如何保持並不能只是說說。

調查顯示,民眾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等。

2005年,中國社科院著名社會學家徐安琪發佈了《孩子的經濟成本:轉型期的結構變化和優化》報告。報告稱,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為25萬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30歲前的未婚子女的總成本則達到49萬元。此外,這49萬元尚不包括孕產期支出及從孩子孕育到成長過程中父母因孩子誤工、減少流動、升遷等自身發展損失的間接經濟成本。

2016年,南方都市報在這份社科院報告的基礎上曾推測,隨著通脹,在我國大城市養育1個小孩的平均成本已上升到70萬元。

可實際上,養娃的成本,特別是在大城市養娃的成本已經遠超這個數字,據房天下北京特價房群內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在北京養一個3-14歲的兒童,至少需要8萬元/年,這還是孩子一年身體健康,不報課外班的價...

然而根據智聯招聘2017年秋季發佈的全國各地人均薪水來看,北京的人均薪水9900元(稅前),也就是說北京平均家庭收入(稅後)應該在20萬元左右,養一個娃的年成本已經占到家庭收入的近一半。

因此,解決人口問題,首要應該解決的,怕就是養育成本的問題了,與其收“三葉草”養娃,不如解決新生兒家庭的實際問題,讓“養蛙”的“空巢一族”,有娃可養,養的起娃。

-END-

文章綜合:房屋屋(its-home)、西瓜君。已獲部分授權,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