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精進的那個人,說她不想修行了

文:靜怡苑•心靈樂園

Part.1

小藕的修行故事很多師兄都聽過。 直到現在, 還有很多人把她當成修行的楷模, 四處找人打聽, 就為了一睹她的風貌,

可是小藕卻消失了。

修加行對很多初入佛門的師兄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不論是四個外加行還是五個內加行, 都需要實打實地用時間來夯;要耐力、要體力、要決心、要信心。 身為需要在紅塵中摸爬滾打的在家人, 因為學習、工作、家庭等各種各樣的原因, 想要保質保量地圓滿加行, 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僅僅完成數量, 都會把人整得夠嗆。

但在這樣充滿艱難險阻的環境中, 依然有人勇敢地走過來了。

曾經聽老師兄講過不少激勵人心的“修加行”的故事:

因為老公極力反對學佛, 為了不被發現, 有一位師兄每天早上都要比老公先醒來, 但並不起身, 躺在床上假裝繼續睡覺, 實際上卻是在悄悄地修上師瑜伽、念百字明。 她還在隔壁社區租了一套房, 傍晚假裝出去散步、鍛煉身體, 但實際上卻是去出租房裡打坐、磕頭……儘管違緣重重, 她依然圓滿完成了加行的功課。

還有一位師兄在修加行期間病重, 臥床不起, 他害怕自己修不完加行便撒手人寰, 央求著自己的姊妹兒女,

扶著他磕大頭。 沒想到, 頭還沒有磕完, 他便能夠自己站立, 不再需要他人的説明, 把大禮拜完成了。

這些故事雖然感人, 但因為距離我們太遠, 給我們內心帶來的觸動轉瞬即逝, 直到小藕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經常有老師兄提著我們幾個小年輕的耳朵,

恨鐵不成鋼:“你們磕起頭來, 還不如70歲的老年人, 羞不羞?羞不羞?”

我們捂著耳朵疼得哎喲喲直叫喚:“好了好了知道了, 今天晚上一定磕200。 ”可一旦從老師兄的“魔爪”下逃脫, 我們便把剛許下的承諾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但小藕是個例外。

十幾歲的時候, 她離開家去大城市打拼, 在塵世間漂泊, 像浮萍一樣無依。 後來, 遇到佛法, 這顆心終於找到了可以安放之處。 於是, 小藕辭去了那份會造下諸多惡業的工作, 並發願在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前, 潛心學佛。

最開始, 小藕忙於發心工作, 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每天打坐2分鐘, 磕頭3個, 已經是非常大的功課量了。 後來, 她重新規劃了時間, 從自己的房子裡搬出來, 在道場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

想要好好修加行。 從那以後, 她的修量直線上漲, 打坐時間從2分鐘變成2小時, 磕頭從一日3個變成一日3000, 甚至5000。 除了修行, 她還承擔了一部分道場的發心工作;當無可避免地要處理一些世間上的事情時, 她會因為被浪費的時間而捶胸頓足。

因為失去了豐厚的高收入, 小藕的經濟出現了危機。 儘管她把自己的花銷減到最低, 但每月的房貸卻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她把存款耗盡, 把曾經的投資收回, 並找親朋好友借了一些錢, 才能勉強撐下去。

小藕陷入短暫的焦慮,但又很快抬起頭來,投入到修行當中。

小藕的變化每個人都看在眼裡,其他幾個年輕人一想到她就羞愧難當,於是便跟著她一起打坐、修行。要是愛睡懶覺,就要去和小藕住在一起;聽到她的鬧鐘響,原本想翻身繼續睡覺,結果借著微光看到她打坐的身影,又實在不好意思賴床。每當我們幾個貪玩想偷懶的時候,卻看到小藕抓緊一切時間打坐、念咒、磕頭、聽課……一時間,小藕成了很多人修行的動力。

一年過去了,小藕的加行進入尾聲,但是她突然從師兄們的生活中消失了。

小藕的迷妹說:“或許是因為想抓緊時間閉關修行吧?”

一位阿姨說:“聽說這孩子要去工作了……”

大家就這樣猜測著,想念著,終於打聽到她的近況,知道她一切都好,懸著的心也就落下來了。

幾個月後,小藕又回來了。她找到了新工作,剛朝完聖,又忙不迭地輾轉到各個城市出差、學習。見她臉色灰白,師兄們都很擔心,拉著她的手坐下來詢問她的近況。

原本計畫去朝聖,但因為天氣太冷,小藕感冒了,加之是在高原,小藕只剩下半條命,連夜回到漢地。還沒有等到痊癒,又開始東奔西跑地學習。沒日沒夜連軸轉,身體早就吃不消了。小藕歎了一口氣:“我現在真切體會到了什麼叫業力來了身不由己。前段時間,我甚至在考慮剩下點兒加行的尾巴,到底要不要修下去。”

聽到這兒,師兄們面面相覷,天啊,這是小藕嗎?當時那個給每個人修行打氣的小藕,竟然考慮要不要把加行修下去!

小藕漂亮、善良、體貼,不僅師兄們喜歡她,就連師兄的家屬也張羅著想給她物色一個人中龍鳳。不過,小藕是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對她來說,結婚沒有意義,她一心只想要解脫。但就是這樣的小藕,也在她“消失”的這段時間,竟然萌生了想要結婚的想法。

我們想像不出,她那段時間到底過得有多麼艱難。因為曾經有一位女漢子中的真漢子說過,在她人生中最孤立無援的時候,甚至萌發過要嫁給社區保安的想法。

沉默了片刻。小藕對周圍幾個小年輕說:“我最近沒有精力做功課,一做功課我就會生煩惱。趁著現在有時間,你們一定要好好修行,業力一來,真的沒招。”

Part.2

和小藕不同,谷粒從來就沒有精進過。

每次有師兄問及他修行如何如何了,他總是摸摸後腦勺,然後嘿嘿一笑算是回應。一句多餘的話都不用說,大家就都懂了。

穀粒年輕,貪玩兒,每天好像有很多事情要做,自然就把修行的事兒給忘了。

“你說我這要怎麼弄啊?” 穀粒又幾個月沒有磕頭了,愁眉苦臉地問師兄。

師兄恨鐵不成鋼地看著穀粒:“那你倒是開始修啊。”

“好,好,明天我就開始。”

谷粒的明天,過了一天又一天,直到他談起了戀愛,可支配的時間就更少了。

他跟師兄們碎碎念:“談戀愛太耽誤事兒了。”可他明明心甘情願。

“談戀愛就是麻煩啊。”可他明明樂在其中。

後來,穀粒有了一套為自己開脫的說辭。

他說自己對感情太執著,但是要慢慢地擴大這份愛,一直把執著的對境擴大到無邊無際的眾生。

沒毛病。

他說,我們聞思修行不是追求數量,而是要求品質,所以他要保質保量地完成修行。

沒毛病。

他說修行不止在座上,更應該把佛法融入生活。

沒毛病。

他說……

等等。

谷粒同學,儘管你說得很好聽,但是你真的做了嗎?

Part.3

小藕和穀粒就是落入了佛法的兩個極端。一個拼命修,弦繃得太緊,斷了;一個弦太松,半天彈不出個聲響。

索達吉堪布:

我們在修行方面如果太緊了,修行不一定成功;如果太松了,三界輪回的眾生本來就在放鬆,如果還要繼續下去,永遠都會沉溺在苦海當中。瑪姬拉准空行母說:“不緊亦不松,此具見解要。”馬鳴論師也講過:“修行不能過緊,也不能過松,應當持之以恆。”

學佛修行,是一件長遠的事情,火開大了只會把水燒幹、把鍋燒爛;火開得太小,或者一會兒開、一會兒關,你這壺水還想燒開?難!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定的計畫。尤其是世間人,我們除了修行,正常的生活也要過起走;合理安排好時間,除了學習、工作、生活、談戀愛、照顧家庭以外,每天再抽出一兩個小時用以修行,一般人都能夠做到吧?當然,每個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增減一些時間,但如果每天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世間法上面,作為一個修行人,這樣也是不合理的。

但我們也需要按照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生存下去,所以,完完全全不工作(當然,某些不工作也能好好生活的人例外),號稱自己要一心修行,已經食不果腹、債臺高築,明明為此煩惱不已,但卻固執地不解決現實問題,這也不太合理。

如果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修行計畫,每天按部就班地進行是最好的。在樂園,大部分先修完加行的人都是這樣做的:給自己制定一個每天能夠完成的量,比如,磕頭200(或300),打坐30分鐘(或60分鐘);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可以多完成一些;如果因為各種原因,當日功課沒有完成,那麼第二天一定會補上。因為她們足夠自律,根據這樣的節奏,基本上在1~2年的時間,就能完成加行的修量,更有人已經開始第二輪品質加強版的加行。

修行路漫漫,如果累了,也可以暫時停下來休息一下,欣賞沿途美景;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停下前進的步伐。

小藕陷入短暫的焦慮,但又很快抬起頭來,投入到修行當中。

小藕的變化每個人都看在眼裡,其他幾個年輕人一想到她就羞愧難當,於是便跟著她一起打坐、修行。要是愛睡懶覺,就要去和小藕住在一起;聽到她的鬧鐘響,原本想翻身繼續睡覺,結果借著微光看到她打坐的身影,又實在不好意思賴床。每當我們幾個貪玩想偷懶的時候,卻看到小藕抓緊一切時間打坐、念咒、磕頭、聽課……一時間,小藕成了很多人修行的動力。

一年過去了,小藕的加行進入尾聲,但是她突然從師兄們的生活中消失了。

小藕的迷妹說:“或許是因為想抓緊時間閉關修行吧?”

一位阿姨說:“聽說這孩子要去工作了……”

大家就這樣猜測著,想念著,終於打聽到她的近況,知道她一切都好,懸著的心也就落下來了。

幾個月後,小藕又回來了。她找到了新工作,剛朝完聖,又忙不迭地輾轉到各個城市出差、學習。見她臉色灰白,師兄們都很擔心,拉著她的手坐下來詢問她的近況。

原本計畫去朝聖,但因為天氣太冷,小藕感冒了,加之是在高原,小藕只剩下半條命,連夜回到漢地。還沒有等到痊癒,又開始東奔西跑地學習。沒日沒夜連軸轉,身體早就吃不消了。小藕歎了一口氣:“我現在真切體會到了什麼叫業力來了身不由己。前段時間,我甚至在考慮剩下點兒加行的尾巴,到底要不要修下去。”

聽到這兒,師兄們面面相覷,天啊,這是小藕嗎?當時那個給每個人修行打氣的小藕,竟然考慮要不要把加行修下去!

小藕漂亮、善良、體貼,不僅師兄們喜歡她,就連師兄的家屬也張羅著想給她物色一個人中龍鳳。不過,小藕是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對她來說,結婚沒有意義,她一心只想要解脫。但就是這樣的小藕,也在她“消失”的這段時間,竟然萌生了想要結婚的想法。

我們想像不出,她那段時間到底過得有多麼艱難。因為曾經有一位女漢子中的真漢子說過,在她人生中最孤立無援的時候,甚至萌發過要嫁給社區保安的想法。

沉默了片刻。小藕對周圍幾個小年輕說:“我最近沒有精力做功課,一做功課我就會生煩惱。趁著現在有時間,你們一定要好好修行,業力一來,真的沒招。”

Part.2

和小藕不同,谷粒從來就沒有精進過。

每次有師兄問及他修行如何如何了,他總是摸摸後腦勺,然後嘿嘿一笑算是回應。一句多餘的話都不用說,大家就都懂了。

穀粒年輕,貪玩兒,每天好像有很多事情要做,自然就把修行的事兒給忘了。

“你說我這要怎麼弄啊?” 穀粒又幾個月沒有磕頭了,愁眉苦臉地問師兄。

師兄恨鐵不成鋼地看著穀粒:“那你倒是開始修啊。”

“好,好,明天我就開始。”

谷粒的明天,過了一天又一天,直到他談起了戀愛,可支配的時間就更少了。

他跟師兄們碎碎念:“談戀愛太耽誤事兒了。”可他明明心甘情願。

“談戀愛就是麻煩啊。”可他明明樂在其中。

後來,穀粒有了一套為自己開脫的說辭。

他說自己對感情太執著,但是要慢慢地擴大這份愛,一直把執著的對境擴大到無邊無際的眾生。

沒毛病。

他說,我們聞思修行不是追求數量,而是要求品質,所以他要保質保量地完成修行。

沒毛病。

他說修行不止在座上,更應該把佛法融入生活。

沒毛病。

他說……

等等。

谷粒同學,儘管你說得很好聽,但是你真的做了嗎?

Part.3

小藕和穀粒就是落入了佛法的兩個極端。一個拼命修,弦繃得太緊,斷了;一個弦太松,半天彈不出個聲響。

索達吉堪布:

我們在修行方面如果太緊了,修行不一定成功;如果太松了,三界輪回的眾生本來就在放鬆,如果還要繼續下去,永遠都會沉溺在苦海當中。瑪姬拉准空行母說:“不緊亦不松,此具見解要。”馬鳴論師也講過:“修行不能過緊,也不能過松,應當持之以恆。”

學佛修行,是一件長遠的事情,火開大了只會把水燒幹、把鍋燒爛;火開得太小,或者一會兒開、一會兒關,你這壺水還想燒開?難!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定的計畫。尤其是世間人,我們除了修行,正常的生活也要過起走;合理安排好時間,除了學習、工作、生活、談戀愛、照顧家庭以外,每天再抽出一兩個小時用以修行,一般人都能夠做到吧?當然,每個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增減一些時間,但如果每天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世間法上面,作為一個修行人,這樣也是不合理的。

但我們也需要按照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生存下去,所以,完完全全不工作(當然,某些不工作也能好好生活的人例外),號稱自己要一心修行,已經食不果腹、債臺高築,明明為此煩惱不已,但卻固執地不解決現實問題,這也不太合理。

如果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修行計畫,每天按部就班地進行是最好的。在樂園,大部分先修完加行的人都是這樣做的:給自己制定一個每天能夠完成的量,比如,磕頭200(或300),打坐30分鐘(或60分鐘);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可以多完成一些;如果因為各種原因,當日功課沒有完成,那麼第二天一定會補上。因為她們足夠自律,根據這樣的節奏,基本上在1~2年的時間,就能完成加行的修量,更有人已經開始第二輪品質加強版的加行。

修行路漫漫,如果累了,也可以暫時停下來休息一下,欣賞沿途美景;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停下前進的步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