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習慣對兒童發展重要性的原理

培養習慣對兒童發展重要性的原理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的穩定飯量是米飯一碗, 如何讓這個人在一年後穩定飯量增加為兩碗?

方案一:告訴這個人, 你的任務是一年後飯量增加到兩碗, 然後有計劃的每天增加飯量, 比如飯後加強體育鍛煉, 最終完成任務。

方案二:告訴這個人, 你必須完成任務, 否則沒飯吃。 那麼這個人肯定努力完成任務, 或者可以吃三碗米飯。

方案三:不告訴這個人任務, 只是每天吃飯時給他碗裡增加10粒米飯顆粒, 並且時刻根據他的消化回饋來動態調整, 一年後他也完成了任務。

你認為哪種方案效果最好呢?

答案

三種方案都完成了任務, 但三年後會出現不同的反映:前兩種方案的人都會回到原來的一碗米飯。 為什麼?第一種需要減肥;第二種因為已經完成任務, 繼續吃一碗米飯。 只有第三種永遠改變不了, 因為他已成習慣, 他認為是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的生理現象。

現在我們很多教師面對學生在解決教育和教學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時所採取的方式上大都選擇方案二的做法, 常告誡學生你不好好學就考不上大學, 開不上大學就怎樣怎樣, 方案一的做法大家正在努力學習,

而方案三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科學的為師之道。

中國俗語中有“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之說, 其含義之一就是從兒時的習慣如何可以推測未來。 可見習慣的重要性!我們這些身為孩子的啟異蒙老師, 應該處處曉得如何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用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 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 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一些現象

1、學習優秀的同學, 字跡工整, 做什麼事情都有條理;

2、數學題2+3=6、9+5=4;

3、老師讓學生練習時, 有的同學才翻箱倒櫃找本子、修筆, 時間上與其它同學差了一大截;

4、受到週末休息兩天的負面影響, 抵消了在校五天的教育, 成全了“5+2=0”公式

習慣的重要性

上面的這些現象, 我想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 那就是學生之間存在學習習慣的差異。 在平時的教學中, 我們也不難發現, 好的學習習慣總和成績優秀的同學相伴, 而存在“小霸王”, “小懶蟲”、“小饞貓”、“小強牛”、“小磨蹭”、“小馬虎”現象的學生成績總在中下游徘徊。

可見, 學習習慣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之大。 小學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 小學生可塑性大, 向師性強, 容易形成各種良好的習慣, 也容易沾染各種不良習慣。 因此, 從小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矯治他們的不良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優竹教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