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奇藝《冒犯家族》歡喜收官,複盤其如何成為脫口秀新人練兵場?

嬉笑怒駡皆文章, 近年來脫口秀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備受觀眾喜愛的細分領域, 尤其是2017年以來, 脫口秀再迎新的發展機遇,

以網綜的形式蓬勃發展, 多檔節目在播出期間登頂話題王。 當然問題也隨之而來, 是心照不宣的避重就輕, 還是嬉笑怒駡中直擊痛點, 顯然是業內人士和觀眾分歧最大的地方。

這樣的情況下, 《冒犯家族》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壁壘和隔閡, 主張以冒犯的精神面對生活, 成功在脫口秀產業豎起一面新的旗幟。 值得一提的是, 隨著節目的播出, 除了王建國、史炎等觀眾熟悉的脫口秀演員, 也向行業和觀眾推出了Rock、昌叔、陳曉靖、MOMO等脫口秀新人以及神經兄弟、李鵬程等喜劇新人。

脫口秀混搭情景喜劇, “新新人類”花樣“追熱點”

不同於當下火爆的脫口秀節目多局限在語言的魅力中, 脫口秀混搭情景劇, 是《冒犯家族》最亮眼的標籤, 以sketech、漫才、脫口秀、vcr等多個情景喜劇形式錯落搭配,

多版塊之間相對獨立卻又相映成趣。 可以說, 《冒犯家族》是為當下互聯網用戶量身定制的一檔節目, 碎片化、趣味性, 與年輕人有著天然的共通性。

除了節目模式上的“得天獨厚”, 緊隨熱點的內容設置更是讓其在市場上一系列脫口秀節目中脫穎而出。

一般來講, 對當下熱點和邀請嘉賓的痛點心照不宣的避重就輕, 似乎是業內不成文的規定, 但是《冒犯家族》卻選擇了“蹭熱點”, 從娛樂八卦到遊戲熱門話題, 從教育陋象到社會問題, 可以說, 人生百態、包羅萬象, 都是他們的話題和素材。

“吃瓜群眾”是當代網友給到自己的稱謂, “吃瓜”幾乎是每個互聯網用戶的日常, 當熱點遇到脫口秀演員和喜劇演員時, 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呢?《冒犯家族》就是成功的案例, 節目以冒犯的精神對當下熱點進行再解讀。

回顧近期的熱點事件, 從薛之謙事件、鹿晗公佈戀情、維密模特甚至是演藝圈潛規則, 到《柒個我》翻拍韓劇、狗血劇情偶遇“前任”、宮鬥大戲,

再到《演員的誕生》、小鮮肉代言美國大片、吃雞遊戲外掛事件, 都能夠在《冒犯家族》中找到痕跡, 或是情景劇或是直播間或是發佈會, 各種形式應接不暇。

在家族成員的“二次加工再演繹”下, 這些片段在爆笑之中又夾雜著對事件的正向引導, 或思考或呼籲,

或直擊痛點或辛辣諷刺。 窮小瘋江梓浩聯手twins打造的“吃雞外掛版”《下一站天后》呼籲玩家“打遊戲別用外掛”、宋木子合文俊的“冒犯直播間”直指陳喬恩酒駕事件呼籲“酒駕害人又害己”, 諸如此類的正向引導不勝枚舉, 而這既是脫口秀行業的一大進步, 更是起到了文娛節目的正向引導作用, 無疑是一個良好的現象。

直播間、漫才姐妹花受熱捧, 《冒犯家族》成新人“秀場”?

近兩年脫口秀節目以網綜的形式異軍突起迅速受到觀眾的青睞, 敢於自嘲自黑的生活態度越來越受到觀眾的喜愛, 這種情況下自然也成為明星嘉賓眼中的寵兒, 《冒犯家族》自然也不例外。 寧靜、蕭敬騰、華少、孫楊、賈靜雯修傑楷夫婦、twins、周筆暢等均先後做客節目, 老藝術家、歌手、主持人、運動員、演員涵蓋了當下最受關注的人群。

在節目中,他們放下偶像包袱和光環,解鎖了新技能,或吐槽或“抱怨”,或放下束縛放肆做自己,或搞笑演繹各種片段,讓觀眾感受不一樣的偶像。而他們演繹的眾多經典片段,如寧靜痛批小鮮肉力挺鄭爽、孫楊大跳萌萌舞秒變戲精播、周筆暢化身粉絲狂為“筆筆”打call、twins化身剩女花樣撩男、賈靜雯夫婦狂撒狗糧、沈夢辰上演制服誘惑偶遇前任等紛紛在網路上迅速發酵,受到了大量網友的熱議和追捧。

“偶像劇套路太多,劇情太瑪麗蘇”,這句話出自《冒犯家族》漫才姐妹花片段《花癡撩漢》,而momo和陳曉靖正是主持這一環節的家族成員。在這個片段中,兩人將內心戲超多的花癡女和恨鐵不成鋼演繹地非常到位,將焦點對準偶像劇中的瑪麗蘇套路,爆笑之中吐槽現在的偶像劇太過虛假“做作”,直戳行業痛點。

或許對於很多觀眾來講,缺少了李誕和池子兩位當家脫口秀演員的加持,節目在表達效果上會稍打折扣,事實證明,愛奇藝《冒犯家族》並不存在這個問題。王建國擔綱主咖或許在第一期還略顯稚嫩,但網友普遍表示第二期後明顯“好很多”;宋木子、合文俊為代表的脫口秀行業新人和喜劇新人將“新”貫徹到底,沒有包袱和束縛,以年輕的態度、全新的角度、思維和演繹方式詮釋自己對脫口秀的理解,反而更容易收穫觀眾的認可。

《冒犯家族》再掀“造星熱潮”,愛奇藝如何成為新人練兵場?

用段子犀利評說時事熱點,需要的不僅僅是節目組的“熱忱”,更是舉重若輕的智慧,如何在嬉笑怒駡中傳遞價值觀,讓觀眾在大笑之余引發深思,才是最考驗脫口秀演員的地方,但是人才從來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揠苗助長。

借用金星在某節目上的一句話,“開口飯不是那麼好吃的”,對於脫口秀產業和喜劇產業來講,人才的稀缺永遠是擺在眼前的難題;隨著視頻網站逐步發力網綜,這一問題也將成為其必須克服的困境。可喜的是,在這一方面,愛奇藝始終走在行業的前端。

無論是夏天在嘻哈領域掀起的造星盛世,還是一直以來在語言類節目上的得天獨厚,造星,對於愛奇藝來說都不陌生。雖然目前脫口秀節目百花齊放,但當年《奇葩說》創造的盛景猶在眼前,馬東攜旗下的姜思達、肖驍、範湉湉等人亦是脫口秀行業的新秀,《奇葩說》也成為愛奇藝脫口秀節目的一面旗幟。

如今《冒犯家族》顯然是愛奇藝掀起的又一次造星狂潮,而這次對演員的要求也更高。以情景劇混搭脫口秀的全新模式試水,家庭成員都有自己垂直的細分領域,“開口飯”也不再是具體意義上的“說”,同時還要輔之以唱歌、表演等多種方式集於一身,更加考驗新人對自身整體能力的提升。

當然,漫才姐妹花不甘落後,除了上文提及的“花癡撩漢”外,她們還貢獻了“想當大明星”、“去看蕭敬騰的演唱會”、“康熙走了”、“佛系愛豆”等多個經典片段,受到熱捧,更有網友喊話兩人“誰說女生不能表演好喜劇,意外的可愛,節奏和包袱俱佳。”

脫口秀的未來很大,市場的潛力毋庸置疑,愛奇藝攜手笑果文化打造的《冒犯家族》以別具一格的情景劇混搭脫口秀在市場上開出了不一樣的花朵,開闢了全新的脫口秀賽道,但更重要的是,其不斷向行業輸送的脫口秀新人和喜劇新人才是產業真正的未來,不妨靜候佳音。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老藝術家、歌手、主持人、運動員、演員涵蓋了當下最受關注的人群。

在節目中,他們放下偶像包袱和光環,解鎖了新技能,或吐槽或“抱怨”,或放下束縛放肆做自己,或搞笑演繹各種片段,讓觀眾感受不一樣的偶像。而他們演繹的眾多經典片段,如寧靜痛批小鮮肉力挺鄭爽、孫楊大跳萌萌舞秒變戲精播、周筆暢化身粉絲狂為“筆筆”打call、twins化身剩女花樣撩男、賈靜雯夫婦狂撒狗糧、沈夢辰上演制服誘惑偶遇前任等紛紛在網路上迅速發酵,受到了大量網友的熱議和追捧。

“偶像劇套路太多,劇情太瑪麗蘇”,這句話出自《冒犯家族》漫才姐妹花片段《花癡撩漢》,而momo和陳曉靖正是主持這一環節的家族成員。在這個片段中,兩人將內心戲超多的花癡女和恨鐵不成鋼演繹地非常到位,將焦點對準偶像劇中的瑪麗蘇套路,爆笑之中吐槽現在的偶像劇太過虛假“做作”,直戳行業痛點。

或許對於很多觀眾來講,缺少了李誕和池子兩位當家脫口秀演員的加持,節目在表達效果上會稍打折扣,事實證明,愛奇藝《冒犯家族》並不存在這個問題。王建國擔綱主咖或許在第一期還略顯稚嫩,但網友普遍表示第二期後明顯“好很多”;宋木子、合文俊為代表的脫口秀行業新人和喜劇新人將“新”貫徹到底,沒有包袱和束縛,以年輕的態度、全新的角度、思維和演繹方式詮釋自己對脫口秀的理解,反而更容易收穫觀眾的認可。

《冒犯家族》再掀“造星熱潮”,愛奇藝如何成為新人練兵場?

用段子犀利評說時事熱點,需要的不僅僅是節目組的“熱忱”,更是舉重若輕的智慧,如何在嬉笑怒駡中傳遞價值觀,讓觀眾在大笑之余引發深思,才是最考驗脫口秀演員的地方,但是人才從來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揠苗助長。

借用金星在某節目上的一句話,“開口飯不是那麼好吃的”,對於脫口秀產業和喜劇產業來講,人才的稀缺永遠是擺在眼前的難題;隨著視頻網站逐步發力網綜,這一問題也將成為其必須克服的困境。可喜的是,在這一方面,愛奇藝始終走在行業的前端。

無論是夏天在嘻哈領域掀起的造星盛世,還是一直以來在語言類節目上的得天獨厚,造星,對於愛奇藝來說都不陌生。雖然目前脫口秀節目百花齊放,但當年《奇葩說》創造的盛景猶在眼前,馬東攜旗下的姜思達、肖驍、範湉湉等人亦是脫口秀行業的新秀,《奇葩說》也成為愛奇藝脫口秀節目的一面旗幟。

如今《冒犯家族》顯然是愛奇藝掀起的又一次造星狂潮,而這次對演員的要求也更高。以情景劇混搭脫口秀的全新模式試水,家庭成員都有自己垂直的細分領域,“開口飯”也不再是具體意義上的“說”,同時還要輔之以唱歌、表演等多種方式集於一身,更加考驗新人對自身整體能力的提升。

當然,漫才姐妹花不甘落後,除了上文提及的“花癡撩漢”外,她們還貢獻了“想當大明星”、“去看蕭敬騰的演唱會”、“康熙走了”、“佛系愛豆”等多個經典片段,受到熱捧,更有網友喊話兩人“誰說女生不能表演好喜劇,意外的可愛,節奏和包袱俱佳。”

脫口秀的未來很大,市場的潛力毋庸置疑,愛奇藝攜手笑果文化打造的《冒犯家族》以別具一格的情景劇混搭脫口秀在市場上開出了不一樣的花朵,開闢了全新的脫口秀賽道,但更重要的是,其不斷向行業輸送的脫口秀新人和喜劇新人才是產業真正的未來,不妨靜候佳音。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