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救 贖——一名社區禁毒社工的心聲

說到禁毒, 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的是在刀尖上舞蹈的緝毒員警, 還有那些抓捕毒販的驚險場面。 而在我們身邊, 其實還有這樣一些人,

他們也奮戰在禁毒工作戰線上, 但他們更像一個靈魂擺渡者, 用執著、耐心和關愛將一個個吸毒人員從違法犯罪“毒海”中擺渡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來, 給他們帶來重生的希望。 他們的工作中雖然沒有刀光劍影, 但也面臨著潛在的危險;他們雖然沒有查獲毒品後的榮光, 但挽救一顆被毒魔侵蝕的靈魂卻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他們, 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社區禁毒工作者。 下面我給大家講講一名禁毒社工和社區戒毒人員的故事。

“小劉啊, 我今天給你找了一份工作, 你去試試看, 一定要去哦!”這樣的電話馬梅(化名)在一個月裡不知道打了多少個。 作為中甯縣甯安鎮杞苑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的一名禁毒社會工作者, 從事這份工作近3個年頭, 從一開始根本不瞭解這個工作, 到現在深深愛上這個工作, 馬梅經歷了很多。 “剛開始是一個朋友介紹我做這個工作, 家人知道後對我說, 這是一份積德的工作。 通過這份工作能幫助一些特別需要幫助的人, 感覺很有成就感。

”馬梅這樣告訴我。

今年28歲的小劉14歲父親去世, 和母親相依為命, 因交友不慎于2014年染上冰毒, 隨後被公安機關查獲, 強制隔離戒毒2年。 而就是這樣一名社區戒毒人員, 在我見到他時, 卻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 “當初, 因為自己進過戒毒所, 是一個特殊的人, 所以就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我感到全世界都要拋棄我了, 自然而然想到那個東西。 ”回憶是痛苦的, 但也讓小劉後悔萬分。

自從馬梅接手他的幫教工作之後, 這一切都改變了。

2016年5月, 馬梅得知小劉從戒毒所出來, 多次找到小劉, 對他進行幫教。 剛開始, 小劉對馬梅並不領情, 連說句話都不容易。 在小劉面前碰壁後, 馬梅並不氣餒, 她主動聯繫小劉的家人, 瞭解到小劉的母親患有乳腺癌而小劉有沒有經濟來源,

生活拮据時, 馬梅主動為小劉的母親向社保部門和民政部門申請了大病救助和低保救助, 並四處奔波, 希望為小劉找一份工作, 能夠讓他養家糊口, 並重新融入正常社會交往中。

但事與願違, 馬梅找了很多單位——無論批發市場, 還是商場飯店, 老闆一聽說小劉曾有吸毒的“光輝”歷史, 頭都搖得像撥浪鼓, 既不給馬梅“面子”, 也不給小劉“機會”, 這讓馬梅十分著急, 嘴裡起了潰瘍。 馬梅怕打擊到小劉的自尊心, 沒有向他直說找工作的困難, 還是不停的幫小劉找工作。 但是小劉十分敏感, 時間一長, 也意識到了找工作的困難, 時常自暴自棄。 這時, 馬梅關懷總會及時地出現在小劉的身邊,

或是一個噓寒問暖的電話, 或是一兩句鼓勵的話, 讓小劉重新樹立起信心, “隔三差五的電話問候讓我感受到了溫暖, 有人關心我了, 我想我就不應該辜負這些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 一個月後的一天, 馬梅來到一家電器公司, 向老闆說明了來意, 也將小劉的狀況如實告知了老闆。 老闆沒說話, 而是點了一支煙, 問馬梅:“這個小劉是吸毒人員, 和你非親非故, 為什麼要幫他?”馬梅回答:“他是一個‘病人’, 現在需要社會來救治, 我的工作就是救治小劉這樣的人。 如果沒有人來救治, 他們只能失去生活信心, 破罐子破摔。 ”見老闆沉思, 馬梅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 沒想到老闆卻說:“這個人我要了, 讓他明天來我這兒上班吧!”聽了此話, 馬梅頓時高興的說不出話,愣了個神說道:“您說的是真的嗎”,她實在不敢相信,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努力終於給小劉找到了一份工作。

走出公司大門後,她立即給小劉打了個電話。電話中聽到小劉顫抖的謝謝聲,馬梅眼眶濕潤了。她鼓勵小劉並承諾第二天陪他一同去電器公司報到。老闆給小劉安排了電器安裝工作。小劉對這份來之不易工作很珍惜,不懂的地方主動向技術人員請教,自己也慢慢摸索。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和努力,小劉現在已成為電器公司正式員工,每月除了公司給繳納“三險一金”外還有2500元收入,並且還評為2017年的優秀員工。

馬梅說:“社會上有很多人包括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對禁毒社會工作者有一定偏見,認為是協助民警監督他們的,與他們談心談話不配合,家訪也面臨著吃‘閉門羹’的尷尬,還有吸毒人員家屬的侮辱,真的想打“退堂鼓”。但通過我們的工作,吸毒人員脫離了毒癮,重新回歸正常人際交往,他們和家人主動感謝我們時,我又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和榮譽感,就醫生一樣,高尚而純潔。希望有更多的人員理解我們、支持我們,配合我們!”

中寧縣禁毒辦 : 李英

寧夏禁毒—往期要聞回顧

馬梅頓時高興的說不出話,愣了個神說道:“您說的是真的嗎”,她實在不敢相信,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努力終於給小劉找到了一份工作。

走出公司大門後,她立即給小劉打了個電話。電話中聽到小劉顫抖的謝謝聲,馬梅眼眶濕潤了。她鼓勵小劉並承諾第二天陪他一同去電器公司報到。老闆給小劉安排了電器安裝工作。小劉對這份來之不易工作很珍惜,不懂的地方主動向技術人員請教,自己也慢慢摸索。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和努力,小劉現在已成為電器公司正式員工,每月除了公司給繳納“三險一金”外還有2500元收入,並且還評為2017年的優秀員工。

馬梅說:“社會上有很多人包括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對禁毒社會工作者有一定偏見,認為是協助民警監督他們的,與他們談心談話不配合,家訪也面臨著吃‘閉門羹’的尷尬,還有吸毒人員家屬的侮辱,真的想打“退堂鼓”。但通過我們的工作,吸毒人員脫離了毒癮,重新回歸正常人際交往,他們和家人主動感謝我們時,我又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和榮譽感,就醫生一樣,高尚而純潔。希望有更多的人員理解我們、支持我們,配合我們!”

中寧縣禁毒辦 : 李英

寧夏禁毒—往期要聞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