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索尼大法正式回歸,輝煌是否還可延續?

人生總是跌宕起伏, 越過滄海, 便是桑田, 走過憂傷, 便是快樂。 企業生命與人生進展一樣, 並不是一條直線, 曾經索尼憑藉別人難以企及的好身家稱霸全球, 從遊戲、影視、音樂, 到電視、手機、錄影機, 索尼早已擁有消費電子產業中最齊全的產業佈局。 然而在互聯網時代, 往昔的榮耀並沒能讓索尼趕上如蘋果、三星這般的好運氣。

痛定思痛, 索尼制定復興計畫重新起航。 站在2018的關口, 回顧過往, 雖路途艱辛, 好在目標已達成, 眺望未來, 索尼是否可以守住這片疆土?皓哥與索尼中國董事長&總裁高橋洋做了一番深度交流。

一、轉型有成, 索尼2017超預期業績實現全面營收

超額完成5000億日元的的營業利潤, 2017年達到6300億日元。

預計2017財年營業利潤為6300億日元, 刷新1997財年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 營業利潤大幅增長。 銷售額預計達8.5萬億日元, 比上一財年增加11.8%, 純利潤預計為3800億日元, 增長418.5%, 創歷史新高。

索尼的2017可以說是讓用戶、股東都滿意的一年, “大法”可以正式宣佈回歸。

並且所有業務類別都在創利, 越來越健康, 且進入到持續創利階段。

遊戲業務強勁, PS4已累積銷售7600萬台, 遊戲內容和網路服務也成長很快;消費電子領域的電視機、數碼和音訊, 在高端品質戰略的定位下, 穩定創造著利潤;半導體業務中拳頭產品圖像感測器, 憑藉技術優勢, 牢牢佔據著索尼盈利的核心地位。 而影視和音樂業務, 依託其豐富的娛樂生態資源, 也持續的貢獻贏利。

索尼的復興之道:洞察市場趨勢, 進行正確的判斷和預估。

受益於新中產崛起, 索尼消費電子產品在高端品質人群中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同時專注細分消費群體的戰略,

使其在高品質生活人群和年輕時尚人群更易佔據一席之地。

並建立了更高效的市場決策機制, 對市場分析更細緻, 分析週期縮短, 導致運營效率提升, 對機會把握的成功率也提高了。

當問起高橋洋如何歸納索尼的復興, 這位中國通停頓兩秒, 給出三個關鍵字:

一是順勢而為。 中國市場充滿機遇, 索尼16年築底、17年增長、18年還要繼續增長。

二是日新月異, 原有業務要不斷努力提升, 新的業務也在蓬勃發展。

三是同舟共濟, 沒有索粉, 就沒有索尼的發展, 要繼續保持雙贏關係。

二、驅動索尼2018再上一層樓的三駕馬車

在“最後一英寸”為用戶提供感動, 擴大持續性收益業務模式, 成為追求新業務的多元化公司——高橋洋的2018願景

第一駕馬車——消費電子:“人本主義”思維, 進行多元化業務佈局。

在電視市場, 繼續專注高端消費人群, 在大屏、高畫質、設計感等維度進行升級。

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 雖然彩電總量在下降, 但下滑的是小尺寸和低價位市場, 而大螢幕、4K高清晰度、高品質市場還在增長,

55英寸以上的大螢幕整體銷量提升了30%多。 而且, 中國有2億3千萬中產階級, 大於日本整體人口數, 高端消費市場的天花板還很高。 鑒於此, 在彩電業務方面索尼堅定實施高端產品戰略。

面向年輕時尚人群, 在中國深化新業務的發展, 從產品到服務的延伸, 未來的競爭核心在於連接更多服務的價值。

比如:KOOV(致力於培養孩子程式設計能力的教學工具)、Hi-Res全新的音樂服務、ANIPLEX的等更多的IP服務;

尤其值得重點強調的是索尼的智慧音箱,目前主打音效與設計感。高橋洋直言這是一個大方向,音箱只是智慧家居連接的一種實現途徑,它能否成功,取決於平臺能否提供更好的服務,以及消費者是否接受語音交互的新方式,還需要時間培養。

強化“超級用戶思維”,圍繞索粉俱樂部,提供老使用者更好的品質和服務。

索尼在一線城市開直營店,提供體驗感絕佳的場所,門店非以銷售為導向而看重體驗的價值。

在長達3個小時的專訪中,皓哥深深感受到:高橋洋的戰略佈局中,無論是加強索粉體驗,還是提升新使用者服務,都在強調使用者至上的理念。因此當問及他如何看待各條業務線的競爭時,他直接指出:“索尼更關注用戶滿意度,不太關注競爭對手,若我多關注競爭對手一分鐘,就意味著我少關注用戶一分鐘,用戶好才是真的好。”

交流中,尤讓皓哥讚歎的是,作為跨國公司的總裁,高橋洋離市場很近,中國發生的變化他都瞭若指掌,他也看到了拼多多、快手的火爆,看到了中國三四五線下沉消費力量崛起的威力,只是目前尚處於觀察階段,目前當地仍以協力廠商合作門店或互聯網管道覆蓋為主,但這塊很可能是未來巨大的增量。索尼能否三思而後行,有待後續跟蹤。

第二架馬車——半導體:作為圖像傳感業龍頭,以技術和規模優勢,佔據半壁江山。

CMOS圖像感測器技術壁壘很高,索尼目前引領全球,是高階手機的首選,有極強的定價權。

作為圖像感測器主要技術領導者,並且最早在消費電子領域商用化,基於在行業內的技術優勢,以及新型應用領域的高速增長,索尼半導體業務將維持盈利的核心地位。據Digitimes預估,2016年索尼的份額約45%,2017年有望達到50%。

國內智慧手機飽和後,索尼要擴大更多的應用場景,比如:擴展至汽車、可穿戴設備、工廠自動化、無人機等領域。

首先手機的雙攝滲透率可望持續上升,帶動相關部件的需求。其次未來的自動駕駛、機器視覺、安防監控、可穿戴設備、AR/VR 等新應用場景,將繼續拉動感測器的市場規模。其中車用領域將是最主要的需求增量,2021年規模預計達23億美元,占14%市場份額。

高橋洋定下的2018年半導體銷量依然是保持增長,這位日企高管再次驗證了他對中國市場的趨勢把控,提到另外一個重要驅動力來自于中國手機出海,索尼也將受益於此戰略帶來的增量機會。

以華為、小米、OPPO、vivo等為首的頭部玩家正集體出海,遍佈東南亞、印度等國家,一掃國內增長放緩的萎靡,海外這片巨大的增量市場,將有更大的潛力。而作為手機硬體中最重要供應商,索尼或將是這波出海戰役中最大的獲利者。

同時,不斷在技術上反覆運算和突破,也有望提升這塊業務的客單價與盈利能力。

索尼對技術的敬畏讓人動容,它的原則是:每次技術反覆運算一定要超越上一代。2017年2月,索尼推出首款三層堆疊式CMOS圖像感測器*,進一步提升攝像頭的性能,是目前最先進的 CMOS,能更好地支持手機中高階雙攝與圖像識別的升級需求,未來在高端市場的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而這塊蛋糕的盈利能力無疑更好。

*三層堆疊式感測器是在圖元層和電路層之間加入了一層 DRAM 快閃記憶體,使感測器緩存圖像資訊,並加速處理器讀取圖片的速度

未來,索尼CMOS圖像感測器業務還將受益於物聯網趨勢,隨智慧設備數量的爆發而增長。

有業內專家預測:IoT時代,未來一切設備都將智慧化,將導致圖像感測器的需求量從10億增至1000億的量級,以此推算,市場吸引力極大。即使有後來者磨練技術欲追趕上索尼,但是蛋糕池夠大,每一份羹都足以飫甘饜肥。

其實這得感謝索尼的創始人對技術創新的堅持,且前瞻性研發,提前佈局,導致索尼在每一波技術浪潮的變革中,總能抓住機遇而不掉隊。

近年來,索尼高層非常重視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成立風險創新基金,提前鎖定未來。

研發機器人、註冊AI公司、設立風險創新基金、贊助世界機器人大賽等,索尼在技術方面發揚了其工程師基因,持續研發。並且,如今的索尼更加開放,與行業加強溝通,對外開放深度學習工具。內驅不停、外力引用,順應世界大趨勢又以技術走在變革的前面。

對比松下、日立等隕落的日本品牌,索尼重新崛起,本質是其對新技術的執著。

改革開放初期,以松下為首的日本企業進入中國,風生水起。但是最近幾年,隨著中國電子、互聯網等技術的崛起,很多曾經的日企巨頭跌入低谷,大有江河日下之勢。尤其是2017年是整個日企舉步維艱的一年,但是索尼卻逆勢而上,不斷突破,其“技術基因”深入骨髓,建立起了護城河。

第三架馬車——專業系統:發揮索尼技術優勢,五大領域助力中國產業升級。

發揮索尼影像專業技術優勢和產業鏈解決方案能力,將有助五大領域的產業升級,包括:娛樂、媒體內容製作、數位影院、醫療、教育。

其中最寄予厚望的是媒體內容製作業務,不僅進入時間早(70年代)而且與中國頂級的電視臺合作(央視),技術層層升級。此外,OTT網路內容製作商也成為了索尼客戶,投資製作自己的節目。而且中國的數字影院裡有幾千台索尼的鐳射放映機。馬上就要落地的上海虹橋的東方航空品牌展廳中安裝了索尼8K顯示和VR的系統。

專業系統的升級說明,索尼的產業服務在往重度垂直方向發展:從產品、系統和業務運營等方面,為企業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方案。

以娛樂產業為例,每年新興的博物館、遊樂園、商場、影院等項目均以數千計,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商業價值。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索尼專業系統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整合系統設計、軟體設計、方案設計三方面優勢,以娛樂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模式進行切入,實現以專業影像為核心的軟、硬體集成,為行業客戶提供專業便捷的一站式服務和多元化的價值體系。

從三架馬車可以看出,在平井一夫的帶領下,索尼的公司文化、業務方向、產品定位出現質的轉變,盈利能力明顯提升;核心驅動力轉變到娛樂內容與影像技術,符合未來內容消費升級與物聯網的大趨勢。其中,索尼中國在索尼集團的話語權越來越重,則是高橋洋接任後以業績說話的最好體現。

三、結語

匠心在左,技術在右,在企業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穿花拂葉的索尼,踏著荊棘,不覺痛苦,勇往直前,再創輝煌!

文:錢皓,盛丹丹亦有貢獻

尤其值得重點強調的是索尼的智慧音箱,目前主打音效與設計感。高橋洋直言這是一個大方向,音箱只是智慧家居連接的一種實現途徑,它能否成功,取決於平臺能否提供更好的服務,以及消費者是否接受語音交互的新方式,還需要時間培養。

強化“超級用戶思維”,圍繞索粉俱樂部,提供老使用者更好的品質和服務。

索尼在一線城市開直營店,提供體驗感絕佳的場所,門店非以銷售為導向而看重體驗的價值。

在長達3個小時的專訪中,皓哥深深感受到:高橋洋的戰略佈局中,無論是加強索粉體驗,還是提升新使用者服務,都在強調使用者至上的理念。因此當問及他如何看待各條業務線的競爭時,他直接指出:“索尼更關注用戶滿意度,不太關注競爭對手,若我多關注競爭對手一分鐘,就意味著我少關注用戶一分鐘,用戶好才是真的好。”

交流中,尤讓皓哥讚歎的是,作為跨國公司的總裁,高橋洋離市場很近,中國發生的變化他都瞭若指掌,他也看到了拼多多、快手的火爆,看到了中國三四五線下沉消費力量崛起的威力,只是目前尚處於觀察階段,目前當地仍以協力廠商合作門店或互聯網管道覆蓋為主,但這塊很可能是未來巨大的增量。索尼能否三思而後行,有待後續跟蹤。

第二架馬車——半導體:作為圖像傳感業龍頭,以技術和規模優勢,佔據半壁江山。

CMOS圖像感測器技術壁壘很高,索尼目前引領全球,是高階手機的首選,有極強的定價權。

作為圖像感測器主要技術領導者,並且最早在消費電子領域商用化,基於在行業內的技術優勢,以及新型應用領域的高速增長,索尼半導體業務將維持盈利的核心地位。據Digitimes預估,2016年索尼的份額約45%,2017年有望達到50%。

國內智慧手機飽和後,索尼要擴大更多的應用場景,比如:擴展至汽車、可穿戴設備、工廠自動化、無人機等領域。

首先手機的雙攝滲透率可望持續上升,帶動相關部件的需求。其次未來的自動駕駛、機器視覺、安防監控、可穿戴設備、AR/VR 等新應用場景,將繼續拉動感測器的市場規模。其中車用領域將是最主要的需求增量,2021年規模預計達23億美元,占14%市場份額。

高橋洋定下的2018年半導體銷量依然是保持增長,這位日企高管再次驗證了他對中國市場的趨勢把控,提到另外一個重要驅動力來自于中國手機出海,索尼也將受益於此戰略帶來的增量機會。

以華為、小米、OPPO、vivo等為首的頭部玩家正集體出海,遍佈東南亞、印度等國家,一掃國內增長放緩的萎靡,海外這片巨大的增量市場,將有更大的潛力。而作為手機硬體中最重要供應商,索尼或將是這波出海戰役中最大的獲利者。

同時,不斷在技術上反覆運算和突破,也有望提升這塊業務的客單價與盈利能力。

索尼對技術的敬畏讓人動容,它的原則是:每次技術反覆運算一定要超越上一代。2017年2月,索尼推出首款三層堆疊式CMOS圖像感測器*,進一步提升攝像頭的性能,是目前最先進的 CMOS,能更好地支持手機中高階雙攝與圖像識別的升級需求,未來在高端市場的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而這塊蛋糕的盈利能力無疑更好。

*三層堆疊式感測器是在圖元層和電路層之間加入了一層 DRAM 快閃記憶體,使感測器緩存圖像資訊,並加速處理器讀取圖片的速度

未來,索尼CMOS圖像感測器業務還將受益於物聯網趨勢,隨智慧設備數量的爆發而增長。

有業內專家預測:IoT時代,未來一切設備都將智慧化,將導致圖像感測器的需求量從10億增至1000億的量級,以此推算,市場吸引力極大。即使有後來者磨練技術欲追趕上索尼,但是蛋糕池夠大,每一份羹都足以飫甘饜肥。

其實這得感謝索尼的創始人對技術創新的堅持,且前瞻性研發,提前佈局,導致索尼在每一波技術浪潮的變革中,總能抓住機遇而不掉隊。

近年來,索尼高層非常重視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成立風險創新基金,提前鎖定未來。

研發機器人、註冊AI公司、設立風險創新基金、贊助世界機器人大賽等,索尼在技術方面發揚了其工程師基因,持續研發。並且,如今的索尼更加開放,與行業加強溝通,對外開放深度學習工具。內驅不停、外力引用,順應世界大趨勢又以技術走在變革的前面。

對比松下、日立等隕落的日本品牌,索尼重新崛起,本質是其對新技術的執著。

改革開放初期,以松下為首的日本企業進入中國,風生水起。但是最近幾年,隨著中國電子、互聯網等技術的崛起,很多曾經的日企巨頭跌入低谷,大有江河日下之勢。尤其是2017年是整個日企舉步維艱的一年,但是索尼卻逆勢而上,不斷突破,其“技術基因”深入骨髓,建立起了護城河。

第三架馬車——專業系統:發揮索尼技術優勢,五大領域助力中國產業升級。

發揮索尼影像專業技術優勢和產業鏈解決方案能力,將有助五大領域的產業升級,包括:娛樂、媒體內容製作、數位影院、醫療、教育。

其中最寄予厚望的是媒體內容製作業務,不僅進入時間早(70年代)而且與中國頂級的電視臺合作(央視),技術層層升級。此外,OTT網路內容製作商也成為了索尼客戶,投資製作自己的節目。而且中國的數字影院裡有幾千台索尼的鐳射放映機。馬上就要落地的上海虹橋的東方航空品牌展廳中安裝了索尼8K顯示和VR的系統。

專業系統的升級說明,索尼的產業服務在往重度垂直方向發展:從產品、系統和業務運營等方面,為企業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方案。

以娛樂產業為例,每年新興的博物館、遊樂園、商場、影院等項目均以數千計,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商業價值。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索尼專業系統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整合系統設計、軟體設計、方案設計三方面優勢,以娛樂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模式進行切入,實現以專業影像為核心的軟、硬體集成,為行業客戶提供專業便捷的一站式服務和多元化的價值體系。

從三架馬車可以看出,在平井一夫的帶領下,索尼的公司文化、業務方向、產品定位出現質的轉變,盈利能力明顯提升;核心驅動力轉變到娛樂內容與影像技術,符合未來內容消費升級與物聯網的大趨勢。其中,索尼中國在索尼集團的話語權越來越重,則是高橋洋接任後以業績說話的最好體現。

三、結語

匠心在左,技術在右,在企業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穿花拂葉的索尼,踏著荊棘,不覺痛苦,勇往直前,再創輝煌!

文:錢皓,盛丹丹亦有貢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