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前知名央視主持人,優米網創始人王利芬老師攤上事了

前知名央視主持人, 優米網創始人王利芬老師攤上事了。

王利芬老師的10萬+文章並不出色

我好奇的打開那篇王利芬老師引以為自豪的10萬+文章, 發現文章不長, 也不精彩。 談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創業不容易, 不要盲目提倡創業。

這種文章, 如果沒有M先生去世這個大熱點作為“引線”是無法實現10萬+的。 翻開其公眾號的其他文章, 多是2000-3000次閱讀。 如此名人的公眾號文章, 竟然不如磐石之心的閱讀量和活躍度。

再看優米網, 這個創業近8年的付費閱讀平臺不能算成功。 在IT桔子網站上, 我搜不到優米網的融資情況。 百度上, 也查不到其相關投資方。 這個教人創業的網站, 這位“創業教母”竟然自己的公司都無法獲得融資?

的確, 創業艱難。 我作為一名耍嘴皮子和筆桿子吃飯的人,

雖然也算是創業10多年, 但始終還沒跳出“小作坊”的範疇, 不能算是真正創業。 王利芬老師擁有如此多的人脈、光環、資源都無法創業大紅大紫, 可想而知創業有多難了。

因此, 王利芬老師的公眾號借助新聞熱點作了《MKK的離世, 掀開了創業殘酷的一角》一文, 從選題上來講是成功的。 這即是說明一個事實, 也是自媒體作者們蹭熱點的正確方式。

是什麼讓王利芬老師忘記“悲憫”?

我大膽的猜測, 王利芬老師在看到M先生去世消息後, 作為一位元50多歲的知識女性, 一位母親, 她肯定會有心生憐憫。 作為一名創業者, 一名主持過《贏在中國》, 與多位元創業者對話過的主持人, 她肯定也會有關於創業難的看法。

因此, 王利芬作此文的目的本是借助熱點, 表達下自己的觀點。 可沒想到, 這個熱點實在是太熱, 直接讓其公眾號文章從2000次變成10萬+。 於是, 她一覺醒來, 忘記了“悲憫”“創業難”, 被10萬+的閱讀量沖昏了頭腦。 所以她的“高興”應該也是真實的表達。

如果我猜測的不正確, 還請各位讀者以及王利芬老師見諒。 我可能只是用一個非知名自媒體的眼光和思想去揣測王利芬老師的內心。

說句實在話, 一旦踏入自媒體這個行業, 真的就變成“人不人, 鬼不鬼”了。 你必須有蒼蠅對血的嗅覺, 才能蹭到熱點。 有人說, 咪蒙老師是自媒體的楷模。 這一點也不為過, 她老人家蹭熱點的水準就像是蒼蠅的鼻子上放上了蝙蝠的雷達, 比警犬還靈敏一萬倍。

網上一波又一波的熱點不斷來襲, 就像是一波又一波的潮水。 有經驗的漁民, 會在追著退潮的速度在沙灘上撿那些擱淺的魚蝦。 這是自媒體的生存技巧, 也是當前“流量為王”媒體生態的生存法則。

每一位自媒體都無法像《月亮與六便士》一書中寫得那位畫家, 只為自己畫畫。 也無法像真實的偉大畫家梵古那樣活著的目的就是創作不朽著作, 並不為出售, 也不在意任何人的觀賞。

更何況現在的媒體生態是有流量就有錢。 咪蒙老師坐擁數百萬粉絲, 頭條軟文單價75萬元。 邏輯思維坐擁數百萬粉絲, “得到平臺”風生水起, 年入數億元。

大量頭部大號, 依靠粉絲的力量, 幾個人創造的收入追趕上了數千人的製造大企業。 在這些創富成功的案例刺激之下,數百萬自媒體爭搶流量蛋糕,沒有一點博眼球的技巧,怎麼才能脫穎而出呢?

我們已經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到底為誰寫作?寫作本是作者從內心深處流淌出來的觀點自然表達,現在卻不得不被流量綁架。

寫深度文章無人閱讀,寫吹捧文章被人罵跪舔企業,寫批判文章被人說是黑稿。做人難,創業難,做自媒體更難!(完)

在這些創富成功的案例刺激之下,數百萬自媒體爭搶流量蛋糕,沒有一點博眼球的技巧,怎麼才能脫穎而出呢?

我們已經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到底為誰寫作?寫作本是作者從內心深處流淌出來的觀點自然表達,現在卻不得不被流量綁架。

寫深度文章無人閱讀,寫吹捧文章被人罵跪舔企業,寫批判文章被人說是黑稿。做人難,創業難,做自媒體更難!(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