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率先完成“多規合一”試點 為創新名城增添雨花活力

1月21日下午, 市人大代表、雨花臺區區長李世峰, 走進龍虎網兩會直播間, 就雨花臺區在精細化管理上的成效、持續深化“多規合一”“一張藍圖”改革工作和創新名城的建設方面與網友進行了分享。

1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城市精細化管理上下大功夫

2017年是精細化管理的大考之年, 2017年初, 市委市政府為深入貫徹中央城市建設會議精神, 在全市開展十項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行動。 雨花臺區作為南京主城南面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做了努力下了大功夫。

李世峰訪談時表示, 雨花臺區2017年在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方面整整安排了10大類119個專案, 涉及投資總額10個億。 “通過我們整整一年努力, 相關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談及精細化建設管理的成果, 李世峰表示, 首先要做到科學的謀劃和設計為先。 其次要在實施過程中精細組織, 把各方面的力量彙聚到一起, 發揮主導作用, 共同實施城市精細化建設和管理。 同時還要注重建管並重。

“服務要從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大的方面例如鳳台南路出新改造、南站周邊農花河的改造以及大的片區的環境綜合整治等。 除此之外, 我們還做了背街小巷環境綜合整治、180多個社區的雨汙分流工程,

從而做到在大方面改造和小方面精細化操作達到綜合的效果。 ”

雨花臺區在社區環境綜合整治中也非常注重傾聽民眾意見、民主商議、方案公示等, 希望能最廣泛的讓群眾都能參與到城市建設管理中。

李世峰舉了個例子, “普德村社區因為是老舊社區, 停車一直是個大難題, 我們選擇了比較創新的設計方案, 讓群眾進行自主挑選, 最後選擇了立體停車庫。 現在我們就可以看到建成的社區摩天輪式停車場, 既節約經濟實現智慧化管理, 又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間, 群眾非常歡迎。 ”

2

堅持規劃先行

將“多規合一”“一張藍圖”成效落到實處

2017年, 雨花臺區在全市率先完成“多規合一”“一張藍圖”試點工作, 李世峰在訪談過程中反復強調了規劃先行的重要性。 “做什麼事情都要以規劃為先, 包括國民經濟的規劃、國土利用的規劃、城鄉規劃、環保規劃等。 ”

2017年, 雨花臺區將城鄉的規劃和土地利用的規劃相融合。 其次確定了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和城市開發邊界底線,

並將水務規劃、森林規劃、交通規劃、城市管網規劃等規劃都納入了統一的平臺。

李世峰透露, 2018年在“多規合一”“一張藍圖”應用階段, 將會把前期工作的成效落到實處。 “主要是把產業鏈的項目、城市更新改造的項目、國民經濟發展的相關產業佈局落到實處, 特別是要把資訊平臺的應用在2018年進一步深化。”

3

完善綜合性配套服務

留住高新人才建設創新雨花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十九大報告中多次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今年市委1號檔更是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在建設創新名城方面,李世峰認為對雨花臺區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把南京科教優勢發揮出來這個舉措對雨花來說尤其重要,符合我們雨花的氣質和發展的要求,我們非常珍惜這個機會。”

在創新方面,李世峰提出了雨花臺區在2018年的幾個具體舉措。“一個是抓平臺的建設,乙太倉省級高新區為標杆,以常州國家級高新區為燈塔,目標是把雨花高新區打造成省級高新區。其次要抓項目的落地,打造‘兩落地一融合’前沿陣地。比如江蘇三維智慧製造研究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網路安全研究院等專案都已在雨花簽約並實際運作了,2018年我們還有一些在談和儲備的專案,我們希望這些‘兩落地一融合’項目能夠落地、落實、落好。第三抓主體創新,形成獨具競爭力的創新活力。我們希望通過2018年的努力,能夠力爭今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100家,增幅在50%以上,還要力爭新增上市掛牌企業5家,實現高新技術的產值1500億元以上。第四項要抓服務和環境,增強我們創新驅動的雨花的比較優勢。2018年我們還要著力培養一些獨角獸企業和具有科技創新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比如運滿滿這家企業正全力準備在美國上市,這是一家超級獨角獸企業,是在全省甚至全國智慧物聯方面領頭領軍的企業,還有億嘉和機器人等,這類企業都需要政府的強力服務來推動他們更好更快的發展。

李世峰表示,雨花臺區將不斷提升教育、醫療、相關商貿商業服務業的水準,同時提升綜合性技術的配套、空間的騰轉、審批制度的改革、營商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讓高新人才在雨花留得下來,生活得高興。為高新企業做好服務,為創新名城建設增添雨花的活力。

特別是要把資訊平臺的應用在2018年進一步深化。”

3

完善綜合性配套服務

留住高新人才建設創新雨花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十九大報告中多次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今年市委1號檔更是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在建設創新名城方面,李世峰認為對雨花臺區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把南京科教優勢發揮出來這個舉措對雨花來說尤其重要,符合我們雨花的氣質和發展的要求,我們非常珍惜這個機會。”

在創新方面,李世峰提出了雨花臺區在2018年的幾個具體舉措。“一個是抓平臺的建設,乙太倉省級高新區為標杆,以常州國家級高新區為燈塔,目標是把雨花高新區打造成省級高新區。其次要抓項目的落地,打造‘兩落地一融合’前沿陣地。比如江蘇三維智慧製造研究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網路安全研究院等專案都已在雨花簽約並實際運作了,2018年我們還有一些在談和儲備的專案,我們希望這些‘兩落地一融合’項目能夠落地、落實、落好。第三抓主體創新,形成獨具競爭力的創新活力。我們希望通過2018年的努力,能夠力爭今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100家,增幅在50%以上,還要力爭新增上市掛牌企業5家,實現高新技術的產值1500億元以上。第四項要抓服務和環境,增強我們創新驅動的雨花的比較優勢。2018年我們還要著力培養一些獨角獸企業和具有科技創新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比如運滿滿這家企業正全力準備在美國上市,這是一家超級獨角獸企業,是在全省甚至全國智慧物聯方面領頭領軍的企業,還有億嘉和機器人等,這類企業都需要政府的強力服務來推動他們更好更快的發展。

李世峰表示,雨花臺區將不斷提升教育、醫療、相關商貿商業服務業的水準,同時提升綜合性技術的配套、空間的騰轉、審批制度的改革、營商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讓高新人才在雨花留得下來,生活得高興。為高新企業做好服務,為創新名城建設增添雨花的活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