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脾胃強弱是決定壽命關鍵|中山講堂現場(一)

自古素有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之說, 脾胃的強弱是決定壽命的關鍵。 那麼, 脾胃虛弱怎麼辦?人們又該如何調理呢?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科主任醫師文小敏博士介紹了以下四種方法。

一是分清類型。 脾胃虛弱, 分8種類型, 不同的類型, 側重點不同, 調理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樣, 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分清脾胃虛弱的類型, 才能精准調理。

二是祛濕化痰。 脾胃虛弱, 不能正常運化穀物水液, 水反為濕, 穀反為滯, 濕和滯久則化熱, 可形成濕熱, 水濕內停, 聚而為痰。

三是健脾益氣。 文小敏特別提到, “氣”在這裡代表機能的動力。 人體最重要的氣是“脾氣”。 脾氣是由飲食消化後產生的“穀氣”, 脾氣因能上升, 故可將水穀之氣和精微上輸入肺, 再輸布於其他臟腑, 而化生氣血。 如脾氣不升反而下陷(中氣下陷), 則出現氣短懶言、久瀉、脫肛、子宮脫垂以及其他內臟下垂等症。

四是潤胃調氣。 胃氣下降, 故水穀下行, 便於消化、吸收及排泄。 如胃氣不降反而上逆, 噁心嘔吐等症狀。 胃屬陽, 喜潤惡燥。 胃病容易產生胃熱或胃火而傷胃耗津, 出現口幹喜飲、不饑不食、舌幹少津等症狀。

現場互動

中年阿姨:幽門螺旋桿菌檢查一個加號嚴重嗎,

會傳染嗎?應該如何治療?

文小敏:幽門螺旋桿菌hp陽性表示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一個加號是比較輕的,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炎及潰瘍病的主要原因, 要想治癒胃病必須先根除幽門螺旋桿菌。 同時, 對於年齡40到45歲以上患者, 應先注意排除胃癌可能性, 再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

中國是全世界胃癌的高發國家,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I類致癌因數, 早期胃癌通常無明顯症狀, 因此胃鏡的篩查至關重要。

需特別提醒的是, 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應當接受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篩查及治療。 胃癌的發生是多因素的, 包括遺傳、環境、感染等, 有家族史患者, 其胃癌發生風險明顯增高。 而大量臨床研究顯示, 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明顯降低感染者的胃癌發生風險, 尤其對於有胃癌家族史的感染者。

另外, 消化性潰瘍病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和根除治療的絕對指征。 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可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 而其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消化道出血和穿孔)可以導致患者的死亡風險,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發生和復發的重要致病因素。 因此, 對於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患者以及有潰瘍病史的患者, 均應當篩查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主要在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傳染, 故提倡分餐制, 可降低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傳染的風險。

青年小夥:脾胃不好是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文小敏:“脾胃不好”是一個中醫概念,在多數時候被用來形容一些經常腹痛、腹脹、大便不正常的情況,直接對應到現代醫學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並不合適。導致這些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但也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腸易激綜合征、乳糖不耐受等情況,甚至有可能是器質性的胃病。所以不能憑藉自身症狀符合“脾胃不好”的描述,就自我診斷,應及時就醫,進行消化系統方面的檢查。

廣東科技報記者 龍超 通訊員 吳佳儀

責任編輯 姚贊原

青年小夥:脾胃不好是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文小敏:“脾胃不好”是一個中醫概念,在多數時候被用來形容一些經常腹痛、腹脹、大便不正常的情況,直接對應到現代醫學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並不合適。導致這些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但也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腸易激綜合征、乳糖不耐受等情況,甚至有可能是器質性的胃病。所以不能憑藉自身症狀符合“脾胃不好”的描述,就自我診斷,應及時就醫,進行消化系統方面的檢查。

廣東科技報記者 龍超 通訊員 吳佳儀

責任編輯 姚贊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