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反季蔬果會導致性☆禁☆早☆禁☆熟?科普達人這樣說

雲無心老師:

您好!

如今無論什麼季節, 市售蔬菜水果的品種一點都不見少。 可是, 有說法說蔬菜水果最好吃應季的, 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吃了反而對健康有危害, 尤其不能給小孩子吃。 請教您, 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在營養和食用安全方面真的有問題嗎?

萬萬媽媽

From雲無心

傳統意義上, 蔬菜水果都是在特定的“時令”種植和收穫。 而反季節蔬果顛覆了這種千百年的固有認知, 所以讓許多人感到不安。 這種不安, 並不是因為它們真的產生了什麼危害, 而是一種對新生事物的本能恐懼。 在這種“欲加之罪”的心理基礎上,

也就產生了各種“有害”的傳說。

反季蔬果並不是科學怪物

反季節蔬菜水果的來源有3種途徑:

第1種是異地種植、長途運輸 一種植物在一個地區是“反季”的, 在另一個地方卻可能正當時。 比如, 幾乎所有蔬菜在冬天的北京都無法生長, 而在廣東、海南等南方卻生機盎然。 借助于現代社會發達的物流能力, 把這些南方“應季”的蔬菜運到北方, 也就被人們稱作了“反季”。

第2種是應季生長、長期保存 以前, 北方人民把大白菜儲存起來吃一個冬天, 就是這一類反季蔬菜的初級形式。 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 人們對於蔬菜水果的保鮮、儲存有了非常深入的認識, 通過調控存儲條件, 可以讓它們在很長的時間內保持新鮮。 絕大多數的“反季節水果”都是這樣實現的,

比如香蕉、葡萄、蘋果、梨、柑橘、鳳梨……這些水果, 可以做到全年供應, 而品質變化不大。

第3種是由“大棚種植” 這種方式主要針對蔬菜, 也是人們顧慮較多的方式。 所謂季節與“時令”, 只是老祖宗們對如何利用自然條件的總結而已。 現代社會, 人類操縱這些條件的能力大大增強, 也就不用去適應植物, 而是讓植物來適應人類了。 大棚就是人為地設置了一個適合植物生長的局部環境, 讓它們按照我們的需求來生長。 在反季蔬菜這個概念出現之前, 其實人們已能夠一年四季都發豆芽了。

被誇大的反季與應季之差

不管是異地種植、長途運輸, 還是長期保存、售前催熟, 都需要在果蔬長到最佳狀態之前採摘。

這對於蔬菜問題不大, 而對於水果 , 就意味著水果中各種成分的轉化還沒有進行完全。 換句話說, 它們相當於“青澀”的水果——在銷售之前經過催熟, 其狀態跟自然成熟的還是有一定差異。 此外, 在儲存中, 果蔬處於“休眠”狀態, 但還是有一些生化反應在緩慢發生, 一些營養成分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失。

而對於大棚種植的蔬菜, 人們可以很好地控制溫度、濕度以及肥料, 卻無法改變光照, 而光照對於某些蔬菜的生長會有比較大的影響, 會導致某些營養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

也就是說, 反季節的蔬菜水果, 跟“應時”“當地”生產的, 的確存在一些不同。 不過, 這種不同只是其中某些“營養成分”含量的高低有所差異, 並不意味著它們“沒有營養”,

更不意味著它們“可能有害”。 實際上, 一種反季節蔬菜與它的應季產品相比, 往往還不如它與另一個品種的蔬菜之間的差異大。

妖魔化的農殘和植物激素

許多人對反季蔬果的擔心, 來自于農殘和植物激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