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群眾幸福指數節節高 錦江區注重示範引領勇擔健康使命

近日, 兩年一度的2016—2017年度錦江區醫療衛生行業表彰大會召開。 大會表彰了經區醫學會理事會全體代表集體審議表決推選出的基層衛生工作先進集體、醫養結合工作先進集體、學科建設先進集體等9大類先進集體37家, 基層衛生工作先進個人、醫德醫風先進個人、醫學科研學術先進個人、專科學科帶頭人13名先進個人。

過去兩年錦江區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弘揚醫德, 鑽研醫術, 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準、更加滿意的衛生和健康服務, 推動了全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全區居民健康指標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服務能力提升 人人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導醫微笑著核對患者身份資訊, 隨處可見的健康教育宣傳海報, 醫院每個角落都可以見到溫馨、嚴謹的佈置……作為基層衛生工作先進集體的東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隨處都彰顯著專業與規範。

進入東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門導醫便會對患者身份證資訊進行登記, 確保正確識別患者身份。 醫護人員在交班時均採用“ISBAR”工作法, 醫護人員要進行自我介紹、彙報病人情況、背景介紹、介紹病人評估情況及下一步治療建議, 讓醫護人員充分溝通, 保證患者就醫品質。 通過紅黃白三種不同顏色的標籤對高警性藥品進行管理。 高警性藥品貼紅色標籤, 易混淆藥品貼黃色標籤, 普通藥品貼白色標籤, 細化藥品管理, 保證用藥安全。 同時, 東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對保安與保潔進行了專門培訓, 讓每一個人都清楚消防設施的使用, 學會區分感染性廢棄藥品……讓每個基層員工都成為醫院安全的守護者。

據瞭解, 東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居民為中心, 進行流程梳理及再造, 在制度治人到文化化人的過程中, 中心服務的居民及患者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貼心的服務及家人般的照顧。 醫護團隊組建合理, 素質高, 服務好, 群眾滿意度高, 無醫療事故發生。 2016年6月成為全國唯一一家通過國際JCI認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在錦江區2016年基層衛生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中取得團隊組一等獎。 獲得2017年錦江區第三季度基本公衛績效考核及家庭醫生考核第一名。

除了東大社區衛生服中心, 成龍路、龍舟路、獅子山、三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錦江翠顏堂醫學門診部也獲得了基層衛生工作先進集體表彰。 錦江區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2年來錦江區加強硬體建設, 完善制度, 通過集中培訓、現場考核、技能大賽等方式切實推動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 全區17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省、市、駐區三級以上醫院全部建立了醫聯體, 對口上級醫院每週派專家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坐診,

説明指導工作。 推動市二醫院縱向型、緊湊型醫聯體發展, 組建“1+N+X管理技術團隊”入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並建立了遠端心電判讀、遠端會診、遠端動態血糖監測、遠端呼吸睡眠中心等遠端診療項目, 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診療品質。 大力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成立“1+1+1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聯盟”, 龍頭醫院以“一帶一組”的形式下沉到全區84個家庭醫生團隊, 實現零距離幫扶。 大力開展居民健康檔案建立與管理、健康教育活動、重點傳染病防控、預防接種、婦幼保健管理、中醫藥健康管理等服務, 確保全區居民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多模式並行 醫養融合更進一步

“我們將堅定不移的走醫養融合的發展道路, 加大科研力度, 培養老年病醫護人員,為更多的老年高齡、多病、失智、失能老人提供更加專業及高效優質的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提升老年人的尊嚴。”獲得醫養結合工作先進集體表彰的成都市老年康療院,長期為老齡化人群提供多學科,多專業的醫療、康復、照護服務,對慢性疾病預防與保健,疾病急性期處置及康復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率先在國內提出並建立老年醫療、老年康復、老年照護、老年服務人才培養以及老年健康問題研究的“五元共構”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同時成都市老年康療院推行“三位一體”全程無家屬陪護的醫養結合模式,使得患者和家屬滿意度高,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

截至目前,錦江區已有8家醫養結合型社區養老院,111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機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與醫療衛生機構簽訂醫療服務協定率達100%。

人才輩出 推動學科學術建設邁向新臺階

過去兩年錦江區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恪守宗旨、辛勤工作,以實際行動培育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在基層衛生工作、醫德醫風、醫學科研學術、專科學科方面湧現出了眾多先進典型。

基層衛生服務工作先進個人周文雯,擔任東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以各項標準為準繩,創新管理模式,2016-2017中心年度患者滿意度均高於96%,無醫療事故發生。

醫德醫風先進個人胡蓉,擔任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肝病科主任,她嚴格要求自己廉潔行醫,工作作風正派。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九不准原則”,嚴守職業規範,醫德高尚、醫技高明,群眾滿意度高。

錦欣婦女兒童醫院超聲醫學影像科主任吳瓊獲評學科研學術先進個人。她率先在四川省開展四、三維超聲在婦產科的應用,參與制訂了《四川省產前超聲檢查規範》同時承擔了成都市10區10縣的產前超聲診斷指導、培訓相關醫院的產前超聲篩查、品質控制等工作,在四川省超聲界具有較高聲譽。

來自四川友誼醫院的李平,獲評專科學科帶頭人,他曾作為第一主研人負責省衛計委多個重點科研課題研究。作為副主編編寫專著《胃癌新技術》一部。他40年如一日,立足普外崗位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培養和造就了大量的優秀中青年醫生。

一大批優秀醫生共同推動了錦江區重點學科、學術建設邁向新臺階。四川錦欣婦女兒童醫院、成都骨科醫院、成都肛腸專科醫院等紛紛在學術交流、學科建設、醫學科研等方面斬獲殊榮。區婦幼保健院建立了四川省首家生殖醫學與遺傳學研究所和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成都骨科醫院建設“脛腓骨骨折、股骨頸骨折、胸腰椎骨折”市重點單病種三個。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成為省醫學甲級重點專科建設專案,麻醉、疼痛、護理成為成都市重點學科建設專案。

文:陳玉婷

圖:譙茜芸 陳玉婷

培養老年病醫護人員,為更多的老年高齡、多病、失智、失能老人提供更加專業及高效優質的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提升老年人的尊嚴。”獲得醫養結合工作先進集體表彰的成都市老年康療院,長期為老齡化人群提供多學科,多專業的醫療、康復、照護服務,對慢性疾病預防與保健,疾病急性期處置及康復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率先在國內提出並建立老年醫療、老年康復、老年照護、老年服務人才培養以及老年健康問題研究的“五元共構”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同時成都市老年康療院推行“三位一體”全程無家屬陪護的醫養結合模式,使得患者和家屬滿意度高,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

截至目前,錦江區已有8家醫養結合型社區養老院,111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機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與醫療衛生機構簽訂醫療服務協定率達100%。

人才輩出 推動學科學術建設邁向新臺階

過去兩年錦江區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恪守宗旨、辛勤工作,以實際行動培育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在基層衛生工作、醫德醫風、醫學科研學術、專科學科方面湧現出了眾多先進典型。

基層衛生服務工作先進個人周文雯,擔任東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以各項標準為準繩,創新管理模式,2016-2017中心年度患者滿意度均高於96%,無醫療事故發生。

醫德醫風先進個人胡蓉,擔任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肝病科主任,她嚴格要求自己廉潔行醫,工作作風正派。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九不准原則”,嚴守職業規範,醫德高尚、醫技高明,群眾滿意度高。

錦欣婦女兒童醫院超聲醫學影像科主任吳瓊獲評學科研學術先進個人。她率先在四川省開展四、三維超聲在婦產科的應用,參與制訂了《四川省產前超聲檢查規範》同時承擔了成都市10區10縣的產前超聲診斷指導、培訓相關醫院的產前超聲篩查、品質控制等工作,在四川省超聲界具有較高聲譽。

來自四川友誼醫院的李平,獲評專科學科帶頭人,他曾作為第一主研人負責省衛計委多個重點科研課題研究。作為副主編編寫專著《胃癌新技術》一部。他40年如一日,立足普外崗位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培養和造就了大量的優秀中青年醫生。

一大批優秀醫生共同推動了錦江區重點學科、學術建設邁向新臺階。四川錦欣婦女兒童醫院、成都骨科醫院、成都肛腸專科醫院等紛紛在學術交流、學科建設、醫學科研等方面斬獲殊榮。區婦幼保健院建立了四川省首家生殖醫學與遺傳學研究所和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成都骨科醫院建設“脛腓骨骨折、股骨頸骨折、胸腰椎骨折”市重點單病種三個。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成為省醫學甲級重點專科建設專案,麻醉、疼痛、護理成為成都市重點學科建設專案。

文:陳玉婷

圖:譙茜芸 陳玉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