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北京團市委建議:將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系

資料圖:2017年11月“青年之聲·婚戀服務聯盟”互動平臺啟動, 為青年提供交友互動的機會。 北京團市委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 杜燕 尹力)戀愛成家是青年的人生大事和普遍需求。

在25日舉行的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全體會議上,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員會(簡稱北京團市委)表示, 目前不健康的婚戀觀、交友圈窄等導致青年人婚戀難, 建議將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系, 並推動民政部門制定實施婚姻教育課堂, 強制要求婚姻登記前要接受一定課時的婚姻教育等, 以幫助青年人正確地解決好婚戀方面遇到的問題。

不同婚戀狀態青年特徵不同

北京團市委在會上表示, 北京市政協社法委青少年工作小組歷時10個月, 面向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學校內青年群體, 以及創業青年、新媒體從業青年、網路從業青年、北漂藝術青年等新興青年群體,

開展調查研究, 回收問卷近6000份, 並結合座談和訪談, 形成了《北京市青年婚戀狀況調研報告》。

調研發現, 處於不同婚戀狀態的青年, 具有不同的特徵, 像未婚且無戀愛對象的青年, 面臨較大的結婚壓力, 工作太忙和交友圈子小極大地擠壓了其尋找對象的空間和機會;未婚且有戀愛對象的青年彼此在受教育程度、職業和戶籍等方面的同質性高, 但房產等物質因素和父母意見是阻礙這類青年進入婚姻殿堂的重要因素;已婚青年普遍結婚年齡較晚, 且在受教育程度、職業和戶籍方面的同質性較高;青年離婚的原因主要是三觀和性格不合, 因房假離婚的現象也真實存在。

在婚戀觀念方面, 北京青年的婚戀觀念較為現代,

在婚姻中更重視三觀和性格這類非物質因素, 擇偶方式傾向於在工作和學習中尋找物件, 對於婚戀網站等婚介相親方式較為不信任。 此外房產、戶口等物質因素在現實婚姻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不健康的婚戀觀、交友圈窄等導致婚戀難

說到婚戀難的原因, 調研指出, 不健康的婚戀觀導致婚戀關係脆弱。 目前, 婚姻日趨娛樂化, “閃婚”、“閃離”現象頻發, 部分年輕人不願意為婚姻和戀愛承擔更多的責任和壓力, 戀愛、婚姻關係經不起挫折;“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變成“以金錢為基礎的愛情”, 一些“啃老”的“小夫妻”依賴性太強, 缺乏應有的責任心和獨立生活能力;還有一些青年, 將婚姻變成人生的一種投資或投機行為,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個好老公, 可以少奮鬥10年”這些較為負面的觀念在青年人群中流傳較廣, 物質生活富足了卻忽視了精神需求的滿足, 導致愛情失去活力, 婚姻缺少生命力。

交友圈狹窄也是原因之一。 調研顯示, 高結婚壓力群體單身的首要原因是交友圈狹窄, 占所有原因的40.55%。 此外, 婚戀交友平臺可靠性和資訊真實性受到青年質疑, 亟需加強整治與管理。

三方面服務青年婚戀需求

北京團市委建議, 要多維度宣導積極向上的婚戀觀, 比如推動教育部門, 將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系, 強化青年對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 引導青年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推動民政部門制定實施婚姻教育課堂,

強制要求婚姻登記前要接受一定課時的婚姻教育, 內容包括宣導家庭美德和文明節儉的婚慶文化, 宣傳婚姻政策及相關法規等。

北京市團委還建議, 多形式培育公益性婚戀服務專案, 設計專題交友專案, 提高服務針對性和有效性。 同時, 多部門聯動為青年婚戀權益保駕護航, 包括由民政部門針對擬開展線上或線下婚戀交友活動的青年進行未婚狀態的身份認證服務, 身份認證申請主體可以為具有活動資質的組織者如正規婚戀網站、共青團等群團組織等;推動在互聯網婚戀交友平臺強制實行實名認證和實名註冊制度, 工商、工信、公安、網監、民政等職能部門建立協同聯動機制, 與互聯網平臺共同加強對身份資訊的認證和監管, 加強對個人使用者資訊保護的監督執法,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完)

加強對個人使用者資訊保護的監督執法,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