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系列述評之二」服務人民:堅守為民初心 堅定為民航向

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系列述評之二

服務人民:堅守為民初心 堅定為民航向

本網記者 付靜

人民公安,

來自人民、依靠人民, 更要服務人民。

人民公安為人民。 以人民為中心, 一切為了人民, 這是一切公安工作的邏輯起點和最終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宣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新的歷史方位, 對新時代的公安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立足新時代, 公安部黨委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團結帶領全國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把握新要求、履行新使命, 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向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航向揚帆起航。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發展為了什麼, 發展靠什麼, 發展的成果由誰享有,

這是檢驗一個政黨、政權性質的試金石。

從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發出“為人民服務”的號召, 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無不彰顯著我們黨執政為民的價值取向和政治情懷。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伴隨著我們黨走過的每一步, 貫穿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中, 根植於這個擁有8900萬黨員的政黨的血脈之中。

人民公安, 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賦予了紅色的基因;公安隊伍, 在風雨歷程中始終堅守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

公安部作為全國公安機關的最高領導指揮機關, 每一項決策部署中都體現著濃濃的為民情懷。 百姓的平安幸福, 更牽動著公安部黨委的心。

“要始終堅持人民公安為人民, 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 不斷加強和改進公安行政管理服務工作, 積極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 真正把公安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兒上, 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趙克志到任伊始就提出這樣明確的工作要求, “人民”“百姓”的字眼更是高頻次地出現在他的講話之中。

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 人民的支援是公安工作的力量之基, 百姓的滿意是公安工作的終極目標。

試想, 哪一名愛民模範、公安楷模內心裝載的不是滿滿的為民情懷?試問, 哪一個優秀公安單位榮譽的獲得不是來自於人民的口碑?這一想一問中,

“人民”二字的分量便掂出了輕重。

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首先要把“民本理念”內化為全警的政治素養。

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緊緊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加強民警的理想信念教育, 讓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宗旨和信念真正紮根每一名公安民警的靈魂深處。

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關鍵是把這一思想外化為全警的行動自覺。 把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轉化為不竭的工作動力, 圍繞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待開展工作, 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不斷推出新的便民利民舉措, 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立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 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情真意切、催人奮進。

進入新時代,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同時,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 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安全感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訴求, 平安是其他一切美好生活需求的前提。 公安機關作為平安建設的主力軍, 守護平安義不容辭。

在護航平安的路途上,全國公安機關風雨兼程,取得了累累碩果——

一項項全國性的專項行動鋪開,一場場重擊犯罪的戰役打響。2017年,我國現行命案破案率達98.8%,每10萬人發生命案0.81起,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2017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路詐騙案件7.8萬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4.7萬名,為群眾緊急止付挽損112億元。

在守護百姓的歲月中,各地公安機關積極探索創新,守護著一方平安——

北京公安創新基層警務工作模式,實施社區警務室7×24小時值班制度,組織轄區各種力量開展社區防控,並及時處理群眾求助、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瞭解社情民意,提高了群眾見警率,提升了平安指數。上海公安大力推進科技資訊化建設,在“澎湃”資料中打開智慧“介面”,以“資料警務”“智慧公安”的管理模式,不斷提升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平正義,是雕刻在百姓內心深處的價值座標,如同水和空氣不可缺失。公安機關作為公正司法的第一道防線,守護正義重擔在肩。全國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要進一步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用更高的執法辦案水準維護公平正義,積極適應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的新期待,讓百姓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立足新時代,200萬公安民警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更高層次更高水準上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駕護航,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不懈奮鬥。

圍繞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總目標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老百姓關注什麼、期盼什麼,公安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

歷史遺留的1300余萬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基本解決、全國2.47億人實現了駕考網上約考、全國簽發電子出入境證件1.99億本(張)……戶籍、駕考、出入境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改革全面推開,一系列改革成果讓老百姓有了切切實實的獲得感。

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公安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向自己開刀”,真正還利於民。

曾幾何時,“奇葩證明”讓百姓苦不堪言。一紙“奇葩證明”,證明的恰恰是法治的缺失。為此,方便群眾辦事創業、從源頭減免各類證明等舉措相繼推出,“奇葩證明”漸漸成為歷史。

曾幾何時,辦事“跑斷腿、磨破嘴”導致怨聲載道,極大地損害著警民關係。對此,公安機關推出一系列簡化手續、簡明流程的改革舉措,大力推動“互聯網+警務”,實現資料多跑腿、群眾少跑腿。

面向新時代的考卷,公安改革任重而道遠。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公安機關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的任務也同樣艱巨繁重。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統籌抓好維護穩定、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等各項工作的推進落實,努力以新作為彰顯新時代公安工作新成效。”2018年新年第一天,趙克志部長就向全國公安機關發出了動員令。

放眼全國,在公安改革的雄關漫道上,各地公安機關緊緊圍繞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總目標,以一種奮鬥和向前的姿態,大力推動改革創新,努力用改革創新的紅利惠及億萬百姓。

在廣東,“智慧新警務”的戰略構想已具備雛形,從警務機制創新變革出發,找准公安業務痛點問題,借助前沿科技作為推動力,全面推進大資料戰略、智慧公安建設。

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範圍內推開,實現群眾和企業到公安視窗辦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標,成為公安機關“放管服”改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為民,是不變的初心,這種初心歷久彌新。

為民,是永恆的航向,這一航向堅定不移。

(本網北京1月24日電)

守護平安義不容辭。

在護航平安的路途上,全國公安機關風雨兼程,取得了累累碩果——

一項項全國性的專項行動鋪開,一場場重擊犯罪的戰役打響。2017年,我國現行命案破案率達98.8%,每10萬人發生命案0.81起,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2017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路詐騙案件7.8萬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4.7萬名,為群眾緊急止付挽損112億元。

在守護百姓的歲月中,各地公安機關積極探索創新,守護著一方平安——

北京公安創新基層警務工作模式,實施社區警務室7×24小時值班制度,組織轄區各種力量開展社區防控,並及時處理群眾求助、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瞭解社情民意,提高了群眾見警率,提升了平安指數。上海公安大力推進科技資訊化建設,在“澎湃”資料中打開智慧“介面”,以“資料警務”“智慧公安”的管理模式,不斷提升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平正義,是雕刻在百姓內心深處的價值座標,如同水和空氣不可缺失。公安機關作為公正司法的第一道防線,守護正義重擔在肩。全國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要進一步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用更高的執法辦案水準維護公平正義,積極適應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的新期待,讓百姓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立足新時代,200萬公安民警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更高層次更高水準上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駕護航,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不懈奮鬥。

圍繞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總目標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老百姓關注什麼、期盼什麼,公安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

歷史遺留的1300余萬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基本解決、全國2.47億人實現了駕考網上約考、全國簽發電子出入境證件1.99億本(張)……戶籍、駕考、出入境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改革全面推開,一系列改革成果讓老百姓有了切切實實的獲得感。

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公安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向自己開刀”,真正還利於民。

曾幾何時,“奇葩證明”讓百姓苦不堪言。一紙“奇葩證明”,證明的恰恰是法治的缺失。為此,方便群眾辦事創業、從源頭減免各類證明等舉措相繼推出,“奇葩證明”漸漸成為歷史。

曾幾何時,辦事“跑斷腿、磨破嘴”導致怨聲載道,極大地損害著警民關係。對此,公安機關推出一系列簡化手續、簡明流程的改革舉措,大力推動“互聯網+警務”,實現資料多跑腿、群眾少跑腿。

面向新時代的考卷,公安改革任重而道遠。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公安機關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的任務也同樣艱巨繁重。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統籌抓好維護穩定、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等各項工作的推進落實,努力以新作為彰顯新時代公安工作新成效。”2018年新年第一天,趙克志部長就向全國公安機關發出了動員令。

放眼全國,在公安改革的雄關漫道上,各地公安機關緊緊圍繞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總目標,以一種奮鬥和向前的姿態,大力推動改革創新,努力用改革創新的紅利惠及億萬百姓。

在廣東,“智慧新警務”的戰略構想已具備雛形,從警務機制創新變革出發,找准公安業務痛點問題,借助前沿科技作為推動力,全面推進大資料戰略、智慧公安建設。

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範圍內推開,實現群眾和企業到公安視窗辦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標,成為公安機關“放管服”改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為民,是不變的初心,這種初心歷久彌新。

為民,是永恆的航向,這一航向堅定不移。

(本網北京1月24日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