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福建進入兩會時間 省政協曬出五年成績單

25日上午, 委員們使命在肩豪情滿懷, 健步走進福建會堂。 隨著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開幕, 福建正式進入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

9時, 大會主持人崔玉英宣佈大會開幕。 雄壯的國歌在會堂內響起。

十一屆省政協主席張昌平作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彙聚向心力 畫大同心圓 共同譜寫新時代福建發展新篇章》

省政協主席張昌平代表十一屆省政協常委會, 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的工作, 並對未來五年的工作提出建議。

五年成績單

這五年, 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 持續強化政治引領

始終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根本政治原則。

☑ 準確把握性質定位

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要求, 在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發揮獨特作用。

☑ 著力凝聚思想共識

引導廣大委員堅定“四個自信”, 不斷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這五年, 始終堅持服務大局的原則, 精心組織議政建言活動, 群策群力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

☑ 緊扣重點改革攻堅 聚力“機制活”

五年來, 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改革試驗、關鍵性改革等, 開展調研視察79次, 舉辦協商活動18場, 歸納提出意見建議500多條。

☑ 聚焦經濟轉型升級 同促“產業優”

協商形成的加快海洋產業發展、推進設施農業建設、發展大資料產業鏈等一系列成果,

納入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規劃, 為制定實施“十三五”規劃提供了參考。

☑ 圍繞補齊民生短板 共謀“百姓富”

切實把人民群眾關心的事當作自己的大事, 既關注保障性住房、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等普惠於民的大政策, 也牽掛部分社區物業管理失序、城市交通擁堵這樣煩心擾民的“小事情”, 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跟自己很親。

☑ 著眼推動綠色發展 齊繪“生態美”

五年來, 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濕地保護、海岸帶管護、土壤重金屬治理、節能減排和飲用水源安全等39個議題積極發聲, 報送意見建議420條, 用持續建言累積成效, 為八閩大地山更青水更綠履職盡責。

這五年, 始終堅持協商民主的要求, 努力完善政協協商格局,持續推進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 著力健全“四個共同”的協商機制

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省政協聯合構建了“議題共同確立、計畫共同制定、人員共同參與、實施共同推進”的協商工作機制。

☑ 不斷拓展開放多樣的協商形式

注重專題協商的針對性和前瞻性,精心選擇“切口小、關注多,好用力、能見效”的議題,以小題目做大文章,逐漸形成政協協商的亮點和品牌,社會影響逐步擴大。

☑ 努力構建多方參與的協商局面

五年來,有7000多人次的政協委員、2300多名的群眾代表和專家學者直接參與政協協商。

這五年,始終堅持團結民主的主題,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齊心協力營造和衷共濟的社會環境

☑ 切實加強黨派團體合作共事

五年來,黨派團體中的政協委員共提交提案2949件、占總數的63%,反映社情民意資訊3982件、占總數的68%,提交大會發言536篇、占總數的72%。顯示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

☑ 積極增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

促進少數民族貧困村專項幫扶資金到位、發展專案落地和掛鉤機制落實。

☑ 不斷深化與港澳臺僑交流聯誼

支持港區政協委員引領閩籍社團,關注香港青少年工作,聯合開展青少年培養教育課題調研。在促進閩澳互融互通等方面發揮雙重積極作用。積極推動閩台經貿文化融合發展。

☑ 全力投入脫貧攻堅為民辦實事

五年來,委員們奔赴我省邊遠山區、偏僻海島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百企幫百村”“公共文化服務進基層”等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舉辦農技人員、鄉村教師、基層醫生培訓班300多期,培訓技術骨幹2萬多人次;援建愛心圖書室、農村衛生室100多個,捐贈慈善資金4億多元;開展科普巡講、義診諮詢、法律援助、捐資助學活動200多場。主席會議成員對口幫扶古田、周甯、連城等11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幫助落地項目800多個。

這五年,始終堅持守正出新,全面加強政協自身建設,穩步推進履職能力現代化

☑ 政協組織的保障力明顯提升

注重調查研究的基礎性作用,轉變工作作風,改進調研方法,重大課題省內調研進廠入村接地氣、省外考察比較借鑒拓視野,力求發現問題早一步、分析問題深一層、提出建議實一些。

☑ 制度機制的執行力逐步增強

按照協商民主的要求,建立了定期聽取省法院、檢察院工作和依法治省情況通報,重點提案主辦廳局“一把手”向政協全會介紹辦理情況,異地商會會長列席政協全會等工作制度;增修了各類會議工作規則和專委會通則;完善了視察考察、反映社情民意資訊等工作條例;制訂了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委員履職考核等工作辦法。

☑ 履職活動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努力構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融合的宣傳格局,改版整合政協“兩微一站一刊”,在《福建日報》開設“政協視點”欄目,在《政協天地》專版講述“履職故事”,展現委員作為界別群眾代表、本職工作模範、政協履職主體的良好形象。

25日下午,省政協委員們審議十一屆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

六個體會

一屆政協委員、一生政協情緣。這五年,一起親歷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生動實踐,共同見證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勃勃生機,積累了一些有益經驗,形成了一些規律性的認識:

●必須堅定党的領導,增強履職的政治性

這是人民政協必須恪守的政治原則。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確保政協事業始終朝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必須始終圍繞中心,增強履職的全域性

這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遵循。緊緊圍繞全省改革大目標,服務全省發展大格局,政協工作才能奮發有為、多作貢獻。

●必須突出以人為本,增強履職的為民性

這是人民政協的價值追求。更好地順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不斷拓展政協履職的作為空間。

●必須深化協商民主,增強履職的包容性

這是人民政協工作的基本方式。將協商民主貫穿於履職的全過程,才能把方方面面的積極熱情充分調動和發揮出來。

●必須緊緊依靠委員,增強履職的實效性

這是人民政協工作的優勢所在。委員是社會各界的精英,是參政資政的人才庫、智囊團,委員才智迸發,事業才能興旺發達。

●必須推進改革創新,增強履職的時代性

這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敢於應對新挑戰,善於破解新課題,政協工作才能無愧時代、與時俱進。

五點建議

十二屆省政協正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趕超目標的關鍵階段,肩負著更為艱巨、更為光榮的歷史責任。報告對十二屆省政協工作提出五點建議:

1

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工作。

發揚人民政協學習為先的優良傳統,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

2

堅持不懈地為推進新福建建設凝心聚智。

緊扣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重點圍繞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手引進人才、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響福建文化品牌,爭創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等重大決策,建睿智之言、盡務實之力。抓住老百姓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上,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多起來。

3

堅持不懈地為促進大團結大聯合彙聚力量。

立足人民政協獨有的界別代表性和廣泛包容性,積極為各民主黨派、社會團體、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履職創造條件。宣傳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促進宗教和睦。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扶持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加強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團結,積極拓展同臺灣島內黨派團體、社會組織和各界人士的聯繫溝通,進一步密切與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的聯絡聯誼。

4

堅持不懈地深化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

著力完善“四個共同”協商工作機制,著力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著力推動政協協商工作向基層延伸。

5

堅持不懈地提升政協工作的科學化水準。

加強和完善委員服務管理,健全履職評價制度。加強和改進專委會工作,加強對市縣政協工作的服務指導,形成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履職合力。加強政協機關建設,從嚴抓班子、帶隊伍、轉作風,使機關真正成為委員之家。

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委會共提交提案4882件

受十一屆省政協常委會委託,十一屆省政協副主席楊根生向大會作關於五年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以來,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委會共提交提案4882件,經審查共立案4681件,承辦單位共承辦提案11151件次,截至2017年底已全部辦複。五年來,提案為促進我省改革發展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努力完善政協協商格局,持續推進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 著力健全“四個共同”的協商機制

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省政協聯合構建了“議題共同確立、計畫共同制定、人員共同參與、實施共同推進”的協商工作機制。

☑ 不斷拓展開放多樣的協商形式

注重專題協商的針對性和前瞻性,精心選擇“切口小、關注多,好用力、能見效”的議題,以小題目做大文章,逐漸形成政協協商的亮點和品牌,社會影響逐步擴大。

☑ 努力構建多方參與的協商局面

五年來,有7000多人次的政協委員、2300多名的群眾代表和專家學者直接參與政協協商。

這五年,始終堅持團結民主的主題,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齊心協力營造和衷共濟的社會環境

☑ 切實加強黨派團體合作共事

五年來,黨派團體中的政協委員共提交提案2949件、占總數的63%,反映社情民意資訊3982件、占總數的68%,提交大會發言536篇、占總數的72%。顯示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

☑ 積極增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

促進少數民族貧困村專項幫扶資金到位、發展專案落地和掛鉤機制落實。

☑ 不斷深化與港澳臺僑交流聯誼

支持港區政協委員引領閩籍社團,關注香港青少年工作,聯合開展青少年培養教育課題調研。在促進閩澳互融互通等方面發揮雙重積極作用。積極推動閩台經貿文化融合發展。

☑ 全力投入脫貧攻堅為民辦實事

五年來,委員們奔赴我省邊遠山區、偏僻海島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百企幫百村”“公共文化服務進基層”等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舉辦農技人員、鄉村教師、基層醫生培訓班300多期,培訓技術骨幹2萬多人次;援建愛心圖書室、農村衛生室100多個,捐贈慈善資金4億多元;開展科普巡講、義診諮詢、法律援助、捐資助學活動200多場。主席會議成員對口幫扶古田、周甯、連城等11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幫助落地項目800多個。

這五年,始終堅持守正出新,全面加強政協自身建設,穩步推進履職能力現代化

☑ 政協組織的保障力明顯提升

注重調查研究的基礎性作用,轉變工作作風,改進調研方法,重大課題省內調研進廠入村接地氣、省外考察比較借鑒拓視野,力求發現問題早一步、分析問題深一層、提出建議實一些。

☑ 制度機制的執行力逐步增強

按照協商民主的要求,建立了定期聽取省法院、檢察院工作和依法治省情況通報,重點提案主辦廳局“一把手”向政協全會介紹辦理情況,異地商會會長列席政協全會等工作制度;增修了各類會議工作規則和專委會通則;完善了視察考察、反映社情民意資訊等工作條例;制訂了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委員履職考核等工作辦法。

☑ 履職活動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努力構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融合的宣傳格局,改版整合政協“兩微一站一刊”,在《福建日報》開設“政協視點”欄目,在《政協天地》專版講述“履職故事”,展現委員作為界別群眾代表、本職工作模範、政協履職主體的良好形象。

25日下午,省政協委員們審議十一屆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

六個體會

一屆政協委員、一生政協情緣。這五年,一起親歷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生動實踐,共同見證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勃勃生機,積累了一些有益經驗,形成了一些規律性的認識:

●必須堅定党的領導,增強履職的政治性

這是人民政協必須恪守的政治原則。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確保政協事業始終朝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必須始終圍繞中心,增強履職的全域性

這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遵循。緊緊圍繞全省改革大目標,服務全省發展大格局,政協工作才能奮發有為、多作貢獻。

●必須突出以人為本,增強履職的為民性

這是人民政協的價值追求。更好地順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不斷拓展政協履職的作為空間。

●必須深化協商民主,增強履職的包容性

這是人民政協工作的基本方式。將協商民主貫穿於履職的全過程,才能把方方面面的積極熱情充分調動和發揮出來。

●必須緊緊依靠委員,增強履職的實效性

這是人民政協工作的優勢所在。委員是社會各界的精英,是參政資政的人才庫、智囊團,委員才智迸發,事業才能興旺發達。

●必須推進改革創新,增強履職的時代性

這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敢於應對新挑戰,善於破解新課題,政協工作才能無愧時代、與時俱進。

五點建議

十二屆省政協正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趕超目標的關鍵階段,肩負著更為艱巨、更為光榮的歷史責任。報告對十二屆省政協工作提出五點建議:

1

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工作。

發揚人民政協學習為先的優良傳統,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

2

堅持不懈地為推進新福建建設凝心聚智。

緊扣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重點圍繞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手引進人才、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響福建文化品牌,爭創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等重大決策,建睿智之言、盡務實之力。抓住老百姓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上,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多起來。

3

堅持不懈地為促進大團結大聯合彙聚力量。

立足人民政協獨有的界別代表性和廣泛包容性,積極為各民主黨派、社會團體、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履職創造條件。宣傳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促進宗教和睦。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扶持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加強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團結,積極拓展同臺灣島內黨派團體、社會組織和各界人士的聯繫溝通,進一步密切與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的聯絡聯誼。

4

堅持不懈地深化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

著力完善“四個共同”協商工作機制,著力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著力推動政協協商工作向基層延伸。

5

堅持不懈地提升政協工作的科學化水準。

加強和完善委員服務管理,健全履職評價制度。加強和改進專委會工作,加強對市縣政協工作的服務指導,形成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履職合力。加強政協機關建設,從嚴抓班子、帶隊伍、轉作風,使機關真正成為委員之家。

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委會共提交提案4882件

受十一屆省政協常委會委託,十一屆省政協副主席楊根生向大會作關於五年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以來,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委會共提交提案4882件,經審查共立案4681件,承辦單位共承辦提案11151件次,截至2017年底已全部辦複。五年來,提案為促進我省改革發展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