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變被動為主動,單鉤雙墜調0釣1讓魚獲翻倍!

我國的傳統手竿釣法有一個顯著的特點, 就是“七星漂+臥底釣”。 雖然“七星漂”由原先的家禽羽毛散浮逐漸發展為發泡塑膠, 花色品種也是應有盡有, 眼花繚亂。 但如果“臥底釣”這一根本性的方式不加改變, 就仍有“守株待兔”之嫌, 缺乏主動性。 而且由於當前河道污染嚴重, 水底淤泥深厚, 腐枝爛葉堆積, 鉤餌沉底後陷入污泥雜物, 魚兒很難發現鉤餌, 往往是魚星四起, 卻不見就餌, 垂釣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改變現狀, 需要注重實效, 改進釣法。 如果將傳統釣與台釣相結合, 變“臥底釣”為“懸墜釣”, 則可徹底改變被動等待的無奈。 “單鉤雙墜調0釣1法”正是進化了的傳統釣和簡化了的台釣, 本人經過多年實踐, 感覺確實非同凡響, 尤其適合冬釣;在陳年老塘中釣滑魚, 釣績也可明顯提高, 現將此法介紹如下:

1

澳西尼魚竿手竿碳素超輕超硬釣魚竿垂釣鯽魚竿漁具套裝28調台釣竿 ¥49 領20元券

第一步:安裝“浮漂座”。 用四顆太空豆, 一邊兩顆將浮漂座固定在釣線上。

第二步:安裝“鉛皮座”。 用兩顆太空豆, 一邊一顆將鉛皮座固定。

第三步:將線的一端系上魚鉤一枚, 另一端打8字扣連接釣竿, 這樣, 線組就算基本完成。

2

調試:先在鉛皮座上捲入鉛皮, 此為大墜, 重力應大於浮漂的總浮力。 調試時, 逐步剪去鉛皮直至空鉤半水調6目(假定浮漂的總目數為7目), 也可依此類推, 如果漂尾總目數為12目, 空鉤調6-10目皆可, 最好調目應略少於總目數。 接著, 在距鉤2釐米處的魚線上再捲入一小塊鉛皮, 此為小墜(小墜的大小主要是平衡掉調大墜時的6目浮力), 再次調試成空鉤平水, 調試就算完成。

3

垂釣:由於調的是平水, 所以只要鉤上有餌,

不管是蚯蚓、紅蟲還是面餌, 浮漂即會徐徐下沉並沒入水中。 然後, 將浮漂上移, 直至有餌時浮漂露出水面1目即可垂釣。 此時, 鉤餌輕觸底, 兩墜懸空, 只要魚兒稍有咬鉤動作, 浮漂便會敏捷反映, 釣效大為增強。

“單鉤雙墜調0釣1法”是一種基本思路,

釣友們可根據垂釣時的實際情況作靈活應變。 調小墜時可採用“調靈釣鈍”――調1釣2或釣3, 即釣目大於調目;或“調鈍釣靈”――調3釣2或釣1, 即釣目小於調目;也可“不靈不鈍”, 即釣目等於調目, 如調1釣1或調2釣2等, 依此類推。 “調靈釣鈍”比較適用于陳年老塘釣滑魚或大魚;後兩種適合釣生口塘或養殖塘。

深秋以後、冬季直至初春, 因魚兒深居簡出活動量小, 可用1號小漂調試;其它季節, 魚兒活動頻繁, 攝食旺盛, 為避免小雜魚鬧鉤, 應改用4號以上大漂。 大墜距鉤應在15-20釐米之間比較合適, 可以避開魚兒的警覺。 小墜主要起到穩定鉤餌的作用, 因其重力不大, 魚拉動鉤餌時阻力相對較小, 便於吞餌。 採用單鉤主要考慮魚線的整體性, 簡約又便於操作,

且不會出現子線纏繞打結的情況, 尤其適用於掛蚯蚓為餌野釣鯽魚。 從總體上說, 此法拋棄了傳統釣的“死守”, 也有效避免了台釣的“高消費”, 比較適合普通老百姓出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