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商行的“春天”已經來臨

經濟金融新常態背景下, 農商銀行普遍面臨著來自內外部的多重挑戰, 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業務發展滯緩、經營效益不佳、競爭壓力加大等困境。 農商銀行的根在“三農”和當地企業, 只有在鞏固傳統業務上下工夫, 建立一套與之相適應的決策和管理機制, 才能做到農村市場寸土不讓、城區市場寸土必爭, 才有底氣謀劃新策略、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 實現良好發展。

在當前的形勢之下, 政府對於民生業務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農商行要抓住機遇做到真正服務於民眾的銀行。 農商行更應當注重服務於群眾的理念,

做好的口碑, 做群眾家的銀行。 既然那些好的客戶資源都被國有大行壟斷了, 於那些城商行和農商行而言, 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在一堆被人選剩的客戶中, 只能矮個裡選高個了, 當個快樂的接盤俠。

根據銀監會資料, 2017年三季度末, 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0.9%, 而農村金融機構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1.3%, 不僅高於平均增速, 也高於大型商業銀行9.2%、股份制商業銀行7.0%的增速;

相對於大銀行來說, 小銀行最大的優勢在哪裡。 農商行領導鏈條短, 沒有那麼長的領導鏈條使得小銀行具有高效率的執行力, 能夠快速的解決客戶的問題。 在如今馬雲馬爸爸所說的未來的三十年是屬於中小企業的, 姑且不論對或者錯。

至少政策是在向中小企業傾斜了, 那麼對於中小企業而言, 最害怕的問題是什麼。 資金鏈的短缺, 那麼大銀行並不能處理那麼多, 情形那麼複雜的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 而農商行可以, 農商行擁有最貼近民眾的團隊, 最瞭解最熟悉當地的情況, 也就能夠最快速幫助中小企業解決這個問題。

而從宏觀的行業發展趨勢看, 農商行城商行淨利增速多為兩位數, 農商行業績還是不錯的。 舉個例子, 從常熟銀行業績快報預計, 2017年營業總收入49.48億元, 增幅10.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67億元, 增幅21.71%。 這明顯高於常熟銀行2016年與2017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增速, 其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7.71%。 據悉, 常熟銀行2017年淨利潤增長快於營業總收入增長, 得益於資產品質優化。 該行2015年末和2016年末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43%、1.40%, 2017年9月末降至1.23%, 2017年末進一步降至1.14%。 至此, 常熟銀行不良貸款率連續兩年出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 農商行在參與同業存單和同業理財的市場中, 還成為一些大型銀行間接參與債券市場的過渡者。

在此鏈條中, 大行與農商行之間通過低成本的同業拆借和高收益的同業理財加了一次杠杆, 而農商行又通過委外的方式再加了一次杠杆。 整體來講, 同業鏈條通過農商行為代表的中小行加長, 銀行間資金大量流入債券市場, 農商行在整個鏈條中發揮了重要的中樞作用。

展望未來, 農商行一方面應積極落實國家農村金融服務的工作, 強化、提升完善三農金融服務機制;另一方面, 農商行在金融去杠杆和嚴監管的環境下, 續命求生誠可貴, 落實轉型價更高。 未來農商行應該回歸參與債券市場的理性, 逐漸將投資重心轉移到有需要的實體經濟中去。

注:資料來源網路整理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