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快時尚終進入“洗牌”期,2018年快時尚品牌們該何去何從?

本土快時尚&國際快時尚, 誰更“快”?

作者 | 熊舒苗

在媒體唱衰、業績下滑、品質黑榜等“陰影”籠罩之下, 許多人認為快時尚服飾行業發展已接近天花板。

但2017年, 11大快時尚服飾品牌在中國內地共拓店547家, 同比2016年上漲了15%。 且本土快時尚拓展速度已趕超國際快時尚, 其中, MJstyle、Alexander Karl(簡稱A|K)、西遇近兩年拓展速度均在50家以上。

近年來, 本土快時尚服飾品牌大力投入於升級品牌形象、門店體驗上, 且其產品設計、價格定位、行銷策略更“懂”中國人需求,

大大扭轉了快時尚服飾行業“頹勢”。

page

1

快時尚服飾品牌拓展“主戰場”有何變化?

從城市分佈來看, 上海、深圳、北京“時尚消費”理念較為超前, 商業“規模效應”明顯, 仍是2017年快時尚品牌拓展發力重要賽道;相較於北上深,

廣州新增供應較少, 且消費較為“小眾化”, 對大眾化的快時尚品牌吸引力不強。

天津、西安、蘇州、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近年來消費持續強勁, 商業增速超全國平均水準, 成為快時尚品牌在一線城市以外的最優選擇。

從城市等級分佈來看, 得益於新增供應的持續放量,

新一線、二線城市對快時尚品牌的吸引力超過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人口紅利”顯著, 且商業地產具有較大的可操作空間, 對快時尚的吸引力逐漸增強。

其中“新一線城市”包括: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天津、蘇州、西安、長沙、瀋陽、青島、鄭州、大連、東莞、寧波

據贏商大資料中心監測, 快時尚品牌60%的新增門店佈局2017年新開業購物中心。 從招商角度看, 快時尚服飾品牌具有號召力強、承租面積大等優勢, 有利於商場快速去化, 提高開業率, 從而吸引更多優質商戶入駐, 縮短項目市場培育期。

page

2

國際快時尚“光環”逐漸消褪

國際快時尚拓店速度放緩, “光環”正逐漸消褪;本土快時尚持續擴張, 進一步“分食”市場份額, 發展勢能強勁。

為擺脫困境、實現突圍, 2017年快時尚服飾品牌們都做了哪些努力? 2018年, 誰將成為商場招商“主力擔當”? 誰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page

3

強勢擴張, 這些品牌底氣何在?

優衣庫

探索個性化、新零售,2020年將增至1000家

品牌特色:以高科技面料技術為支點、具實用性和功能性的基本款產品,相容多場景需求。

發展成績:中國內地門店645家。連續3年位居天貓雙11女裝榜首。2017財年母公司迅銷集團業績大幅上漲,淨利潤同比猛增148.2%至69.85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其中,優衣庫的海外業務部門,2017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8.1%至414.9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激增95.4%至42.8億元人民幣。

- 2018年發展戰略 -

■ 深耕科技、新零售創新、在中國新開100家店

打造“數字消費零售公司”的新商業模式。深耕科技,提供優化人類生活方式的穿著方案。促進新零售創新,在1-2年內將把“智慧買手”推廣到中國所有門店。搭建新生產系統,改革後從生產到運送至門店僅需10天。

拓展方面,優衣庫將在中國內地密集開店,計畫每年增加100家分店,2020年在中國的分店將增至1000家。

A|K

升級為“生活方式體驗型場館”

佈局一二三線城市

品牌特色:國際輕奢的品質、布衣的價格;設計中心總部位於米蘭,每年推出近8000款國際最新流行款式。

發展成績:母公司鄭仕服飾已連續6年保持30%以上銷售增長,與永旺、銀泰、龍湖、寶龍、彙聚、新城吾悅等開發商合作,2013年創立至今已開120多家店,遍佈全國多個省市,2017年擴展50家門店,增加實用面積近15000㎡。

- 2018年發展策略 -

■ 加碼新零售,佈局一二三線城市

在新零售概念頻頻被提及的當下,除了注重線下門店的開拓,A|K已著手線上天貓店,力求給消費者打造一個線上線下全管道的購物體驗。

西遇

三大類型店鋪並行,打造年輕人喜愛的品牌

品牌特色:關注年輕一代的生活理念及時尚態度,定位“輕潮”,推崇沒有束縛的時尚,適度自在的潮流;專注於輕鬆卻不廉價、卓越而不矜貴的產品。

發展成績:達到300家直營門店的規模,從2002年門店平均面積240㎡到現在的門店平均面積600㎡。

- 2018年發展策略 -

■ 三大類型店鋪並行發展,深耕一二線市場

主打三種類型店鋪:專門店,發展主打品類;200-500㎡綜合店,主推鞋履和服裝;800-2000㎡融入了創意美妝家居的集合店。

同時,繼續調整管道佈局,以一二線城市發展為主,逐步向新中心城市擴張,並快速發展三四線城市,推行線上線下同產品同價格共同發展,讓消費者可享受更便捷的購物體驗。

MJstyle

拓寬經營品類,面向全球擴張

品牌特色:定位大眾可輕鬆擁有的快時尚生活方式品牌;打造生活方式集合店,店鋪面積在1000㎡以上,產品涵蓋服飾、家居、飾品等方方面面,以獨特的設計、精緻的做工、優質的面料為前提,每週不少於兩次的貨品上新,每季度呈現上萬款。

發展成績:2015-2017年拓展速度居於快時尚服飾品牌前列,屢屢“霸屏”;每年坪效增速超過20%;發展5年來,年複合增長率約100%,每年淨利潤增長率高於規模增長。

- 2018年發展策略 -

■ 面向全球開疆擴土

除進一步提升品牌精緻度、升級品牌體驗外,MJstyle還希望將產品帶去更多城市,2018年計畫新開不少於150家店;未來8年計畫開3000家以上,並將延伸至中國澳門、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向全球化方向發展。

UR

新增兩大子品牌,加速海外擴張

品牌特色:定位“輕奢快時尚”,風格鮮明,每年開發1.2萬新款,門店面積在1100-1500㎡之間。

發展成績:2016年營收約20億人民幣;2017年海瀾之家以1億元認購其股權;毛利率達到60%,單店稅前利潤約35萬/月。

- 2018年發展策略 -

■ 加速海外擴張,強化國際化形象;打造服飾智慧供應鏈

以新加坡作為基點,陸續進軍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海外市場,門店均採用自營模式。2018年3月將於英國倫敦開出首家全球旗艦店,店鋪占地面積將達2044㎡。

與京東物流聯合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打造快速反應的柔性供應鏈,雙方還將在大資料應用、高端定制化服務、跨界合作和整合行銷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每年60-100家門店的速度進行擴張,預計2020年國內外門店將超過400家,年銷售超過100億元。

page

4

深陷困境,它們又如何“自救”?

H&M

面臨困境:業績下滑;撤店風波;拓展速度放緩;頻登品質黑榜;聯名系列遇冷。

- 應對舉措 -

❶拓寬銷售管道,進駐天貓

❷ 豐富品牌組合,朝中高端精品方向發展

❸ 在中國正式推出積分會員體系

❹ 與時尚業界評價較高的明星合作

ZARA

面臨困境:盈利能力下降,毛利率下滑至57.4%;線下零售增長速度放緩,6%-8%的增速不及預期的8%-10%。

- 應對舉措 -

❶ 放緩店面擴張,加大線上管道投入

❷ 線下擴張轉向重點大城市、面積大、處於黃金地段的旗艦店

❸ 縮減線下經營成本

GAP

面臨困境:經歷長期的業績下滑、全球範圍關店,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產品創新乏力。

- 應對舉措 -

❶ 發力童裝業務、增強門店親子體驗

❷ 打造新零售體驗,樹立年輕化形象

❸ 縮短供應鏈週期,加快跟進潮流

C&A

面臨困境:市場地位弱化;虧損老店拖累業績。

- 應對舉措 -

❶ 將產品結構為調整“金字塔”模式

❷ 關閉虧損老店,更新門店形象

❸ 加快拓展步伐

page

5

這些品牌,

或將被中國市場淘汰出局……

NEW LOOK

或將暫停在華擴張計畫

2014年進入中國後,NEW LOOK激進擴張,曾揚言三年要開出500家店。但據目前官網顯示,中國門店僅有130家。

在中國市場競爭白熱化背景下,缺乏知名度和性價比的NEW LOOK陷入危機,不但銷售大跌,同時由盈轉虧。加之全球經濟不穩、英國零售業持續疲弱、老闆財務醜聞纏身,NEW LOOK陷入衰退中,原CEO也於去年9月下臺。

有分析指出,新任CEO Alistair McGeorge為人低調,依靠控制成本、提高利潤贏得市場一致認可, 或將暫停品牌在中國的擴張計畫,並通過專注本土市場恢復盈利增長。

Forever21

關店頻頻、新店擴張緩慢

繼2017年4月初宣佈退出蘇格蘭市場後,中國內地市場也在持續關閉門店。2017年10月至今,開業一年半的天津店、杭州湖濱in 77的4層旗艦店,以及內地首家門店北京apm店相繼關閉。

近幾年,Forever 21在國內一直保持著“龜速”擴張,2012年重新進入內地市場開店2家,2013-2017年均開店4家,目前總數量不足20家。除品質差的致命傷外,與同類品牌相比,其在供應鏈的速度、對設計的複製能力等已經落後。

page

6

快時尚行業的發展特性

從2017年快時尚服飾品牌們的拓展選址情況和調整舉措,以及2018年最新發展策略可以看出,目前快時尚行業整體呈現以下發展特性:

❶ 管道擴張,尋找新增長點

大力發展電商管道,如H&M、GAP;本土品牌向國外擴張,如MJstyle、UR;進一步佈局二三線城市。

❷ 努力擺脫負面標籤,向“優質”靠攏

推高端副牌和產品線,如H&M、UR;探索個性化定制;投入公益事業,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加碼科技研發,提升產品價值,如優衣庫。

❸ 升級實體店體驗

打造成生活方式體驗館,如A|K、MJstyle;國際快時尚通過“關小店、開大店”的方式,在升級門店體驗的同時增強盈利能力,如ZARA、C&A。

❹ 開拓新消費客群

大力發展童裝業務,如GAP;進行年輕化行銷,搶奪95後/00後“歡心”,如西遇。

page

7

消費者和開發商

更鍾情於“本土快時尚服飾品牌”

快時尚服飾品牌的競爭進入下半場,曾經由Zara、H&M等快時尚服飾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結束,行業“大洗牌”在即。

在《2017年度購物中心關注服飾品牌TOP50》中,國內服飾品牌占31家,以絕對優勢領先市場。如今,國內90後00後年輕消費者對國際品牌的興趣逐漸減退,而鍾情於更“懂”中國人的本土品牌,在快時尚領域同樣如此。

對國內商業地產開發商而言,引進本土快時尚服飾品牌也更有利——避免高昂的補貼費用及較低的扣點比例。

page

8

未進入品牌、精品副牌才是潛力所在

“新中產”消費者更願意為優質而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產品買單。較早進入中國的大品牌或將遭遇“天花板”,增速持續放緩。

它們的當務之急是儘快擺脫品質“黑榜”、提升產品辨識度、打造主題鮮明而體驗感強的店鋪。例如:優衣庫正努力與“快時尚”劃清界限,向高品質服裝品牌方向轉型,專注於生產高科技含量的衣服。

未大舉進軍中國內地的快時尚服飾品牌、快時尚集團旗下精品副牌更具有稀缺性,或成招商關注重點。

如英國高街快時尚服飾品牌TOPSHOP、H&M旗下輕奢精品品牌COS、迅銷集團旗下高端品牌Theory。

- 說明 -

統計範圍:本土快時尚服飾品牌MJstyle、A|K、西遇、UR;國際快時尚服飾品牌H&M、ZARA、優衣庫、NEW LOOK、C&A、Forever 21、GAP(備註:因A|K、西遇未對外公佈新店城市分佈資訊,本文圖3、圖4資料表統計中未納入上述兩家品牌)

資料:來自贏商大資料中心,資料獲取截至2018年1月15日。

優衣庫

探索個性化、新零售,2020年將增至1000家

品牌特色:以高科技面料技術為支點、具實用性和功能性的基本款產品,相容多場景需求。

發展成績:中國內地門店645家。連續3年位居天貓雙11女裝榜首。2017財年母公司迅銷集團業績大幅上漲,淨利潤同比猛增148.2%至69.85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其中,優衣庫的海外業務部門,2017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8.1%至414.9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激增95.4%至42.8億元人民幣。

- 2018年發展戰略 -

■ 深耕科技、新零售創新、在中國新開100家店

打造“數字消費零售公司”的新商業模式。深耕科技,提供優化人類生活方式的穿著方案。促進新零售創新,在1-2年內將把“智慧買手”推廣到中國所有門店。搭建新生產系統,改革後從生產到運送至門店僅需10天。

拓展方面,優衣庫將在中國內地密集開店,計畫每年增加100家分店,2020年在中國的分店將增至1000家。

A|K

升級為“生活方式體驗型場館”

佈局一二三線城市

品牌特色:國際輕奢的品質、布衣的價格;設計中心總部位於米蘭,每年推出近8000款國際最新流行款式。

發展成績:母公司鄭仕服飾已連續6年保持30%以上銷售增長,與永旺、銀泰、龍湖、寶龍、彙聚、新城吾悅等開發商合作,2013年創立至今已開120多家店,遍佈全國多個省市,2017年擴展50家門店,增加實用面積近15000㎡。

- 2018年發展策略 -

■ 加碼新零售,佈局一二三線城市

在新零售概念頻頻被提及的當下,除了注重線下門店的開拓,A|K已著手線上天貓店,力求給消費者打造一個線上線下全管道的購物體驗。

西遇

三大類型店鋪並行,打造年輕人喜愛的品牌

品牌特色:關注年輕一代的生活理念及時尚態度,定位“輕潮”,推崇沒有束縛的時尚,適度自在的潮流;專注於輕鬆卻不廉價、卓越而不矜貴的產品。

發展成績:達到300家直營門店的規模,從2002年門店平均面積240㎡到現在的門店平均面積600㎡。

- 2018年發展策略 -

■ 三大類型店鋪並行發展,深耕一二線市場

主打三種類型店鋪:專門店,發展主打品類;200-500㎡綜合店,主推鞋履和服裝;800-2000㎡融入了創意美妝家居的集合店。

同時,繼續調整管道佈局,以一二線城市發展為主,逐步向新中心城市擴張,並快速發展三四線城市,推行線上線下同產品同價格共同發展,讓消費者可享受更便捷的購物體驗。

MJstyle

拓寬經營品類,面向全球擴張

品牌特色:定位大眾可輕鬆擁有的快時尚生活方式品牌;打造生活方式集合店,店鋪面積在1000㎡以上,產品涵蓋服飾、家居、飾品等方方面面,以獨特的設計、精緻的做工、優質的面料為前提,每週不少於兩次的貨品上新,每季度呈現上萬款。

發展成績:2015-2017年拓展速度居於快時尚服飾品牌前列,屢屢“霸屏”;每年坪效增速超過20%;發展5年來,年複合增長率約100%,每年淨利潤增長率高於規模增長。

- 2018年發展策略 -

■ 面向全球開疆擴土

除進一步提升品牌精緻度、升級品牌體驗外,MJstyle還希望將產品帶去更多城市,2018年計畫新開不少於150家店;未來8年計畫開3000家以上,並將延伸至中國澳門、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向全球化方向發展。

UR

新增兩大子品牌,加速海外擴張

品牌特色:定位“輕奢快時尚”,風格鮮明,每年開發1.2萬新款,門店面積在1100-1500㎡之間。

發展成績:2016年營收約20億人民幣;2017年海瀾之家以1億元認購其股權;毛利率達到60%,單店稅前利潤約35萬/月。

- 2018年發展策略 -

■ 加速海外擴張,強化國際化形象;打造服飾智慧供應鏈

以新加坡作為基點,陸續進軍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海外市場,門店均採用自營模式。2018年3月將於英國倫敦開出首家全球旗艦店,店鋪占地面積將達2044㎡。

與京東物流聯合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打造快速反應的柔性供應鏈,雙方還將在大資料應用、高端定制化服務、跨界合作和整合行銷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每年60-100家門店的速度進行擴張,預計2020年國內外門店將超過400家,年銷售超過100億元。

page

4

深陷困境,它們又如何“自救”?

H&M

面臨困境:業績下滑;撤店風波;拓展速度放緩;頻登品質黑榜;聯名系列遇冷。

- 應對舉措 -

❶拓寬銷售管道,進駐天貓

❷ 豐富品牌組合,朝中高端精品方向發展

❸ 在中國正式推出積分會員體系

❹ 與時尚業界評價較高的明星合作

ZARA

面臨困境:盈利能力下降,毛利率下滑至57.4%;線下零售增長速度放緩,6%-8%的增速不及預期的8%-10%。

- 應對舉措 -

❶ 放緩店面擴張,加大線上管道投入

❷ 線下擴張轉向重點大城市、面積大、處於黃金地段的旗艦店

❸ 縮減線下經營成本

GAP

面臨困境:經歷長期的業績下滑、全球範圍關店,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產品創新乏力。

- 應對舉措 -

❶ 發力童裝業務、增強門店親子體驗

❷ 打造新零售體驗,樹立年輕化形象

❸ 縮短供應鏈週期,加快跟進潮流

C&A

面臨困境:市場地位弱化;虧損老店拖累業績。

- 應對舉措 -

❶ 將產品結構為調整“金字塔”模式

❷ 關閉虧損老店,更新門店形象

❸ 加快拓展步伐

page

5

這些品牌,

或將被中國市場淘汰出局……

NEW LOOK

或將暫停在華擴張計畫

2014年進入中國後,NEW LOOK激進擴張,曾揚言三年要開出500家店。但據目前官網顯示,中國門店僅有130家。

在中國市場競爭白熱化背景下,缺乏知名度和性價比的NEW LOOK陷入危機,不但銷售大跌,同時由盈轉虧。加之全球經濟不穩、英國零售業持續疲弱、老闆財務醜聞纏身,NEW LOOK陷入衰退中,原CEO也於去年9月下臺。

有分析指出,新任CEO Alistair McGeorge為人低調,依靠控制成本、提高利潤贏得市場一致認可, 或將暫停品牌在中國的擴張計畫,並通過專注本土市場恢復盈利增長。

Forever21

關店頻頻、新店擴張緩慢

繼2017年4月初宣佈退出蘇格蘭市場後,中國內地市場也在持續關閉門店。2017年10月至今,開業一年半的天津店、杭州湖濱in 77的4層旗艦店,以及內地首家門店北京apm店相繼關閉。

近幾年,Forever 21在國內一直保持著“龜速”擴張,2012年重新進入內地市場開店2家,2013-2017年均開店4家,目前總數量不足20家。除品質差的致命傷外,與同類品牌相比,其在供應鏈的速度、對設計的複製能力等已經落後。

page

6

快時尚行業的發展特性

從2017年快時尚服飾品牌們的拓展選址情況和調整舉措,以及2018年最新發展策略可以看出,目前快時尚行業整體呈現以下發展特性:

❶ 管道擴張,尋找新增長點

大力發展電商管道,如H&M、GAP;本土品牌向國外擴張,如MJstyle、UR;進一步佈局二三線城市。

❷ 努力擺脫負面標籤,向“優質”靠攏

推高端副牌和產品線,如H&M、UR;探索個性化定制;投入公益事業,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加碼科技研發,提升產品價值,如優衣庫。

❸ 升級實體店體驗

打造成生活方式體驗館,如A|K、MJstyle;國際快時尚通過“關小店、開大店”的方式,在升級門店體驗的同時增強盈利能力,如ZARA、C&A。

❹ 開拓新消費客群

大力發展童裝業務,如GAP;進行年輕化行銷,搶奪95後/00後“歡心”,如西遇。

page

7

消費者和開發商

更鍾情於“本土快時尚服飾品牌”

快時尚服飾品牌的競爭進入下半場,曾經由Zara、H&M等快時尚服飾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結束,行業“大洗牌”在即。

在《2017年度購物中心關注服飾品牌TOP50》中,國內服飾品牌占31家,以絕對優勢領先市場。如今,國內90後00後年輕消費者對國際品牌的興趣逐漸減退,而鍾情於更“懂”中國人的本土品牌,在快時尚領域同樣如此。

對國內商業地產開發商而言,引進本土快時尚服飾品牌也更有利——避免高昂的補貼費用及較低的扣點比例。

page

8

未進入品牌、精品副牌才是潛力所在

“新中產”消費者更願意為優質而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產品買單。較早進入中國的大品牌或將遭遇“天花板”,增速持續放緩。

它們的當務之急是儘快擺脫品質“黑榜”、提升產品辨識度、打造主題鮮明而體驗感強的店鋪。例如:優衣庫正努力與“快時尚”劃清界限,向高品質服裝品牌方向轉型,專注於生產高科技含量的衣服。

未大舉進軍中國內地的快時尚服飾品牌、快時尚集團旗下精品副牌更具有稀缺性,或成招商關注重點。

如英國高街快時尚服飾品牌TOPSHOP、H&M旗下輕奢精品品牌COS、迅銷集團旗下高端品牌Theory。

- 說明 -

統計範圍:本土快時尚服飾品牌MJstyle、A|K、西遇、UR;國際快時尚服飾品牌H&M、ZARA、優衣庫、NEW LOOK、C&A、Forever 21、GAP(備註:因A|K、西遇未對外公佈新店城市分佈資訊,本文圖3、圖4資料表統計中未納入上述兩家品牌)

資料:來自贏商大資料中心,資料獲取截至2018年1月15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