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縱深推進“大城管”模式,助力“三化”大武漢建設

中華建設網訊 “十三五”是推進武漢經濟總量“萬億倍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關鍵階段。 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 是復興大武漢的戰略選擇, 更是中國夢在武漢的生動實踐。

記者在19日召開的“2018年城市綜合管理工作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部署會”上瞭解到, 湖北省武漢市今年將積極圍繞“三化”大武漢建設目標, 不斷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準;進一步強化指揮協調機制, 統籌抓好城市綜合管理工作;深入改革執法體制, 提升執法規範化水準;不斷加強各項工作的督導、檢查、考核, 確保年度工作目標實現,

以權責明確、運行高效的“大城管”格局, 助推城市綜合管理提質增效, 答覆于民生需求。

抓標準 細管理 強措施 勇創新

俗話說, 城市不僅要建得好, 更要管得好。 2017年, 武漢縱深推進“大城管”模式, 堅持以標準化、規劃化、精細化、常態化為發展方向,

不斷完善城市綜合管理體制, 全面推進環境綜合治理, 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狠抓環保治理, 加強監管維護, 推動城市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 城市綜合管理水準進一步提升。

記者從武漢市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瞭解到, 自城市綜合管理體制改革拉開序幕以來, 在智慧調度、檢查考評、聯席會議、協調督辦等創新機制的持續堅持下, 2017年, 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座談會共計召開12次, 制發專項督辦單214件, 城市綜合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

而“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的啟動, 則從“城管人”的角度施力, 不斷增強城管執法隊伍督查管理。 去年以來, 通過“721”工作法和46期4000余人次城管系統體制改革和行政執法培訓, 武漢市城管執法人員的素質進一步提升。

環境綜合治理相關資料清晰的顯示, 2017年, 武漢市在精細化管理上下足了“繡花功夫”。 目前, 不僅建築棄土智慧化監管不斷增強, 戶外廣告規範管理和長江主軸景觀照明建設不斷提升,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序展開, 環衛作業向精細化管理邁進, 整個武漢市在城市市容環境示範路創建工作、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及社區環境綜合治理等多個方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 在規範工地管理上, 武漢市城管委創新推動工地“三落實”、“三到位”、“三大員制度”和“四個必須”管理模式, 順利整治了全市761個重點區域在建專案中的170個問題工地。 為積極落實民生實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步伐, 武漢市城管委通過高品質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全力加快長山口生活垃圾欲處理場、千子山迴圈經濟產業園等9個垃圾處理專案建設, 穩步推進了多個已封場垃圾場生態修復項目。

“大城管”格局托底, 2018力推社會共治

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制改革仍是接下來幾年的“重頭戲”。

武漢市改革總體目標顯示, 到2020年, 將全面完成城市管理體制改革任務, 實現城市管理由傳統主導向多元共治和智慧現代轉變, 構建規劃建設管理協調、法制體系完善、機構設置合理、職責邊界清晰、體制機制完善、工作保障有力、執法文明規範、服務便民高效的城市管理法治共治體系。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著力提高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宜居性,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離不開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模式。

“大城管”體制, 讓城市管理從“單向管理”走向了“合作共治”, 集城市管理、執法、服務“三位一體”的“大城管”格局, 必將推動城市管理的效能提升, 加快改善城市秩序和形象。

那麼,武漢接下來將在城市管理的哪些方面重點發力呢?

剛剛下發的《2018年全市城市綜合管理工作要點》明確指出,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武漢市2018年城市綜合管理工作將緊緊圍繞“三化”大武漢建設,以軍運會環境整治綜合提升工作為契機,以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為抓手,著力提高城市環境功能品質和綜合承載力,不斷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和常態化水準,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持續推進全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

管理機制方面,武漢將通過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城管”考評機制的進一步優化,以及法治城管建設、執法隊伍建設上的深化和加強,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常態化水準。

智慧城管建設方面,武漢將在年內積極搭建智慧政務平臺、智慧監管平臺、執法監督平臺,不斷提升城管執法服務水準。

與此同時,武漢將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不放鬆,根據既定計劃,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和“廁所革命”將在2018年全力推進。

《工作要點》指出,在環境綜合治理方面,武漢將在軍運會城市管理綜合提升工作、城管精細化管理提標、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揚塵管控、工地規範化管理、鄉村環境治理提升、農貿市場管理、食品藥品監管,以及市容環境秩序綜合整治、居民社區環境綜合治理、超載超速治理等多項工作上不斷發力。

武漢市城管委副主任鄭利介紹,除開以上“關鍵點”外,環保治理將是今年城市管理工作的重點。目前,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已經啟動,接下來,將在全市涉及到試點的87個街道,220個社區,811個居民社區全面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至今年年底,單位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將達30%、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5%、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行政村分類覆蓋率達15%。

(獲取論文優先發表、文庫文獻下載、單位/個人專欄推廣等權益, 詳情請私信小編喲! )

那麼,武漢接下來將在城市管理的哪些方面重點發力呢?

剛剛下發的《2018年全市城市綜合管理工作要點》明確指出,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武漢市2018年城市綜合管理工作將緊緊圍繞“三化”大武漢建設,以軍運會環境整治綜合提升工作為契機,以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為抓手,著力提高城市環境功能品質和綜合承載力,不斷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和常態化水準,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持續推進全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

管理機制方面,武漢將通過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城管”考評機制的進一步優化,以及法治城管建設、執法隊伍建設上的深化和加強,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常態化水準。

智慧城管建設方面,武漢將在年內積極搭建智慧政務平臺、智慧監管平臺、執法監督平臺,不斷提升城管執法服務水準。

與此同時,武漢將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不放鬆,根據既定計劃,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和“廁所革命”將在2018年全力推進。

《工作要點》指出,在環境綜合治理方面,武漢將在軍運會城市管理綜合提升工作、城管精細化管理提標、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揚塵管控、工地規範化管理、鄉村環境治理提升、農貿市場管理、食品藥品監管,以及市容環境秩序綜合整治、居民社區環境綜合治理、超載超速治理等多項工作上不斷發力。

武漢市城管委副主任鄭利介紹,除開以上“關鍵點”外,環保治理將是今年城市管理工作的重點。目前,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已經啟動,接下來,將在全市涉及到試點的87個街道,220個社區,811個居民社區全面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至今年年底,單位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將達30%、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5%、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行政村分類覆蓋率達15%。

(獲取論文優先發表、文庫文獻下載、單位/個人專欄推廣等權益, 詳情請私信小編喲!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