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智力提升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大腦丟失了。

或者嚴格地說, 它至少丟失了 50年。 愛因斯坦在1955年去世後不久,

一位醫生偷走了他的大腦, 最後這位醫生的後代在2010年把這個大腦捐給 了美國國家健康醫學博物館。 對這個大腦的分析會有助於解答以下問題: 什麼是天才?怎樣測量智力, 怎樣衡量人一生中智力與成功之間的關係? 這裡還包括哲學性的問題:天才是基因造就的嗎?或者, 它是否更應該被 看作是個人的奮鬥和成就?

最後, 愛因斯坦的大腦還會有助於解答這個關鍵問題:我們可以提升 自己的智力嗎?

“愛因斯坦”這個單詞不再是指稱某個具體人的專有名詞。 現在, 它 的意思就是“天才”。 這個名詞所喚起的形象(寬鬆的袋形褲、蓬亂的花 白頭發、憔悴的面容)也具有相應的符號意義, 可以立即被認出。

愛因斯坦留給我們的遺產非常多。 2011年, 一些科學家認為愛因斯坦 可能錯了, 粒子可以打破光速壁壘, 這件事在物理學界造成了強烈的爭 議, 甚至佔據了大眾傳媒的版面。 作為現代物理學基石的相對論可能是錯 的, 這個想法本身都會使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頻頻搖頭。 正如大家所預期 的, 當研究結果被重新校正之後,

愛因斯坦再一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反對 愛因斯坦總是危險的。

要回答“什麼是天才”這個問題, 一種方法就是分析愛因斯坦的大腦。 為愛因斯坦進行屍檢的普林斯頓醫院醫生湯瑪斯•哈威(Thomas Harvey)博士, 顯然是由於一時之意決定秘密保存這個大腦, 這個決定未 經愛因斯坦家庭的同意, 也違背了他們的意願。

也許, 他這麼做是出於一種模糊的想法, 有一天, 這個大腦可以解開 天才的奧秘。 也許, 像很多人一樣, 他認為愛因斯坦的大腦中有一個特殊 的部位是他強大智力的所在。 布賴恩•伯勒爾(Brian Burrell)在《來自大 腦博物館的明信片》(Postcards from the Brain Museum)一書中猜測, 也許 哈威醫生“被面前的偉大驚呆了, 陷人了一時的混亂。 但他很快發現自己 所做的事是不可原諒的”。

在此之後, 愛因斯坦的大腦所遇到的波折更像是一部喜劇, 而非科學 故事。 很多年來, 哈威博士都信誓旦旦地要發表自己研究這個大腦的成 果。 但他不是大腦方面的專家, 而且一直尋找藉口拖延。 幾十年來, 這個 大腦被儲存在啤酒冷庫中, 由兩個裝在酒盒中的玻璃罐盛放, 玻璃罐中盛 滿了甲醛。 他讓一位技術員把大腦切成了 240片, 在極少的情況下, 他會 把其中一些切片寄給要進行研究的科學家。 有一次, 他用蛋黃醬罐子把一 些切片寄給了伯克利的科學家。

40年後, 哈威博士開著他的別克雲雀轎車, 穿過全國, 載著裝有愛因 斯坦大腦的塑膠罐子, 期望把它歸還給愛因斯坦的孫女伊芙琳(Evelyn)。 她拒絕接受。 哈威博士于2007年去世後,

他的後代承擔了把這些大腦切片 恰當地捐贈給科學界的責任。 這個離奇的故事被拍成了電視記錄片。

(應該指出, 愛因斯坦的大腦並不是唯一一個得到保存的大腦。 在一 百年前, 數學界最偉大的天才之一, 經常被譽為數學王子的卡爾.弗裡德 裡希.髙斯[Carl Friedrich Gauss], 他的大腦也為一位醫生所保存。 但在 那時, 大腦解剖術基本上還處在原始狀態, 無法得出任何結論, 但人們發 現, 他大腦中的溝回非常多。 )

人們也許會認為愛因斯坦的大腦遠遠超出普通人的大腦, 認為它的容 量會非常大, 某些部位也許會異常地大。 但事實卻與此相反(它比普通大 腦要稍小些)。 從整體而言, 愛因斯坦的大腦相當普通。 如果一位神經學 家並不知道這是愛因斯坦的大腦, 他很可能會把它放到一旁,置之不理。

在愛因斯坦的大腦中所找到的奇異之處微乎其微。在大腦中有一個叫 角回的地方,他的這個部位比普通大腦要大。另外,兩個半球的下頂葉區 域也比平均值大15%。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區域都涉及到抽象思維、書寫 和數學等符號的操作以及視覺空間處理。但他的大腦仍屬正常,所以,我 們並不清楚愛因斯坦的天才是來自他大腦的組織結構,還是來自他的人 格、他的視野,還是來自那個時代。在我寫的愛因斯坦傳記《愛因斯坦的 宇宙》中,我提出他的某些人生特徵與其大腦的奇特之處同樣重要。也 許,愛因斯坦自己的表述最為恰當:“我並無特異的天才……我只是過分 的好奇。”事實上,愛因斯坦坦承他自己在年輕時數學很糟糕。他曾經對 一群小學生說:“不管你們在數學上遇到的困難有多大,我所遇到的困難 要比你們還大。”那麼,是什麼促使愛因斯坦成為愛因斯坦的呢?

首先,愛因斯坦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思考上,進行“思想實 驗”。他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不是一位實驗物理學家,所以,他總是在 頭腦中不斷進行著各種對未來的複雜模擬。換句話說,他的實驗室在他的 頭腦裡。

其次,我們知道他在近10年甚至更多的時間裡只進行一個思想實驗。 從16歲到26歲,他一直關注光的問題,想知道我們是否能夠比光束跑得 更快。這最後促成了狹義相對論的誕生,而狹義相對論最後解開了恒星的 奧秘,給我們帶來了原子彈。從26歲到36歲,他一直關注引力理論,最 後帶來了黑洞理論和宇宙大爆炸理論。然後,從36歲至其生命終結,他試 圖找到關於萬物的理論,把物理學統一起來。很明顯,這種在一個問題上 耗費10年甚至更多時間的能力,顯示了愛因斯坦在頭腦中進行模擬未來實 驗的堅持不懈。

第三,他的人格也非常重要。他是波希米亞人,所以由他來反對物理 學的既成體制是自然而然的。並不是每個物理學家都有勇氣或想像力去挑 戰以撒•牛頓建立起來的理論,這個理論已經在愛因斯坦之前佔據統治 地位200年。

第四,時代對於愛因斯坦的出現有著重要的意義。1905年,牛頓的舊 物理體系瀕於分崩離析,因為實驗巳經明確說明新的物理學即將出現,等 待著天才的誕生來指引道路。例如,被稱為放射的神秘物質在黑暗的環境 中不斷自發釋放光亮,能量似乎憑空就能產生,這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換句話說,愛因斯坦是時代的驕子。即使我們能用所保存的大腦細胞克隆 出愛因斯坦,我也會懷疑這個克隆人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歷史環 境也必須適合天才的誕生。

這裡的重點是,天才也許是某種天生的大腦能力與達成偉大功績的決 心和動力相結合的結果。愛因斯坦的天才的關鍵很可能在於其進行思想實 驗,類比未來,通過圖像建立新的物理規律的非凡能力。愛因斯坦自己曾 經說過:“智力的真正標誌不是知識,而是想像。”對於愛因斯坦而言,想 象力意味著打破已知世界的邊界,進人未知的世界。

他很可能會把它放到一旁,置之不理。

在愛因斯坦的大腦中所找到的奇異之處微乎其微。在大腦中有一個叫 角回的地方,他的這個部位比普通大腦要大。另外,兩個半球的下頂葉區 域也比平均值大15%。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區域都涉及到抽象思維、書寫 和數學等符號的操作以及視覺空間處理。但他的大腦仍屬正常,所以,我 們並不清楚愛因斯坦的天才是來自他大腦的組織結構,還是來自他的人 格、他的視野,還是來自那個時代。在我寫的愛因斯坦傳記《愛因斯坦的 宇宙》中,我提出他的某些人生特徵與其大腦的奇特之處同樣重要。也 許,愛因斯坦自己的表述最為恰當:“我並無特異的天才……我只是過分 的好奇。”事實上,愛因斯坦坦承他自己在年輕時數學很糟糕。他曾經對 一群小學生說:“不管你們在數學上遇到的困難有多大,我所遇到的困難 要比你們還大。”那麼,是什麼促使愛因斯坦成為愛因斯坦的呢?

首先,愛因斯坦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思考上,進行“思想實 驗”。他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不是一位實驗物理學家,所以,他總是在 頭腦中不斷進行著各種對未來的複雜模擬。換句話說,他的實驗室在他的 頭腦裡。

其次,我們知道他在近10年甚至更多的時間裡只進行一個思想實驗。 從16歲到26歲,他一直關注光的問題,想知道我們是否能夠比光束跑得 更快。這最後促成了狹義相對論的誕生,而狹義相對論最後解開了恒星的 奧秘,給我們帶來了原子彈。從26歲到36歲,他一直關注引力理論,最 後帶來了黑洞理論和宇宙大爆炸理論。然後,從36歲至其生命終結,他試 圖找到關於萬物的理論,把物理學統一起來。很明顯,這種在一個問題上 耗費10年甚至更多時間的能力,顯示了愛因斯坦在頭腦中進行模擬未來實 驗的堅持不懈。

第三,他的人格也非常重要。他是波希米亞人,所以由他來反對物理 學的既成體制是自然而然的。並不是每個物理學家都有勇氣或想像力去挑 戰以撒•牛頓建立起來的理論,這個理論已經在愛因斯坦之前佔據統治 地位200年。

第四,時代對於愛因斯坦的出現有著重要的意義。1905年,牛頓的舊 物理體系瀕於分崩離析,因為實驗巳經明確說明新的物理學即將出現,等 待著天才的誕生來指引道路。例如,被稱為放射的神秘物質在黑暗的環境 中不斷自發釋放光亮,能量似乎憑空就能產生,這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換句話說,愛因斯坦是時代的驕子。即使我們能用所保存的大腦細胞克隆 出愛因斯坦,我也會懷疑這個克隆人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歷史環 境也必須適合天才的誕生。

這裡的重點是,天才也許是某種天生的大腦能力與達成偉大功績的決 心和動力相結合的結果。愛因斯坦的天才的關鍵很可能在於其進行思想實 驗,類比未來,通過圖像建立新的物理規律的非凡能力。愛因斯坦自己曾 經說過:“智力的真正標誌不是知識,而是想像。”對於愛因斯坦而言,想 象力意味著打破已知世界的邊界,進人未知的世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