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專家找到明朝龍椅,花三年時間修復,卻一次也不敢坐

在中國古代, 皇帝是一國之主, 身份地位顯赫尊貴, 與之相關的東西亦是如此, 比如玉璽、龍袍、龍椅等, 只有皇帝才有資格擁有, 才有資格使用。 一般的人則心存敬畏, 即便是現代專家也不例外。 比如故宮的專家曾找到一把明朝龍椅, 花了近三年的時間修復好, 卻是一次都不敢坐的。

在古代, 龍椅隱含著“第一把交椅”的意思, 也就成了皇家威嚴和至高皇權的象徵, 因此龍椅的設計和用材都極為講究, 用上等紫檀木製成, 椅身雕刻著威武精細的龍騰, 用金漆裝飾, 通體鎏金, 氣派莊嚴, 少見金貴。

1915年, 袁世凱發動復辟, 雖然自稱皇帝, 但很多皇家習俗都不敢用, 像龍椅他就不敢坐, 而是搬來一把西式座椅代替了龍椅, 也正是這一次復辟, 故宮太和殿中的許多陳設都被拆掉, 以前擺放著的龍椅也不知所蹤。

後來, 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皇帝便被迫退位了, 但他的那把西式座椅一直到1947年才被撤掉, 為了維持太和殿的原貌, 故宮工作人員決定重新安放龍椅。 1959年, 故宮博物院專家在一張光緒26年的老照片上看到了以前太和殿的陳設情況, 根據照片上的龍椅樣式, 四處尋找, 最終在庫房中找到了當時陳設著的明朝龍椅。

不過由於長期被當作普通傢俱, 隨意放置, 這把曾經莊嚴金貴的明朝龍椅已經變得破爛不堪、殘缺不全了, 於是專家便請來名匠高手, 大家聚在一起, 找來上好的紫檀木, 循序漸進, 前後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 將這把龍椅恢復到以前氣派莊嚴的模樣, 陳設在太和殿中, 供遊客參觀遊覽。

修補完畢後, 專家透露, 對於這把金燦燦的龍椅, 還是很想坐在上面感受一番的, 但出自於內心的敬畏, 最終還是沒敢坐上去, 不過能完成這樣的一項大工程, 將精美而有象徵的古代之物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 他們覺得很有意義, 感到十分自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