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探訪1號線現場 蘭州地鐵軌道是怎樣鋪成的?

過了臘八就是年。 雪後的金城空氣格外清新, 地上車流如梭, 地下燈火通明。 地上行人棉衣加身, 地下工人僅著單衣。 東方紅廣場中鐵一局鋪軌基地隧道內,

十多名工人正在進行軌道鋪設作業。 “我們的工期如同檯曆上的折頁, 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珍惜。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軌道2標工程部部長薛英說, 自2016年6月進場施工以來, 截至目前該單位已完成80%的工程量, 僅剩餘西關十字—省政府—東方紅廣場區間的鋪軌任務。 蘭州晚報記者杜志超文/圖

行走於鋼軌之上猶如平地

1月25日, 東方紅廣場中鐵一局鋪軌基地, 一排排安裝完成的軌排整齊地排放在一側等待吊入隧道。 拼裝完的軌排乍一看像蜈蚣, 兩根鋼軌下“長滿了腳”。 “‘腳’有三層, 最底層是混凝土長枕, 中間層是高彈性板下橡膠墊板, 最上層則是鐵墊板和軌下橡膠墊板,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降噪。 ”薛英說,“標準的軌排由鋼軌、軌枕、扣件組成,

每段長25米。 ”

道砟堆放區, 一名工人手持水管冒著嚴寒向道砟噴水。 “這是為了降塵, 一方面減少吊裝時對大氣的污染, 另一方面減少隧道內鋪設時產生的揚塵。 ”薛英說。 井外, 軌排完成拼裝;井口, 軌排吊裝入隧放到軌道車平板上;井內, 鋼軌沿著長長的隧道不斷延伸。

戴上安全帽、沿著只能容一人通行的鋼質樓梯, 進入距離地上20多米的隧道。 經過月臺層來到隧道口, 已鋪好的軌道一直向西延伸, 跟火車軌道類似。 “這些都是鋪好的軌道, 鋪軌現場還要往裡走一段, 相應的地上位置距離省政府500米左右。 ”薛英說。 隨著隧道的深入, 洞內溫度逐漸升高。

小心謹慎、搖搖晃晃地在鋼軌上前行, 記者已是滿頭大汗,

但是往來於施工現場、踩著鋼軌前行的工人卻是健步如飛。 “在軌排運抵之前, 要先鋪設一層鋼筋網, 軌排放置其上, 通過軌排上伸出的一隻只鋼筋‘爪子’與鋼筋網固定在一起。 ”薛英說。

軌道鋪設精確在毫米之間

頭戴探燈的陳振華正弓著腰, 拿著工具測量兩根軌道之間的距離。 站起、蹲下, 每30米就要測量一次, 除了寬度, 還要測量高度、水平度、垂直度。 經過十幾次的“深蹲起”, 才能完成全部的測量工作。 陳振華到蘭州軌道交通已經兩年, 期間只回過一次家, “工期這麼緊, 今年估計也回不去了。 ”

鋪軌工作都是環環相扣的, 只要有一環沒處理好, 後面的活兒都無法幹。 “在經過地鐵軌道鋪設的最後一個環節混凝土澆築後,

軌道由於固定住不能再進行大範圍的方向、高低調整, 因此前期的精准調試要求非常高。 包括鋪設的方向、標高、軌距等都有嚴格要求, 精調要求範圍控制值在正負1毫米以內”。 ”薛英說。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 1號線的鋪軌施工採用“機鋪”和“散鋪”結合的方式, 受場地限制, 中鐵一局負責的小西湖至東崗站鋪軌區間, 80%的工程靠“散鋪”。 龍門吊無法架設, 吊裝口口徑過小, 施工場地受限, 軌排無法整段安裝。 這都給施工單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盤旋路、東部市場、小西湖至文化宮區間軌道的鋪設全都是散鋪。 沒有龍門吊、沒有施工場地, 我們只能將鋼軌一根一根的吊入, 在地下完成軌排的拼裝。 ”談到之前的鋪軌作業,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軌道2標專案副總工程師張國興說,

“不過這也讓我們倍加珍惜, 東方紅廣場現在具備了較好的施工條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