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甘肅兩會聚焦」瞄準深度貧困,攻克堅中之堅

現在, 距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只有兩年多時間了。 甘肅能不能不拖後腿, 交出一份合格的扶貧答卷?

時不我待, 形勢催人。 “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脫貧攻堅是一場輸不起、等不得、沒退路的硬仗。 ”

……

省“兩會”一開幕, 《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脫貧攻堅”擲地有聲的話語, 在出席省“兩會”的代表、委員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聚焦精准, 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政府工作報告》宣佈:過去一年, 我省“全年減貧67萬人, 貧困發生率下降到9.6%, 6個片區縣、13個插花縣申請摘帽。 ”

“脫貧攻堅越往後, 越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取得這一成績, 著實不易, 關鍵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所說的那樣, 緊緊扭住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不偏離。 ”省政協委員、省扶貧辦主任任燕順說。

戰勝深度貧困, 是脫貧攻堅“硬仗中的硬仗”。 去年, 我省聚焦對象精准, 確定了23個深度貧困縣、40個深度貧困鄉、3720個深度貧困村, 制定全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實施方案, 將最強的領導力量、最優的幫扶資源向特困縣鄉傾斜。

在我省深度貧困縣莊浪縣, 趙墩鄉石咀村是全鄉最偏遠的村子。 這個山大溝深的村子裡, 一共有126戶人家, 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一半多。 省人大代表、石咀村村主任王鑫告訴記者, 得益于這一攻堅方式的轉變, 村子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步伐加快了。

“自來水通到村裡十多年了, 可一到冬天, 管子老破, 時有時無, 去年管道更換了, 供水正常了;村子到鎮裡的20公里土路硬化了, 通到了村部;全村的D級危房去年也改造完了, 鄉親們告別了土木結構的房子, 住上了磚瓦房……”說起村裡的變化, 王鑫代表的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下來。

“《政府工作報告》中說, 今後五年, 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精准發力, 集中資金、集中資源、集中精力實施攻堅。 今年, 加快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項, 持續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 啟動實施深度貧困地區30戶以上自然村道路及主巷道硬化工程……”王鑫代表高興地說, “過完年, 村裡就要硬化村組的道路了, 還要建鄉村舞臺, 打造美麗鄉村……”

“將深度貧困地區這個最堅固的‘堡壘’攻下來了,

就取得了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的關鍵性、決定性勝利。 ”任燕順委員說, “今後, 在攻堅方式上, 要從全面推進幫扶向更加注重深度貧困地區攻堅轉變。 當然, 全面小康不能落下一戶一人, 要把傾斜深度貧困地區、特殊貧困人口同解決其他類型貧困統籌起來, 確保不留‘死角’。 ”

推進產業扶貧, 促農穩定增收

產業扶貧是精准扶貧的“硬抓手”, 是脫貧攻堅的必由之路、治本之策和長久之計。

“扎實推進產業扶貧。 ”“加快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 力爭實現所有貧困村每個特色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全覆蓋。 ”“加快推進農村‘三變’改革。 ”……省人大代表、安定區委書記趙眾煒對《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一系列提法深表贊同。

近幾年, 安定區緊緊圍繞馬鈴薯、草牧、蔬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 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核心舉措, 大膽探索, 創新機制, 努力壯大龍頭企業, 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逐步形成了“資金跟著貧困戶走, 貧困戶跟著產業合作社走, 合作社跟著龍頭企業走, 龍頭企業跟著市場走”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下一步如何做好產業扶貧這篇大文章?趙眾煒代表說, 現在, 安定區所有的貧困村都建立了特色專業合作社, 但一些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實力不強、帶動能力有限。 要抓住用好省裡實施1000億元產業扶貧專項貸款、500億元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的機遇, 堅持發展與規範並舉、數量和品質並重,

不斷完善扶持政策, 建立健全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的有效利益聯結機制, 推進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

基層組織軟弱渙散, 往往是貧困村難以脫貧的重要原因。 趙眾煒代表認為, 要探索黨建與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聯建, 鼓勵支持村黨組織書記和支委會成員進入新型經營主體參與運行、決策, 並以此帶動農村黨員進入新型經營主體, 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我省正積極推進的農村‘三變’改革闖出了一條扶貧新路子。 ”趙眾煒代表說, 但是, 在實踐過程中, 要注意不能“為變而變”, 而是“能變則變”。 應該因地制宜、循序漸進, 弄清做實“變什麼”“怎麼變”“由誰來變”等關鍵問題, 選准產業扶貧與貧困戶增收的結合點,調動農民參與“三變”改革的積極性。

家庭農場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在促進農業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發展和繁榮農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省政協委員、甘肅農業大學財經學院副院長馬丁醜建議,在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而且要對家庭農場多加扶持,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技術、資金及銷售管道上的幫助,讓家庭農場在農村遍地開花,真正造福廣大農民。

創新扶貧手段,下足“繡花”功夫

“全面推廣隴南電商扶貧經驗。”當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句話時,來自隴南市禮縣永興鄉捷地村的省人大代表張常委感到非常自豪。

2014年秋天,第一次做農產品電商的張常委,就領略了互聯網創造的“奇跡”。禮縣是全國重要的蘋果生產地。以前因為山大溝深,包括張常委他們村子在內的蘋果賣不上好價錢。

那年,通過網路,張常委將村子三分之一、4萬多公斤的紅元帥蘋果銷到了全國各地。並且,每公斤蘋果,他的收購價達1.4元,比果品商出的價錢高了近一倍。

搭上互聯網的資訊公路,讓禮縣以及隴南的特色農產品飛出了大山,給農戶致富夢想增添了騰飛的翅膀。張常委的電商生意越做越大,去年秋天以來,他已經銷售了15萬多公斤的蘋果。

張常委代表建議,繼續加大電商扶貧推廣的力度,在物流配送、融資貸款等方面出臺一些針對性強、更加精准化的幫扶政策,真正讓貧困農民在“互聯網+”的大潮中獲益。

“要借鑒電商扶貧的創新意識,在脫貧攻堅中,多一些創新思維,少一些墨守成規,全面提高扶貧開發的能力和效率。”省人大代表、景泰縣委書記李作壁對記者說。

受地形、地質條件及排水不暢影響,景泰沿黃灌區以及高揚程灌區耕地大面積受到不同程度的鹽鹼化危害,許多人因此陷於貧困中。

用創新破除貧困“堅冰”。近兩年,景泰縣開闢了一條推進鹽鹼地治理發展水產養殖的新路子。如今,昔日的鹽鹼荒灘漸成魚米之鄉。貧困群眾通過發展水產養殖業、流轉鹽鹼地等途徑,多管道增加收入,累計帶動鹽鹼區2000多名貧困人口脫貧。

李作壁代表建議,要不斷創新生產經營模式,積極發展創意農業、休閒農業、戈壁農業,催生農民脫貧增收新業態。

“扶貧還得創新機制,喚醒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意願,激發他們致富奔小康的志向。”省政協委員、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王化俊說。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堅持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引起了王化俊委員的強烈共鳴。他在下鄉調研時發現,一些貧困村流行以貧為榮的等、靠、要思想,一些貧困戶“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王化俊委員建議,從教育文化入手,進一步強化智力幫扶,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教育和引導,增強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

選准產業扶貧與貧困戶增收的結合點,調動農民參與“三變”改革的積極性。

家庭農場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在促進農業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發展和繁榮農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省政協委員、甘肅農業大學財經學院副院長馬丁醜建議,在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而且要對家庭農場多加扶持,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技術、資金及銷售管道上的幫助,讓家庭農場在農村遍地開花,真正造福廣大農民。

創新扶貧手段,下足“繡花”功夫

“全面推廣隴南電商扶貧經驗。”當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句話時,來自隴南市禮縣永興鄉捷地村的省人大代表張常委感到非常自豪。

2014年秋天,第一次做農產品電商的張常委,就領略了互聯網創造的“奇跡”。禮縣是全國重要的蘋果生產地。以前因為山大溝深,包括張常委他們村子在內的蘋果賣不上好價錢。

那年,通過網路,張常委將村子三分之一、4萬多公斤的紅元帥蘋果銷到了全國各地。並且,每公斤蘋果,他的收購價達1.4元,比果品商出的價錢高了近一倍。

搭上互聯網的資訊公路,讓禮縣以及隴南的特色農產品飛出了大山,給農戶致富夢想增添了騰飛的翅膀。張常委的電商生意越做越大,去年秋天以來,他已經銷售了15萬多公斤的蘋果。

張常委代表建議,繼續加大電商扶貧推廣的力度,在物流配送、融資貸款等方面出臺一些針對性強、更加精准化的幫扶政策,真正讓貧困農民在“互聯網+”的大潮中獲益。

“要借鑒電商扶貧的創新意識,在脫貧攻堅中,多一些創新思維,少一些墨守成規,全面提高扶貧開發的能力和效率。”省人大代表、景泰縣委書記李作壁對記者說。

受地形、地質條件及排水不暢影響,景泰沿黃灌區以及高揚程灌區耕地大面積受到不同程度的鹽鹼化危害,許多人因此陷於貧困中。

用創新破除貧困“堅冰”。近兩年,景泰縣開闢了一條推進鹽鹼地治理發展水產養殖的新路子。如今,昔日的鹽鹼荒灘漸成魚米之鄉。貧困群眾通過發展水產養殖業、流轉鹽鹼地等途徑,多管道增加收入,累計帶動鹽鹼區2000多名貧困人口脫貧。

李作壁代表建議,要不斷創新生產經營模式,積極發展創意農業、休閒農業、戈壁農業,催生農民脫貧增收新業態。

“扶貧還得創新機制,喚醒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意願,激發他們致富奔小康的志向。”省政協委員、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王化俊說。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堅持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引起了王化俊委員的強烈共鳴。他在下鄉調研時發現,一些貧困村流行以貧為榮的等、靠、要思想,一些貧困戶“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王化俊委員建議,從教育文化入手,進一步強化智力幫扶,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教育和引導,增強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