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耕牛漸“謝幕”“鐵牛”唱主角 現代農業悄然發展

農民在用小型微耕機犁田

正值春耕, 各地農戶都為翻耕土地忙碌, 為春季播種做準備。 4月5日, 記者來到青杠街道, 聽到田野裡傳來陣陣機械的轟鳴。 家住梁山村的農戶伍光明向記者介紹, 這是農民們正在操作微耕機進行耕作。 今年, 他已經賣掉了家裡的耕牛, 轉用這台省時省力的“鐵牛”春耕。

據調查, 近幾年, 這樣的情況已經成了我區的普遍現象。 除了耕作機械, 插秧機、除草機、收割機都不斷出現在農戶田地上, 在不停更新的農用技術的支援下, 現代農業的嶄新畫卷正在璧山大地徐徐展開。 對此,

記者于近日展開了調查。

新機械開啟春耕新時代

“直到前年我還在用黃牛耕土, 家裡的十多畝地, 要花好幾天才能耕完, 而耕種機不到一天就能完成。 ”伍光明說, 今年春耕, 有很多抱著這種想法的農戶都購買了微耕機。

“璧山共有微耕機七千多台, 機耕面積達到了60多萬畝。 今年春耕的機械化率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區農機推廣站站長甘小波介紹, 除了微耕機外, 我區還擁有二十多台大型拖拉機和大量的小型農機。

“推廣耕機的同時, 我們還在著重普及最新的農用技術。 ”甘小波說, “土地深松、水肥一體化等技術的推廣都已提上了日程。 ”

丁家街道牛郎農機合作社社長廖啟海告訴記者, 合作社是深松普及工作的直接承擔者,

今年春耕開始後, 他已經到過八塘、大興、健龍等五個場鎮, 採用中、大型拖拉機, 深松旋耕了2000多畝土地。 “深松後的土壤結構得到改善, 對作物生長意義重大。 ”他說。

新服務塑造農民新觀念

“最近幾年, 從耕種到收麥, 我都沒出一絲力氣, 全部交給了合作社幫忙。 ”丁家街道走馬村農戶王春告訴記者, 在他們村, 哪戶需要耕田, 哪戶需要收穀, 只需要給合作社和服務站打個電話就行。 “今年春耕也不例外, 一天一百來塊, 雖然貴了點, 卻幫我省下太多功夫。 ”王春說。

“我區目前總共有5家大型農機合作社, 其服務範圍覆蓋了所有的鎮街。 ”甘小波介紹, 除了合作社, 每年農忙時節, 還會有大量外地農機手來璧耕收。

與此同時, 優質的農業服務還需要專業人員帶領。

據介紹, 我區共有8位職業農機人, 廖啟海就是其中之一。 其合作社有大小農機數百台, 每一種他都能熟練操作。 “從1999年購買第一台微耕機開始, 我便作為農機隊員為農民服務。 十多年來, 我的服務熱情從未改變。 ”廖啟海說。

新政策打造農村新格局

“近幾年春耕的一個重要目標, 就是大力推行土地整改。 為此, 合作社在璧山進行深松, 每畝地都會得到政府補貼50到80元。 ”甘小波介紹, 璧山目前已經擁有深鬆土地2.7萬畝, 走在全市前列。

像這樣的補貼政策在我區有很多, 集中體現在土地改良和農機購買上。

“我們每買一台大型和中型拖拉機, 政府就會補貼6萬和1萬元, 幾乎占到了總價格的一半。 ”田越農機公司經銷商鄭燕介紹,

她今年所售的200多台微耕機中, 算上政府補貼, 每台都能獲利3、4百元。

對農民來說, 糧食直補、承包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不斷出現, 以及土地承包制以及農村股份制的不斷完善, 讓農民們不用再面朝土背朝天, 很多時候放下農具也能坐享其成。

新思維推行現代農業

農機不斷普及, 技術不斷提升, 耕牛已經逐漸被“鐵牛”取代, 璧山的傳統農業正在逐漸向現代農業轉變。 新型農村經濟的出現以及互聯網+的運用, 也從側面反應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即使如此, 從今年春耕就能看出, 在我區農業現代化進程中, 依舊存在著很多問題。 ”甘小波說道。 璧山大部分土地屬於丘陵地形, 面積小、不集中, 大型機械難以為之運作,

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新型農機的發展。 同時, 一些農民的傳統意識過於強硬, 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不願意將新機械、新技術運用在自家土地上, 不願意深鬆土地, 這也讓現代農業的推廣面臨窘境。

“為此, 區政府與有關部門正在積極作為, 大力推行土地整改策略, 通過出臺政策和教育宣傳轉變農戶思維, 加快農村改革, 全力推進璧山農業現代化進程。 ”甘小波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