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胎髮力——千億嬰兒市場的重大投資機遇

根據全國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測算: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 雖比2016年小幅減少, 但明顯高於“十二五”時期年均出生1644萬人的水準, 是2000年以來歷史第二高值。

值得我們關注是二孩出生人數比2016年明顯增加, 比重繼續上升, 顯示出“全面兩孩”政策效果持續顯現。

一、“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出生人口總量明顯增加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後, 近兩年我國出生人口明顯增加。

全國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結果顯示, 2016年和2017年, 我國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人和1723萬人, 比“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前的“十二五”時期年均出生人數分別多出142萬人和79萬人;出生率分別為12.95‰和12.43‰, 與“十二五”時期相比, 分別提高了0.84和0.32個千分點。 2017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有所減少, 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數量下降較多。

二、2017年二孩出生數量繼續增加, 占比超過50%

2017年是我國“全面兩孩”生育政策實施的第二年,

也是政策效果完整顯現的第一年。

受政策效應影響, 2016年二孩出生數量大幅上升, 明顯高於“十二五”時期平均水準, 2017年二孩數量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 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 比2016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三、“全面兩孩”政策有利於維持人口紅利

近年來, 隨著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 育齡婦女人數呈現逐年減少趨勢。 2017年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6年減少400萬人, 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數減少近600萬人。

同時,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 我國婦女初婚和初育年齡呈現不斷推遲的趨勢, 婦女生育意願也有所下降。 在上述因素影響下, 2017年一孩出生人數724萬人, 比2016年減少249萬人。

總的來看,

“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 二孩出生人數的明顯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一孩出生數量減少的影響, 有利於改善人口年齡結構,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根據我們的研究, 中國供給側改革已對中國經濟復蘇產生實質性的作用。 下面讓我們一起重溫一下供給側改革的含義。

一、供給側改革定義

旨在調整經濟結構, 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 提升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數量。 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 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二、供給側改革目標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

1、在增加投資過程中優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 在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

2、優化產權結構, 國進民進、政府宏觀調控與民間活力相互促進;

3、優化投融資結構, 促進資源整合, 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就是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品質, 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品質;

4、優化分配結構, 實現公平分配, 使消費成為生產力;

5、優化流通結構, 節省交易成本, 提高有效經濟總量;

6、是優化消費結構, 實現消費品不斷升級, 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

三、把握下一輪人口紅利

猶太人有句經典的名言: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賺。

每年近2000千萬孩子所產生的消費需求無疑是一個千億規模的巨大市場!

我們建議投資者可重點研究嬰幼兒市場(奶粉、用具、玩具等),

各個細分市場龍頭可能出現新一輪業績增長。 ——投資魔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